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似乎已經找到了通向未來的鑰匙,即通過實現自動駕駛技術,讓未來的汽車落地網約車(或其他出行服務)領域,實現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變革的閉環。豐田在這兩大領域的投資與發展究竟進行了哪些布局?又取得了哪些階段性的成果?
全球最大車企豐田朝共享出行再度出手!
全球最大車企豐田
昨日,據東京新聞社報道,日本車企巨頭豐田擬投資滴滴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6億元),藉此進軍中國網約車市場,這筆投資將近來有些沉默的豐田再度拉到了人們眼前。
自2018年以來,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跌宕起伏,各大車企巨頭銷量下滑,利潤下降,同步調低未來營收預期。但同時,這些車企巨頭收縮起來的力量正在朝著汽車的電動化與自動駕駛發力,為汽車產業下一個時代的到來進行著軍備競賽。
不少車企在這一過程中經歷了合資、分拆,尚有余裕的公司則廣泛布局智能網聯汽車與共享出行。
此次豐田投資滴滴正符合當今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
在豐田的規劃中,共享出行與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了這家車企巨頭現階段的發展焦點。
在共享出行方面,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豐田先后投資了Grab、Uber、滴滴等網約車巨頭,投資總額達到數十億美元。
而在自動駕駛方面,豐田早在2016年就投資10億美元成立了豐田TRI研究院,目前,這一研究院已經形成了以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為核心,從各個環節打通自動駕駛產業鏈的發展邏輯。
將這二者結合,豐田似乎已經找到了通向未來的鑰匙,即通過實現自動駕駛技術,讓未來的汽車落地網約車(或其他出行服務)領域,實現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變革的閉環。
豐田在這兩大領域的投資與發展究竟進行了哪些布局?又取得了哪些階段性的成果?
10億美金設立豐田研究院 撐起自動駕駛版圖
如果將ACC自適應巡航系統也算進自動駕駛的范疇之內,那么豐田汽車與自動駕駛的“緣分”可謂由來已久。
早在1997年,豐田就將基于激光測距傳感器打造的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應用到了雷克薩斯LS的日本國產版Celsior上,連戴姆勒都慢其一步(1998年,戴姆勒推出了奔馳輔助駕駛系統的前身DISTRONIC限距控制系統)。
豐田Celsior 1997版
而后,在2005年的日本愛知世博會上,豐田展示了一套IMTS系統(智能多模式交通系統),即后續車隊可根據車輛間與地面傳輸信號的指引,感知與其他車輛的距離以及路線情況,實現車輛的自動速度控制與剎車控制,這一系統可以看作是V2X技術的早期雛形。
豐田IMTS系統
2006年后,豐田開始在自動駕駛的設備與技術方面申請專利,并在同年推出具備輔助泊車系統的雷克薩斯車型。
不過在這之后,豐田內部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上似乎陷入了爭議,以至于豐田再次在這一領域引起人們的注意已經是2011年。
在第42屆東京車展上,豐田汽車展示了自動駕駛測試車AVOS,這一車型搭載了5枚用于感知車輛周圍情況的激光雷達,2個用于定位車輛的GPS模塊,除此之外,還有數枚用于檢測車道線情況的攝像頭,這一車型實現了在無駕駛員情況下環形賽道的低速無人駕駛。
豐田AVOS自動駕駛測試車
隨后,在2013年的CES展上,豐田正式展出了第一款無人駕駛測試車(上一款只能夠實現低速無人駕駛)——基于2013版雷克薩斯LS打造的無人駕駛汽車。
即使是在自動駕駛研究已經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豐田仍然沒有將這一領域擺上最重要的位置,豐田曾在媒體發布會上公開表示,研究自動駕駛只是為了未來的行車安全,并且豐田的自動駕駛技術將主要聚焦在對駕駛員提供駕駛輔助上,而非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一切的變化都出現在2015年,作為全球最大的傳統車企,豐田汽車的銷量曾在2013年突破千萬,達到頂峰,但從那以后,豐田汽車在全球與日本國內的銷量持續下滑,2014年,豐田汽車全球銷量回落至911.6萬輛,2015年,豐田汽車全球銷量持續下降至897.2萬輛。
豐田2014-2018銷量
處于行業頭部,豐田汽車已經看到了傳統汽車市場的黃昏,同年,本田、日產等日本國內的競爭對手紛紛宣布開始自動駕駛研發。為了在下一階段的汽車產業中保有一席之地,豐田當即決定向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將自動駕駛項目的推進當作“頭等大事”。
