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oogle神秘OS Fuchsia實機運作亮相 或取代Android;
去年有不少消息的Google神秘操作系統Fuchsia,稍早由Ars Technica網站 透過安裝此款操作系統的Pixle Book進行展示,而可能是因為版本功能仍不完全,因此部分功能無法正常運作,但仍可確認Fuchsia對應不同形式的操作體驗,同時也支持多任務分割畫面運作使用模式。
而如同先前透露Fuchsia將可在Intel處理器上運作,此次藉由新款Pixel Book執行也印證Fuchsia可對應x86硬件架構的說法。
雖然從此次展示內容可以發現Fuchsia仍有不少問題等待調整,但或許未來將有機會統整Android、Chrome OS兩者有些交集的使用需求,提供藉由單一操作系統對應不同硬件裝置,卻能維持相同體驗的使用特性。
以目前Chrome OS雖然可使用Google Play Store下載App與服務內容,但終究無法當做智能型手機使用,而Android平臺雖然已經可以套用在不同裝置上使用,操作系統卻無法進一步像Chrome OS可更具體精簡。
以軟件架構來看,Fuchsia不再沿用原本Android操作系統采取Linux架構,改為全新Magenta核心架構之后,更在后續更新中將將核心架構名稱改為Zircon,并且整合操作接口服務、硬件驅動程序與數據庫等內容。 除了確定對應Google自有程序語言Go、Dart,以及C/C++、Go、Python、Rust等市面普及應用程序語言,Fuchsia也支持蘋果開放架構程序語言Swift,藉此擴大其應用可能。
以Google設定方向來看,預期Fuchsia操作系統將使絕大多數的平臺裝置能夠彼此連接互通,進而達成規模更大的開放平臺市場。經濟日報
2.手機設計商龍旗科技IPO被否:高營收低凈利困局待解;
一年近百億元的營收規模,凈利潤卻僅為一億多元。這不僅是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旗科技”)近幾年所面臨的經營形勢,也是國內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廠商所表現出的行業特征。
近日,龍旗科技由于在報告期內毛利較低,以及關聯交易等諸多因素影響,其IPO申請并未通過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中國經營報》記者就其IPO相關事宜致電龍旗科技,但該公司表示近期不接受媒體采訪。
IPO闖關失敗
2018年1月3日,證監會發審委進行了新年首次IPO審核,當天共有三家企業上會,其中龍旗科技首發未獲通過,成為了2018年第一家闖關失敗的企業。
作為移動終端設備設計制造服務商,龍旗科技主要提供移動終端設備設計方案和生產服務,產品包括智能及非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具體包括無線網卡、功能手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
龍旗科技此次擬通過公開發行7000萬股募集4.26億元,主要用于年產智能手機400 萬臺和平板電腦100 萬臺產業化項目及一系列研發中心、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的建設。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通過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可進一步擴大公司產能、完善公司境外銷售網絡建設、提升公司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提高公司信息化水平,從而持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盈利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4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顯示,龍旗科技被否的原因主要有報告期內營業收入持續增加而凈利潤大幅下滑、小米公司成為關聯方后關聯交易逐年增長、公司主要客戶各期業務收入變化較大且客戶集中度較高等。
