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冷的天,要不是萬不得已,誰這么晚還在外面晃蕩?”
深圳天氣漸漸轉涼,晚上十點左右的馬路邊、公園里已經門可羅雀,而在坪山一處公園附近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內,懂懂筆記卻見到幾位蹲在充電樁旁,等待汽車充電的車主。
一番交流后了解到,這幾位都是私家車主,并非網約車司機。之所以這么晚出門給愛車充電,只為了避開充電高峰。其中一位車主李先生,更是驅車十公里從南聯附近的家里,跑到這個充電站充電。
按說市區的充電站有不少,而且安裝私人電樁也不是新鮮事,這些司機為何要在寒風中苦守與此?
買車易,設樁難
“有什么辦法?家門口附近的充電站要么擠滿了網約車司機,要么都是不能用的樁。”一邊聊著,李先生還不忘扭頭看一眼充電的情況,“快充到90%大概要一個小時吧,我每隔兩三天都會到這里充一次。”
李先生告訴懂懂筆記,由于他的純電動汽車續航只有350公里左右,而自己每天上班往返大約80公里,穩妥一點兒的話就要隔三差五到這里充一次電,久而久之和其他錯峰充電的車主們成了熟人。
“白天都要上班的,七、八點的時候是充電高峰,充電站基本也沒位置,只能晚點兒出門了。”李先生抱怨道,要是有一臺私人充電樁就好了。
“但是裝一臺私人電樁談何容易呀。要是簡單的話,我們也不會這么晚了還蹲在這里了。”
人配衣裳馬配鞍,一線城市車主想給自家新能源汽車報裝、配備一臺私人充電樁,阻力有多大?
“到電網(公司)報裝充電樁并不難,但需要有固定車位和物業的同意。”
李先生告訴懂懂筆記,兩年來他一直尋求安裝私人充電樁。起初,電網公司告知他只需要擁有固定車位,同時所在小區物業機構出具同意書即可申請新增電表,用于充電樁設備。
固定車位不是難題,無論是購買自用或是租賃期一年以上的車位,都可以去申請。可他所在小區車場車位緊張,很難租到固定車位,“我問了附近其它小區的業主,的確有人在出租固定車位,但月租600到900元不等,比小區月卡450元高很多。”
李先生算了一下,如果租用固定車位每年要多支出三、四千元的停車費用。不過,相比停車費用的支出,取得物管部門同意書的難度更大。
部分車位租金便宜的老舊住宅區,不具備設樁條件。具備設樁條件的新小區,物管機構也以安全為理由,拒絕車主設樁的請求。李先生曾向附近的小區物管咨詢設樁事宜,得到的答復都是要么需向消防部門報備,得到同意后再購買相應保險,要么就斬釘截鐵回絕了申請。
“主要是物業、業委會怕擔責任。”李先生向懂懂筆記展示了自己加入的車友群,里面購買同品牌純電動汽車的車主中,只有不到5%的車主順利地安裝了私人充電樁。大部分車主都在申請設樁的過程中遇到層層阻力,要么小區不具備設樁條件,要么物業、業委會不同意。
“有的車主住一層,就從家里拉了220伏的電線插座給車輛充電,結果遭到小區其它住戶的舉報,物管、業委會也會出面阻撓,天天吵架。”他無奈地表示,業主、租戶之所以反對車主私拉電線充電,主要是害怕小區內充電的汽車自燃、堵塞消防通道等隱患,“當然,也有極端的小區租戶,純粹是看電動汽車車主不爽,為了舉報而舉報。”
實際上,在很多車主群里可以看到,除了深圳,上海的新能源車主報裝私人電樁同樣阻力重重。有報道指出,上海自2015年1月起,要求新能源汽車出具新格式的充電證明才能享受免費滬牌。新格式充電證明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須要有固定車位且安裝固定充電樁。2019年后,上海的新能源車上牌政策又進行了調整,車主必須先拿出一份充電樁證明,也就是先要安裝充電樁后才能購車上牌。
在一些上海本地新能源車主群里,懂懂筆記看到車主報裝私人充電樁的難度相當巨大,有的車主花錢在購車同時讓4S店找門道,“出具”相關設樁證明;有的則無奈觀望,等待政策松綁之時再購車。不少消費者都希望進一步取消充電樁方面的審核。
由此可見,一線城市新能源車主“私樁”之難度。
怕自燃,燒連營
“怕擔責是肯定的,畢竟這事兒可大可小,出大事了誰來負責?”