于是,在2015年11月5日,豐田宣布投資10億美元初始資金,成立豐田TRI,由豐田執行技術顧問Gill Pratt出任CEO。
豐田TRI宣布成立
2016年1月,新成立的豐田TRI攜初始技術團隊與董事會成員亮相2016年CES展會,CEO Gill Pratt公布了豐田TRI的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自動駕駛以及汽車材料的設計與發現。并宣布豐田將在加利福尼亞州帕羅阿托爾以及馬薩諸塞州劍橋附近建立研究所,這兩處研究所選址分別毗鄰斯坦福大學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對于豐田TRI充分調動學術資源十分方便。
此次CES展會上,豐田TRI明星創始團隊正式露面,其初始技術團隊成員包括了貝爾實驗室前負責人兼DARPA城市挑戰賽項目經理Larry Jackel、DARPA城市挑戰賽前項目經理Eric Krotkov等自動駕駛領域技術人員;谷歌機器人前負責人兼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James Kuffner、麻省理工學院教授John Leonard、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Russ Tedrake等學術型人才、奧林工程學院機械工程教授Brian Storey;以及豐田汽車公司研發管理部項目總經理Hiroshi Okajima。
豐田TRI CEO Gill Pratt在現場表示:“雖然人們出行依賴的仍然是汽車這樣的硬件,但從今天來看,數據與軟件已經越來越重要。盡管我們才剛剛起步,但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在計算機科學與機器人技術方面都有著數十年的經驗,我們相信我們的事業能夠為人類出行的便利與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在成立之初,豐田TRI就確定了與學術界合作,投資中小型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初創項目的方向。2016年1月,豐田TRI承諾將在五年內投資5000萬美元用于支持斯坦福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方向的研究項目,并確定了近30個支持項目與團隊。
同年4月,豐田TRI宣布將在密歇根州安娜堡附近成立第三處研究所。晚些時間,該研究院達成了與密歇根大學的合作意向,并宣布將在4年內投資2200萬美元支持密歇根大學的車輛主被動安全、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的研究項目。
豐田TRI與密歇根大學合作的自動駕駛研究場地
從此,豐田的自動駕駛研究正式駛入了快車道。
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發展,到目前為止,豐田TRI研究院的規模已經遠遠超出了最初規劃的200名研究人員。
在TRI的旗下,四家子公司——AI Ventures、TRI-AD、Toyota Connected、CSRC(協同安全研究中心)為其提供從技術、產品化到產業鏈等各個方面的支持。
其中,AI Ventures作為豐田TRI旗下的風投公司,專門投資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初創企業,其重點關注方向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大數據以及云計算。自2017年成立至今,該公司累計投資19家初創企業,管理基金金額達到2億美元。
而TRI-AD則是豐田為實現技術的產品化專門成立的自動駕駛系統開發公司,2018年,豐田聯合汽車供應商Aisin Seiki和Denso共同創辦了這家公司,預計投資28億美元,并雇傭1000名左右的員工,用以開發完全(L4/L5)自動駕駛汽車。截止至今,該公司已經發布了高速公路自動駕駛、Guardian(L2級自動駕駛系統)、Chauffeur(L4/L5級自動駕駛系統)、TDS豐田設計系統以及高精度地圖相關的技術。其中,豐田的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產品將會在2020年迎來量產。
Toyota Connected以及CSRC則是為豐田TRI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智能汽車提供智能網聯服務以及主被動安全技術的公司。
雖然豐田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開始研發的時間較晚,但其目前已經形成了以豐田TRI為核心的完整研發力量,具有了AI基礎技術、創企投資、車聯網研發等多種自動駕駛汽車開發能力。
MIT博士出任豐田研究院CEO 走校企合作路線
只有完整的組織架構還不夠,在豐田TRI的運行邏輯中,研究人員的作用顯然更為重要,那么TRI都有哪些自動駕駛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大咖呢?