但闖關失敗似乎并未阻止龍旗科技相關項目的推進。本報記者在位于廣東惠州的龍旗科技園附近了解到,緊挨著龍旗電子(龍旗科技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制造業務)原廠區的二期項目已經處于施工之中,其土建工程已經基本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廠房的建設工作。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該二期工程建設項目主要包含廠房、宿舍,面積為138000平方米,開工日期為2017年10月27日,項目預計在2018年9月12日完工,合同造價共1.77億元。
以此來看,盡管龍旗科技過會失敗,但其新建產線的項目將依舊推進。記者曾致函龍旗科技了解其余募投項目的進展情況,但龍旗科技向記者回復稱近期不接受媒體采訪。
背后隱現“小米”身影
過去五年是國內智能手機行業發展的高峰期,然而對處在行業上游的龍旗科技來說,卻并未享受到過多的行業發展紅利。
龍旗科技招股書披露,2014年至2017年6月,公司營收分別為68.9億元、81.5億元、83.4億元和34.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9億元、1.68億元、1.4億元和2221萬元,期內毛利率分別為6.48%、6.53%、6.35%和7.57%。龍旗科技預測其2017年營收為87.8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32億元。營收增長的同時,龍旗科技毛利率雖出現小幅增長,但凈利潤卻一直出現下滑,其毛利率水平與行業內平均值12.7%、11.55%、14.5%、13.19% 相比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從其手機業務收入來看,2014至2016年,龍旗科技手機業務分別收入62.6億元、71.6億元和62.1億元,對應的手機銷量為1850萬臺、2019萬臺、1455萬臺。相比之下,龍旗科技主要競爭對手聞泰科技(600745.SH)手機收入卻在這段時間內由37.9億元增長至125.9億元,手機銷量也由2595萬臺增至6550萬臺。
不難看出,即便是處在國內手機行業的高速增長期,龍旗科技也并未過多的享受到行業發展的紅利,這與其主要客戶在國內市場銷量不佳有關。
龍旗科技招股書顯示,2014至2016年間,聯想集團與HTC一直是公司最大的兩家客戶,期內所提供的營收占比之和分別為61.42%、62.57%和66.45%。然而2014至2016年間聯想、HTC在國內的手機業務正處于衰退期,主要客戶市場表現不佳,自然無法有效拉升公司的業績水平。2017年1至6月,小米成為龍旗科技第二大客戶,但龍旗科技部分股東與小米及其董事長雷軍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因此相關情形也引起了證監會的關注。
根據龍旗科技披露,天津金米投資合伙企業(下稱“天津金米”)與蘇州工業園區順為科技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下稱“蘇州順為”)分別持有龍旗科技10%的股份。相關信息顯示,天津金米的最大出資人天津金星投資有限公司為小米公司全資子公司;而蘇州順為背后的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順為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主要出資人亦為雷軍,且雷軍的股權比例為75%。因此目前小米系間接持有龍旗科技20%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僅次于實際控制人杜軍紅。證監會反饋意見稱:“報告期內小米公司成為發行人關聯方后與發行人的關聯交易逐年增長,其中技術服務收入中的提成和技術開發測試收入毛利率較高,請發行人說明前述交易的必要性,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
低凈利困局
隨著國內手機市場上品牌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在面對同行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下游手機行業需求的快速變動也對上游ODM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投入的行業特征與過低的凈利率也使ODM行業內普遍呈現出“高營收低凈利”的現象。