許穎是廣州白云區某小區物業公司的物管經理。她告訴懂懂筆記,由于一線城市限牌,最近幾年小區也有部分業主在購車時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而無論純電或是插電混,車主都有充電的需求。
因此,隨著小區新能源汽車增加,購車業主與物管機構之間就打起了安裝充電樁的拉鋸戰。“車主都想著裝個私樁,睡一覺早上車也充滿電了,這樣最方便。但對于物業而言,私人充電樁就是隱患。”許穎表示,近幾年陸續有業主就安裝私人充電樁問題,到物管征求同意書,而物管部門基本上都是拒絕。
理由很簡單,就是安全。相比公共充電站,小區停車場的面積大、難管理,而且公共充電站都配備有專人值守;小區的停車場通常采取巡查模式,很難時刻監控車輛、充電設備的狀態。
此外,小區停車場的消防設施、滅火設備,也不及公共充電站那么的完備,部分老舊小區停車場的消防設備,甚至不是針對電氣設備而配備的,“你看最近幾年純電動汽車充電自燃的新聞那么多,有時公共充電站都很難控制場面。”
許穎透露稱,由于小區停車場面積大、停車間距窄,并且大部分位于地下,一旦車輛發生充電自燃很容易會“火燒連營”,一旦波及其它業主的車輛后果不堪設想,“正因為如此,即便物業肯讓業主報裝私人充電樁,小區里的其它業主也會頗有微詞。”
她告訴懂懂筆記,去年附近曾有一小區物業給業主出具了報裝私人充電樁同意書,但業主安裝充電樁后卻引發了其它也主的不滿,很多業主聯名要求物業“撤樁”,“雖然新能源車都購買了第三者責任險,但真的火燒連營,車主真的賠得起嗎?”
許穎無奈的表示,最近一、兩年,深圳、廣州陸續有小區新能源車主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設樁權利,重慶近期也有車主訴物業最終順利設樁的新聞。但出于安全考慮,更多物管部門還是會在車主申請私人充電樁時設立門檻,甚至讓對方簽免責協議(即發生自燃后所有賠償責任均由申請人負責),以此嚇退申請車主。
“硬邦邦拒絕肯定不行了,國家也大力倡導新能源,只能用點計謀勸退車主。”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部分新建住宅小區都統一規劃了集中區域的新能源慢充電樁,但由于充電樁數量有限,講究先到先得,加上部分車主通宵充電導致長時間占位,仍難以滿足所有車主需求。
或許短時期內,一線城市新能源車主仍舊難以實現“充電自由”。
一線賣車,二線“撿漏”
在二手電商平臺上,懂懂筆記看到了部分出售、轉讓二手新能源汽車的車主,與多位車主溝通之后了解到,其出售新能源汽車的原因大都是充電不方便,使用場景有限制。
一位昵稱為“山梨”的車主告訴懂懂筆記,之所以在電商平臺賣車,主要是目前新能源汽車不保值,二手車商收購價太低,尋思自己先賣賣看,“我之前買這輛汽車,圖的是綠牌,高峰出行不會限號,但實際用車真的太不方便了。”
山梨坦言,他的純電動汽車續航只有301公里,使用快充要近兩個小時才能充滿,所住的小區停車場無慢充充電樁,充電相當不方便。自己想報裝一臺私人充電樁,除了每月需要支付1000元的固定車位住進之外,物業、業委會也三番五次出面阻撓,“每天上班已經很累了,每隔幾天還要跑到公共充電站,排隊和純電商用車搶充電樁,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無奈之下,他萌生了賣車的想法,然而山梨發現平臺上咨詢買車的人,幾乎都是三四線城市的車主,很少有深圳市或者其他一線城市的買家,這讓他百思不解。
“甚至還有清遠、河源的買家,一開始我很疑惑,以為三四線城市也開始限行了呢。”和買家溝通后發現,多數人買車原因根本不是因為限號,而是為了降低出行通勤的成本,“畢竟,電動車出行的成本只有汽油車的五分之一。”
山梨分析,很多三四線城市買家要么是家里是自建房,擁有較大停車空間,要么是可以從家里“飛線”給車子充電,沒人“鬧事”。“以我的車子為例,如果使用家用充電器充電,每公里的電費只要七分錢左右。”
或許,這也是不少為了降低出行成本的三、四線車主,在電商平臺上淘二手新能源汽車的原因,“車子便宜,用車成本也低,與一線車主買新能源車的目的完全不同。”
相比一線城市,新能源汽車在三、四線城市的用車場景,似乎更加友好,除了節能減排之外,也切實降低了用車的成本。目前,反而在不少一二線城市里,車主購買新能源車的目的與新能源普及的初衷背道而馳,只是為了限行、限號而選購。
【結束語】
一線車主養了電動爹卻不配有“樁”,對于新能源車的普及顯然是一種制約。顯然,一線城市新能源車在不斷增加,但充電基礎設施配套、相關規定、行政指引卻跟不上,使得車主的用車體驗大打折扣。
擁有一臺“私樁”,乍一看是車主與物業之間的矛盾。但背后凸顯的是基礎建設的挑戰,車主、物業或許都在期待行業指引、相關法規的落地與實踐。
責任編輯:PSY
-
充電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330瀏覽量
94760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25瀏覽量
114430 -
新能源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624瀏覽量
23860 -
充電樁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2352瀏覽量
853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