豐田TRI CEO Gill Pratt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學術型人才,他原本是豐田的執行技術顧問,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豐田TRI CEO Gill Pratt
Pratt的前半生與學術緊密相連,自1979年開始,他進入麻省理工學院進修,其后的十年里,他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理學碩士學位以及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
即使是畢業后,他也仍然作為一名學者活躍于麻省理工學院,一直到2001年之前,他都是麻省理工學院Leg Lab的副教授與主任。
2001年,他離開麻省理工學院,加入了馬薩諸塞州奧林工程學院,成為該學院的教授與副院長。
終于,在沉浸學術長達二十余年之后,Pratt選擇離開校園。2010年1月,他加入美國軍方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擔任該研究局的項目經理。在其在任的五年里,他領導了DARPA機器人挑戰賽,而這一項目與DARPA城市挑戰賽息息相關,二者為美國自動駕駛項目共同輸送了相當多的技術與人才。
在這里,他將他對于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興趣融入到了項目之中,在麻省理工學院進修期間,他就一直對機器人的人機協作方面格外感興趣。在擔任DARPA項目經理的過程中,他也沒有停止研究,在此期間,他獲得了彈性驅動與自適應控制方面的多項專利。
這樣一位在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有著豐富研究經驗,又在美國DARPA擔任過項目經理的學術型人才,當時正急于成立TRI研究院的豐田自然不可能放過。
于是,在2015年9月,豐田以執行技術顧問的職位將其招至麾下,隨后不到兩個月,Pratt便走馬上任豐田TRI CEO。
Pratt表示,他加入豐田的時機其實非常湊巧,當時,豐田汽車的技術與銷量規模排在整個汽車產業最前列,但就在2015年,各大車企都開始進行自動駕駛的研究,當時的豐田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來到豐田兩個月就擔任TRI的CEO,對于Pratt來說也有些措手不及,對于能否將TRI引導向好的方向,他沒有十分的把握,不過他認為:“豐田在自動駕駛上遇到的麻煩需要持續性的改進來解決,而TRI的目的是探索自動駕駛的前方,只有探明了目標,豐田才會有前進的方向。”
同時,Pratt還在媒體的采訪中提到:“失敗并不可怕,根據我在DARPA、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奧林工程學院的經驗,失敗是經常會發生的,雖然感覺很糟糕,但你會因為失敗發現不足,然后一次次地克服失敗,最終在某一次的嘗試中,會收獲成功。”他表示,TRI的日常工作目標,正是將失敗一次次地鋪墊起來,從而通向自動駕駛的成功。
除了CEO Gill Pratt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方面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該研究院的首席科學官Eric Krothov在加入TRI之前也有著20余年的相關從業經驗。
豐田TRI首席科學家Eric Krothov
Krothov畢業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1987年,他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博士學位。
隨后的十年里,他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擔任高級研究科學家,期間,他參與了NASA投資1200萬美元的計算機視覺,機器感知和移動機器人項目,其中研究的重點,是與NASA密切相關的行星漫游車。
在之后的十余年里,他又先后加入了DARPA、臨床醫學儀器公司Cytometrics,并創建了機器人技術公司Griffin Technologies,專注于機器人與機器人感知相關方面的研究。隨后,2016年1月,他接受豐田TRI的聘用,正式成為該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
有著創始人的學術背景,豐田TRI也與眾多頂尖學府展開了合作,據外媒報道,豐田TRI在美國的每一個州至少與一所高校展開了合作。其中最為知名的合作項目,就是與麻省理工學院以及斯坦福大學合作開展的自動駕駛、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合作項目。
在與高效的合作中,豐田TRI至少已經投入了7200萬美元的專項資金。