過去五年間,國內手機制作工藝要求步步提高,僅從手機機身來看,便經歷了由塑料機身向全金屬機身及雙面貼合玻璃機身的演變,而更窄的邊框、更大的屏占比又對ODM企業的生產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工藝革新后相應價位的手機售價提升幅度較低,因此ODM企業在花費大量資金購置生產設備的同時,新產品線帶來的凈利潤提升卻并不明顯,而行業內普遍長達半年的賬期也加重了ODM廠商的財務壓力。
以此次龍旗科技募投項目為例,公司計劃引進包括SMT 貼片機在內的一系列國內外先進設備來適應客戶的生產需求,其中僅設備購置費用便需要1.2億元,幾乎等同于龍旗科技一年的凈利潤,加上廠房建設等一系列費用,公司的財務壓力可想而知。也正因此,大型ODM企業均希望通過上市來獲取一定的融資渠道,在獲得更大發展機遇的同時緩解公司的財務壓力。
此外,在2012年,天瓏移動曾申請在深交所上市,擬公開發行3000萬股,但被證監會主板發審委以涉及過度依靠稅收返還、關聯交易、可能涉嫌虛假披露等原因否決。
2015年,聞泰科技借殼中茵股份,通過一系列資產置換與資產購買,最終以曲線方式成功上市。聞泰科技也是國內首家上市成功的ODM企業。若此次龍旗科技成功過會,將成為國內第二家上市的ODM企業。
不過,過低的凈利率是ODM行業面臨的一大難題。目前國內手機市場上,OPPO、vivo與華為的高端系列均采取了自建生產線的方式,ODM企業代工的多為低價走量的中低端手機,這類產品市場溢價較低,因此無法給ODM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另外,2017年國內手機市場已經呈現出品牌集中、出貨總量下滑的態勢,在一批中小型手機企業退出市場后,ODM廠商行業內的競爭壓力也更為巨大,低凈利的行業態勢恐將進一步加深。
聞泰科技一名高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ODM行業內高營收低凈利的現狀難以改變。雖然目前相當一部分國內龍頭手機企業采取自行生產的策略,但從全球范圍來看,未來3至5年安卓手機總量依舊會大幅增長,以ODM企業代工生產的中低端機型仍舊是市場的主力,市場空間可觀;而且除手機外,ODM企業還將進入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VR/AR、汽車電子、智能硬件等其他領域,因此規模效應對ODM企業尤為重要,未來沒有規模優勢的中小ODM企業將會日趨艱難。 中國經營報
3.蘋果智能喇叭HomePod再次獲得FCC認證 最快1月底上市;
去年宣布延后推出的蘋果智能喇叭HomePod,稍早再次獲得美國FCC批準認證,預期將會在近期內開放銷售。
根據FCC網站稍早公布文件信息,顯示蘋果HomePod再次獲得電磁檢驗認證,意味此款智能喇叭將會在近期內進入市場銷售。 而就先前市場消息指出,首波HomePod市場供貨僅在100萬臺左右。
而就蘋果先前宣布延后上市,并且透露將改在2018年年出率先于美國、英國與澳洲等市場推出,或許代表此款智能喇叭最快將會在1月底或2月初上市。
在此之前,蘋果已經向開發者開放測試App與HomePod串接服務項目,讓用戶能藉由口述方式透過HomePod啟用特定功能,例如以口語方式向HomePod下達指令,進而啟用Uber等App服務叫車前往指定地點, 或是快速查詢鄰近餐廳營業時間等。
先前宣布將延后上市,蘋果表示希望能讓HomePod在操作體驗上有更好感受,可能希望能讓相對較晚上市的HomePod能多一些競爭優勢,藉此與亞馬遜Echo、Google Home等智能喇叭抗衡。 經濟日報
4.多元應用裝置掀導入潮 無線充電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無線充電十年磨一劍,商機爆發時刻終于來臨。 全球智能型手機市占率最高的兩大廠商三星(Samsung)與蘋果(Apple)相繼在自家手機內導入無線充電技術,推動更多手機、穿戴裝置與其他終端裝置內建無線充電應用,就連無線充電相關基礎建設的導入潮也開始蔓延全球, 未來消費者有望在沒有攜帶充電器的情況下,實現隨走隨充的愿景。
