ALD 和 ALE 是微納制造領域的核心工藝技術,它們分別從沉積和刻蝕兩個維度解決了傳統工藝在精度、均勻性、選擇性等方面的挑戰。兩者既互補又相輔相成,未來在半導體、光子學、能源等領域的聯用將顯著加速技術革新。
核心概念與原理
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
原子層沉積是一種逐層生長薄膜的工藝。
每個循環通過“自限性反應”,將化學前體逐層吸附并反應,沉積一個原子層的材料。
目標:構建具有高均勻性、無缺陷、埃級厚度精度的薄膜。
2. ALE(Atomic Layer Etching):
原子層刻蝕是逐層去除材料的工藝。
每個循環分兩步完成,首先激活表面化學,然后物理去除一個原子層。
目標:在不損傷材料的基礎上,實現納米級的精準刻蝕。
工藝流程對比
ALD | ALE | |
第一步 | 前體吸附到材料表面形成單分子層 | 表面化學活化,生成易刻蝕的修飾層 |
第二步 | 引入第二種前體,與吸附層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單原子薄膜 | 使用低能等離子體或離子轟擊,選擇性移除表面修飾層 |
自限性 | 化學反應自限于表面,沉積速率受限于前體反應性 | 去除厚度自限于表面修飾層的厚度,刻蝕速率受限于反應完成度 |
循環結果 | 每個循環沉積一個原子層,厚度累積可控 | 每個循環移除一個原子層,刻蝕深度精確 |
性能與應用對比
ALD | ALE | |
精度 | 埃級精度,通過控制循環次數實現薄膜厚度調節 | 納米級精度,通過循環次數控制刻蝕深度 |
均勻性 | 可在復雜三維結構(如高深寬比孔洞)中實現均勻沉積 | 可在高深寬比結構中實現均勻刻蝕,無過刻現象 |
材料選擇性 | 可沉積多種材料(氧化物、氮化物、金屬等) | 針對特定材料刻蝕,可分離多層結構不同材料 |
溫度要求 | 低溫工藝,適合敏感基材(50-350°C) | 溫度相對低,適應范圍為100-250°C |
無損傷 | 基于化學吸附和反應,不損傷基材 | 低能量刻蝕,最大限度降低基底物理損傷 |
應用場景 | 柵氧化層、納米涂層、MEMS 等 | 精細圖案刻蝕、FinFET 溝槽加工、高深寬比結構制造 |
應用實例
ALD 應用:
半導體制造:在柵極上沉積高介電常數材料(如 HfO?),減少漏電流并提升器件性能。
納米能源:在太陽能電池上均勻沉積鈍化膜,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光學與光子學:制造高質量抗反射涂層。
2. ALE 應用:
先進節點技術:用于 7nm 及以下制程中極窄線寬結構的精準刻蝕。
3D NAND 制造:在高深寬比的存儲單元中實現均勻溝槽刻蝕。
MEMS 器件:對微通道或微透鏡陣列進行無損刻蝕。
主要區別總結
目的不同:
ALD 用于添加材料,構建超薄、均勻的薄膜層。
ALE 用于移除材料,加工出超細、精準的結構。
2. 精度驅動機制:
ALD 依賴于化學吸附和分子反應來保證厚度的均勻性。
ALE 通過化學激活和物理刻蝕,確保刻蝕深度可控。
3. 適用范圍:
ALD 偏向表面涂覆、界面構建。
ALE 偏向圖案加工、形貌刻蝕。
未來發展趨勢
ALD 與 ALE 的聯用:
在復雜器件制造中,ALD 可用于涂覆保護層,ALE 精確刻蝕所需形貌。
兩者結合推動高深寬比器件(如 GAA 晶體管、3D 存儲器)的發展。
2. 高效前體開發:
ALD 和 ALE 都需要化學前體,其反應性、選擇性決定了工藝效率與質量。
開發環保型、易清除的高活性前體是未來方向。
3. 設備優化:
提升 ALD 與 ALE 的工藝速率,兼顧量產能力和精度控制,推動技術在先進制程中的應用。
ALD 和 ALE 是微納制造領域的核心工藝技術,它們分別從沉積和刻蝕兩個維度解決了傳統工藝在精度、均勻性、選擇性等方面的挑戰。兩者既互補又相輔相成,未來在半導體、光子學、能源等領域的聯用將顯著加速技術革新。
-
工藝
+關注
關注
4文章
602瀏覽量
28863 -
ALE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8123
原文標題:ALD(原子層沉積)與ALE(原子層刻蝕)的區別解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