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的雷軍老師頻頻上熱搜,想必大家都知道了。
第一件事是因為小米要造車,雷總發表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演講。演講里雷總傾訴了決定造車的心路歷程,決定要押上人生的全部信譽,為小米汽車而戰。聽眾無不為之感動。
第二件事是小米換了LOGO。
號稱歷時三年,由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親自操刀完成,據說花了200萬。但新Logo似乎只是由方變圓,引發網友群嘲,有網友建議雷軍“當場報警”。
雷軍最新回應:大師說看習慣就好
在4月6日晚的直播中,雷軍也對新logo給予了回應。
官方介紹顯示,新Logo來頭不小,是由日本國際著名設計師原研哉親自操刀,歷時3年打造。
新logo分成兩個標識,左邊新,右邊舊
雷軍表示,估計不少人會說,就這呀?還改了3年?但是,這個設計師告訴他,它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形態的變化,而是一種內在的,精神氣質的升級。
在4月6日晚的直播中,雷軍對新logo給予了回應。雷軍稱,最新Logo不僅從方形變圓形,字體、字寬、字間距都進行了調整,顏色也進行了調整,而且小米也因此有了字母logo:“xiaomi”。
“3年前我看到這個最新Logo之后,也不太習慣,但原研哉大師告訴我看7天看習慣之后就好了,后來看了2年,覺得挺好看的。這個(最新)logo顯得年輕、高級和時尚。因此,(我們)又用了一年時間,做了調整,進行發布。”
此前發布會上,雷軍說:“小米市場部從2017年就開始準備,找到全球多家知名設計公司一起參與,提出很多個方案……”足見他對新logo的重視。
然而,當這個號稱“品牌重大升級”的標識出現在眾人眼前時,大家的想法是:就這?不就是方變圓,難道是傳說中“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于是,網友們沸騰了。
“雷軍被騙!小米請直接報警!”“給我200萬元,我可以做出10種形狀……”
有“熱心群眾”發現,logo樣式只需手動加上一行代碼,便能輕松完成。
緊接著小米的新logo就被玩壞了,主要用于各種檢測視力。
轎車還是SUV?售價多少?雷軍回應了
首款車型是轎車還是SUV,雷軍稱,在第一個月討論后就有了結果,結果調研75天后又沒結果了。直播前,雷軍在網上就希望小米第一輛車是什么車做了個小調查,有45%的網友希望是轎車,40%的網友希望是SUV。“轎車還是SUV,我們還要再商量。”
定價方面,雷軍介紹,有三分之二的網友希望小米做定價10萬以上的車,8%的人希望做30萬的車。總結來說,“大家希望我們做中高端的車。”
雷軍再度解釋了小米為何進入造車領域,他表示自己2013年兩次拜訪過馬斯克,個人對電動車非常感興趣,成為了最早一批的特斯拉車主以及蔚來和小鵬的第一個投資人。
“過去小米沒做車,因為想聚焦在手機行業,經過努力后,小米手機在去年重回了全球第三。在這個時點,米粉開始呼吁現在智能生態是一個整體,所以有米粉說,只要小米敢造(車),我們就必買。于是我們就殺到了造車領域。”雷軍說。
雷軍表示,小米是設立全資子公司造車,先掏100億美元,過去75天的調研里考慮了無數困難和問題,現在要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全力以赴為米粉做輛好車。
作為造車賽道的新手,小米有何優勢?雷軍設想道:大家都有常識,夏天不能車里開空調睡覺,因為這可能會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對此,汽車為什么不能用上新風空調?而新風空調恰好是小米智能生態的主打產品之一。此外,雷軍還提出,北方天氣干燥,為什么汽車內不能帶加濕功能?小米也有加濕器產品。
雷軍稱,只要小米加入造車的行業,這個行業肯定會變得熱鬧很多。“我們小米要有汽車行業新兵的銳氣、勇氣,也要有敬畏之心,先做一款好車。”
人民日報評小米百度等造車:
跨界造車,期待跨出新路
資本看好、時機正巧、條件具備……信息通信技術企業紛紛跨界造車,但要想在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取得成功,仍須應對不少挑戰
10年投資100億美元,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用全資方式打造高品質智能電動汽車……3月30日,小米宣布跨界造車,成為蘋果、百度之后又一家進軍汽車產業的ICT(信息通信技術)企業。
小米為何跨界造車?此時進入新領域晚不晚?上一輪新能源汽車投資熱,一度在國內催生出上百家新品牌,短短五六年后,只有蔚來、小鵬、理想等少數企業脫穎而出。如今,新一輪智能電動汽車熱卷土重來,背后邏輯發生了什么變化?
在筆者看來,蘋果、小米、百度等企業下決心跨界造車,主要推動力有三:
一是資本。2020年,特斯拉市值上漲7倍,一度超過全球九大汽車跨國公司市值之和,達到蘋果兩萬億美元市值的近1/3。年銷量不到5萬輛的蔚來,市值一年飆升17倍。顯然,在資本市場投資者眼中,無論傳統汽車產業,還是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ICT產業,想象空間已經逐步收窄,向智能電動汽車跨界換道是現實選擇。
二是時機。按照埃弗雷特·羅杰斯的創新擴散理論,當創新產品市場份額超過一定比例,由于新技術成熟度提升、供應鏈成本下降、消費習慣的培育以及周邊生態的成長等,產品將會進入快速增長期。對智能手機而言,這一比例是4%,時間是2010年。當年6月,iPhone4上市,39個月后,曾經的手機“霸主”諾基亞被谷歌收購。而2019年底,電動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份額恰巧達到4%。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依然增長了10.9%,歐洲市場更是猛增142%。可以說,進軍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最佳時間窗口已至。
三是條件。汽車產業重資產、長周期,零部件上萬、供應鏈繁雜,毛利率卻不高,100多年來筑起的標準、技術、制造、服務等門檻,也增加了跨界者的難度。這也是2016年前后,蘋果暫時放棄造車的原因之一。不過,電動化帶來的汽車研發、供應鏈、制造、售后服務等領域的深度變革,正在將這些門檻逐步削平。以富士康為代表的專業代工模式的探索和興起,甚至會改變汽車產業的重資產屬性,讓蘋果在智能手機領域的輕資產、高利潤模式得以復制。與此同時,智能化、網聯化大潮正推動汽車進入全新形態——軟件定義、數據驅動、遠程迭代、用戶運營……這些正是ICT企業的天然長板。
盡管資本看好、時機正巧、條件具備,而且不差錢、不缺人才、機制靈活、生態完備、長板突出、粉絲熱捧……但是,跨界者想在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取得成功,挑戰同樣不少。比如,基于對客戶痛點、可量產技術及成本、行業趨勢的前瞻分析,至少要提前24個月為首款車型做好產品定義,并制定好后續1至2款產品的規劃。在行業加速轉型、市場快速增長、新技術爆炸式突破的今天,踏準節奏并不容易,對跨界者而言挑戰更大。
當然,更多企業進入市場,催動產業加速裂變,也為跨界者創造了機會。如何創新求變、打破邊界,帶來更好的產品和體驗,重新定義汽車產業的制造、銷售、服務乃至盈利模式,并在用戶運營上開辟新路?產業界和消費者都在期待跨界者的答卷。
原文標題:雷軍被騙200萬換LOGO?網友建議"馬上報警"...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半導體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2瀏覽量
232137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4瀏覽量
144711
原文標題:雷軍被騙200萬換LOGO?網友建議"馬上報警"...
文章出處:【微信號:zhenjingshe,微信公眾號:華爾街】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