2017年接近尾聲時刻,蘋果一連推出iPhone8、iPhone8 Plus、iPhoneX三款手機,同時支持快充與無線充電,為智能型手機產業投入一顆震撼彈, 隨即更宣布收購主要開發模塊化的無線充電系統PowerbyProxi,一系列動作皆為看好無線充電產業發展前景,也讓原本觀望看待無線充電的相關供應鏈,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布局無線充電領域。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預估,至2017年底,全球無線充電接收裝置出貨量可達到3.25億臺,較2016年增長近40%。 銜接著這股無線充電風潮,Wyless執行長林哲逸(圖1)預估,2020年,將會有高達10億支手機內建無線充電技術,除了蘋果與三星之外,包含Vivo、華為、OPPO等手機大廠也接連宣布,未來新一代手機將全部導入無線充電功能 ,其使用族群與無線充電的產量將日益蓬勃起來。
圖1 Wyless執行長林哲逸認為,無線充電應用將遍地開花,舉凡各種終端裝置與公共建設場所,皆大量導入無線充電技術。
林哲逸認為,無線充電產業將有爆發性的成長,無論是手機、餐飲業或飯店業,皆大量推動無線充電的技術。 目前無線充電發射器在各國布建狀況,可看到在美國已有3萬個無線充電據點,其次包含中國大陸、日本、***和香港等地,皆可看到無線充電基礎建設的痕跡,而主要的布建地點大多為麥當勞、星巴克等知名品牌的地區。
林哲逸談到,***一年丟棄的線材約700萬條,而將這些線材處理后,對于人體或大環境來說,都會造成一定的污染。 基于此,為有效達到環保的效果,***政府致力于推動無線充電服務,目前在各大餐廳、咖啡廳、捷運站、機場、公交車站、超商、商務旅館或飯店等場所,都可看到無線充電的足跡。
磁感應/磁共振/遠場 無線充電三大技術
以技術層面來看,無線充電的設計模式可分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磁感應(Magnetic Induction)和遠場(Far Field)三種設計方法。 目前市面上叫為廣泛采用的技術為磁感應,為WPC聯盟的Qi無線充電標準,主要推動的半導體廠商為德州儀器(TI)、TDK與恩智浦(NXP)等。 另一方面,磁共振為AirFuel所積極推動的技術,前身為A4WP和PMA兩大技術陣營結盟而成,背后主力廠商為英特爾(Intel)、高通(Qualcomm)與聯發科等。
Far Field的無線充電技術主要透過射頻(RF)傳輸電力,發射器配置(Transmitter Configuration)采天線數組(Antenna Array)模式,無論是接收器或發射器的成本都比磁共振和磁感應的技術高昂 ,但可以提供低電量、大范圍的無線充電傳輸,主要推動廠商為Energous、Powercast和Ossia。
鴻騰精密研發經理丘宏偉(圖2)談到,無論是采用哪一種無線充電技術,皆有優勢與劣勢之分。 WPC主要采用In-band方式進行通訊,其通訊訊號是夾帶在電源(Power)上面,可節省成本,但此種做法會造成天線不穩定,影響通訊質量的穩定度。 反之,AirFuel和Far Field采用2.4GHz頻段,透過藍牙技術進行通訊,訊號相對穩定許多。
圖2 鴻騰精密研發經理丘宏偉表示,自由度與溫度的控制,將是無線充電技術設計最為關鍵的要素。
凌通科技項目經理莊珰旭(圖3)表示,近年來通用規格的關系,WPC所主推的Qi標準態度與規格較為開放,使得WPC市場導入速度較快。 同時,感應式技術頻率是100~205KHz,在此范圍內Q值都能接收到能量,故該技術組件選用門坎較磁共振技術來得低,但其劣勢在于線圈與線圈位置需精準對位,且自由度較低。
圖3 凌通科技項目經理莊珰旭談到,WPC聯盟所推動得Qi標準之所以普及,在于本身規格保持較為開放的態度使然。
丘宏偉指出,在無線充電設計中,傳送端(Tx)與接收端(Rx)之間傳輸的自由度、溫度是產品設計時的一大挑戰。 磁共振的發熱體在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之上,因此線圈本身溫度較低,而磁感應技術的發熱主要在線圈上面,為了降低裝置過熱導致電池爆炸的疑慮發生,手機發行量最大的兩大廠商蘋果與三星, 都將自家無線充電手機的最高接收功率設定為7.5W。
丘宏偉強調,熱要如何牽引,會影響終端產品設計方向。 以WPC標準來看,TX與RX線圈距離為5mm,在充電過程,熱量從TX端向上傳送,加上RX本身也會發,導致RX端的手機溫度難以散去。 不僅如此,手機設計要求外型美觀、精簡成本,故手機商會希望在不加散熱片、不破壞機身外表(在手機殼上開洞)的狀況下導入無線充電技術,使得無現充電設計難上加難。
雖然每一種無線充電技術都有各自的優劣勢之分,但以設計原理的本質來看,是否磁共振的效率一定比磁感應技術差呢? 丘宏偉認為,假設兩種技術都是最佳條件下,包含功率、接收器大小都在最好的狀況下,兩者之間的效率理論上差距將非常微小。
無線充電設計五大瓶頸
在各大廠商爭相卡位進入無線充電市場時,其芯片與線圈設計挑戰不容忽視。 高創科技營銷部經理王世偉(圖4)表示,無線充電實務設計上常見瓶頸來自五大因素,包含線圈距離、對位、線圈大小、厚度與溫度等問題。
圖4 高創科技營銷部經理王世偉表示,線圈距離、對位、線圈大小、厚度與溫度是無線充電設計時常見的瓶頸。
. 線圈距離
當所有參數完全相同時,線圈距離確實是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愈近愈好。 實際上RX端軟磁(Ferrite)接近TX線圈時,會引起TX線圈感值上升,這個現象導致諧振頻率偏移,進而造成充電效率會反轉下降;基于此,須要改變接收線圈的架構。 王世偉提到,該公司改變天線時的主要項目會從外型、線圈材料及集膚深度、線圈匝數及匝間距離、Ferrite μ值及厚度與外圍順磁材料及逆磁材料的相對位置等部分著手,以提高接收線圈Vp-p,同時降低RX系統的起動電壓。
. 對位
常見對位方式有三種,包含機構、磁吸與感測等方式,但現有對位方式皆有其缺點。 利用機構者,無法在平面物體上對位;利用磁吸者,會影響其他組件(如MEMS、Hold Sensor),或造成效率降低(如馬達、磁場);利用感測組件者,原有產品需要額外組件(如光敏電阻),或材質受到限制。 王世偉建議,可將LC共振結合Ferrite對線圈造成感值變化的特性使其具備對位提示之功能。
. 線圈大小
兩個線圈間的互感量和線圈的面積成正比,所以提高線圈的面積,可以有效提高互感的磁通量,進而提高感應電動勢。 高創在線圈面積差距大的個案中常利用提升感值來改善效率,便是基于法拉第感應電動勢公(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唯為了維持Rdc的一致性必需增加導體的截面積。
. 厚度
當Ferrite達到飽和時,導磁率會快速下降,深度飽和時導磁率接近空氣。 而經實務發現,在μ不變的前提下,提高彈性導磁率(μ‘),降低粘性導磁率(μ“)可以提高效率,然而在現有制程技術中,濕式燒結法難以突破。 基于此,干式燒結是暫時的必要之法,透過此方法,可以輕易達到μ》1000,但是現有制程有難以降低厚度(必需研磨)、燒結后曲翹(變型)以及研磨及運送過程易碎(良率不佳)等缺點。
. 溫度
由于電路上的限制,必需保持一定的R值(高頻中的電組成分),加上銅線本身的長度及截面積會產生電阻,磁材也有鐵損,在實務中線圈組常會有溫度產生。 新電子
5.日本 2018 年科技大預測:AI、AR、VR 全面爆發
2018 年的科技趨勢,日本點名 AI、AR、VR 將有爆炸性成長,其中,全球科技龍頭都重押的智能音箱,更被視為是掀起下一波潮流的革命性商品。
重視流行趨勢的日本,每年總會在新年之初進行「大預測」。 在科技方面,各家媒體 2018 年無獨有偶,都看好智能音箱(Smart Speaker)的發展。
智能音箱》
用嘴就能上網的殺手級應用
智能音箱被認為是后智能型手機的新數字商品。 《鉆石周刊》分析智能音箱的意義,在于改變用戶接口。 消費者在使用終端設備時,從敲計算機鍵盤,到點選計算機圖標,再到滑手機屏幕,下一個革命就是直接透過語音下指令。
除了美國,日本也是智能音箱的兵家必爭之地。 2017 年底,美國 Google 的 Google Home、日本 LINE 的 Clova WAVE、美國亞馬遜的 Amazon Echo 在日本陸續問世。 用戶分別提出「OK Google」、「Clova」、「Alexa」等喚醒詞,說出需求,AI(人工智能)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就能掌握內容,以語音或行動響應,也能預先設定家中的照明、打掃等功能。 其中 Amazon Echo 在美國的市占率達到七成,還被認為是會超越電子書 Kindle 的暢銷商品。
《東洋經濟周刊》指出,各科技業者都全力開發智能音箱,是希望早一步在數字營銷市場搶下「最后一塊空白領域」。 因為智能型手機讓人們上網的時間大增,可是還是有無法上網的時候,例如吃飯、開車、做家事,如果透過語音,只要出1張嘴就能上網。 《日經 Trendy》認為,2018 年暢銷商品第一名將是智能音箱,因為靠這一部機器,就能叫出多項 AI 功能,還能向專家請教一樣,搜尋料理、音樂等方面的問題。 現在每個家庭都有一個音箱,以后可能會每個人都有一個,爸媽要叫小孩起床時,不必跑到他們的房間,用音箱就能搞定。
當然它還有很多障礙要克服,目前用戶反應最多的就是辨識和響應的精準度不夠高。 發展更自然對話的技術,2018 年將是關鍵的一年 ;另外這項服務如何與收益結合,也是接下來的重點。 如果能早一步把它應用在廣告上,就可望帶進收入。 著眼未來,各家也只能不計成本繼續投入這場戰爭。
VR、AR》
新機種價格門坎大幅降低
VR(虛擬現實)和 AR(擴增實境)這兩個詞匯,大約 2 年前開始頻繁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2016 年被認為是 VR 元年,AR 則拜寶可夢手機游戲之賜,效果廣為許多人熟知,不過這兩項技術在 2017 年的普及速度卻很緩慢。
根據調查,VR 三大領導品牌中,市占率最高的是 Sony 的 VR 裝置 PlayStation VR,2017 年底全球累計出貨量約 200 萬套,其次是臉書旗下的 Oculus Rift,第 3 名是宏達電的 Vive。 《東洋經濟周刊》指出,普及緩慢的原因在于體驗的門坎過高,VR 裝置本身就要 5 萬日圓左右,還要購買高性能的個人計算機或 PS4。
因此各公司相繼開發新機種。 宏達電推出預定 2018 年 1 月在中國問世的 VR 一體機 Vive Focus,約人民幣 4 千元就能體驗。 Oculus 也預定 2018 年初推出一體機 Oculus Go,售價只要 200 美元左右。
另外內容也是關鍵,目前的用戶多半是喜歡游戲和科技的人,開發業者降價之后,還積極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族群,同時避免玩久了會頭暈的狀況。
事實上,AR 和 VR 技術還有很大的應用空間,例如不動產業者透過 VR,讓顧客在購屋前先瀏覽內部;零售業在虛空間展現實體店鋪,讓消費者即使在在線購物,也好像親自到店采購一樣。 AR 則可以用來補強人的能力,例如把道路信息、行駛數據等投射在汽車擋風玻璃上,讓駕駛人不必移動視線,專注在前方道路上,以提高安全性,這種抬頭顯示器(HUD)的普及,即歸功于 AR 技術的精進。
此外,從 Google 等公司募集了 20 億美元、卻未推出任何產品的 Magic Leap 公司,終于在成立 7 年后,于 2017 年 12 月發表了 AR 眼鏡 Magic Leap One,號稱視覺和音效逼真,而且不容易產生暈眩感,預定 2018 年要推出創作者版本。 因此今年是值得期待 AR 和 VR 創新技術的一年,預料市場規模在 2020 年會達到 1,200 億美元。
AI》
超強運算的夢幻計算機將問世
除了智能音箱、AR、VR 外,AI 也可望在 2018 年應用在各行各業,使市場急速擴大,各企業預料會有更多合作,例如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業界、汽車相關業者在自動駕駛方面積極合作,新技術和新領域的發展也值得期待。
AI 專用的半導體開發競爭也會更激烈,除了現在廣泛被使用的 nVidia 繪圖處理器(GPU)之外,Google 也開發了深層學習處理器(DLU),英特爾和富士通公司也不讓 nVidia 專美于前,分別開發 AI 專用的處理器。 調查業者 Tractica 預測,2017 年到 2025 年,AI 市場規模的年平均成長率約為 57%。
此外,《日經產業新聞》也對 2018 年的新科技做了預測,首先是量子計算機的商用化實驗將陸續展開。 被稱為「夢幻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運算能力可以達到現有計算機的一億倍,目前由加拿大的 D-Wave 系統和美國 IBM 公司領先。 不過,日本電信電話(NTT)和富士通公司也不甘示弱,正在開發應用量子力學的計算機。 日本政府從 2017 年 11 月開始,推出量子神經網絡(QNN)云端系統,開放給民眾試用未來科技。 盡管商業化的課題仍多,今后這樣的實驗將愈來愈多。
《日經產業新聞》還預測,2018 年利用物聯網的量身訂制品將大增。 經營購物網站 Zozotown 的 Start Today 公司,推出穿上身就能測量身材的緊身衣 Zozosuit。 這套衣服上布滿傳感器,消費者穿上之后,傳感器就能測出全身 1 萬 5 千個地方的尺寸,開發的目的是讓消費者不必實際試穿,也能在網絡上買到合身的衣服。 財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