在自動駕駛方面,豐田TRI與麻省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合作,開展了從遠程遙控到無人駕駛方面相關的廣泛研究。
而在人工智能方面,該研究所則與斯坦福大學的人工智能實驗室進行了合作,合作主要方向為車內以及機器人的人機交互。
到目前為止,豐田TRI與高校的合作研究項目已經產出了包括機器人觸覺、視覺盲點算法、無車道線自動駕駛、多模態語義識別以及人性化汽車導航等前沿技術成果。
就在上個月,豐田還與清華大學成立了聯合研究院,共同開發面向下一代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
清華-豐田聯合研究院成立
投資19家公司 兩年打通自動駕駛產業鏈
然而,豐田在自動駕駛業務上的布局卻遠不止自行研究以及合作高校這么簡單。
在豐田TRI的旗下,一家名叫AI Ventures的公司已經默默幫其貫穿了自動駕駛的整條產業鏈。
這家風投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11日,成立之初,豐田為該公司設立了一筆1億美元的風投基金,截止至今,AI Ventures已經投資了19家自動駕駛相關的初創企業(官網只顯示了17家),涵蓋了自動駕駛從感知、預測、決策控制、自動駕駛模擬測試、整套解決方案以及與之相關的自動化機器人領域。
在投資戰略上,AI Ventures選擇廣泛投資,從激光雷達創企Blackmore、空間定位與建圖方案提供商SLAMcore、傳感器與車聯網技術創企Metawave到無人小巴公司May Mobility、電動無人客機Joby Aviation、船舶自動駕駛系統Sea Machines Robotics,其投資目標包括了自動駕駛產業上游的傳感器創企、中游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下游的直接生產無人駕駛汽車的企業,無人駕駛的載具也不僅僅局限于汽車,而是囊括了海陸空三棲。
而在投資目標選擇上,AI Ventures選擇了大量的初創企業作為投資目標,且參與的投資大多為天使輪與A輪投資。這樣做的理由推測有以下兩點:
一、自動駕駛行業在2015年-2018年迎來爆發期,大量的初創企業從各個角度攻入了這一市場,且因為起步時間較為一致,不存在技術上的壁壘,因此,許多初創企業也掌握了非常關鍵的自動駕駛技術,從今年2月加州DMV公布的自動駕駛路測數據來看,前十之中有五家為初創企業。
二、處于起步期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還沒有進入大量燒錢的階段,天使輪與A輪所需要的投資并不算多,AI Ventures可以充分利用其管理的1億美元資金進行廣撒網式投資。
這樣的投資方案為豐田TRI提供了產業鏈內各個環節的相關技術,同時,也極大程度地擴充了豐田的“自動駕駛集團”,為其在接下來的自動駕駛規模化落地階段提供了非常強的競爭力。
近期,豐田還為其設立了第二筆1億美元的風投基金,可以預見,豐田在自動駕駛產業鏈內的布局還將繼續。
投資數十億美元布局網約車 構建未來出行閉環
盡管自動駕駛代表了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終極技術方向,但豐田作為一家誕生75年之久的傳統車企,自然明白技術需要落地這樣的道理。
那么,什么樣的領域適合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呢?
從目前來看,物流運輸與出行服務,是目前最適合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領域。
在這兩大領域內,傳統的物流公司與出行服務公司的人力成本占去了絕大多數的運營成本,而自動駕駛技術成熟之后,自然可以將其中的人力成本剝離,從而實現利潤的大幅提升。
豐田在這兩大領域之中,選擇了門檻更高的出行服務領域進行投資。
事實上,豐田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開始在自動駕駛以及移動出行領域進行布局。
2015年,豐田就曾參加過對網約車公司Uber的投資,只不過當時的投資金額以及資金用途均為向外界公布。
2018年6月,豐田向東南亞移動出行巨頭投資10億美元,使其估值達到100億美元,坐穩了東南亞網約車第一的位置。
東南亞網約車公司Grab的車輛
據了解,這筆投資至今仍是移動出行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Grab稱,這筆投資將使得Grab有資本繼續擴大該公司的快餐外賣以及電子支付等O2O服務,除此之外,投資還使得豐田可以將用戶保險和可預測維護等整合到Grab服務中。
同時,這筆也為豐田在亞洲網約車市場投出了一塊敲門磚,這筆投資完成后,豐田向Grab派出了一位高管擔任董事,雙方共同探索東南亞新的移動出行方案。
在此之后僅僅兩個月,豐田再次出手,向Uber投資5億美元,今年4月,豐田又與DENSO、軟銀愿景基金一道向Uber投資10億美元。
豐田、DENSO、軟銀投資Uber
根據外媒報道,雙方將會在自動駕駛層面進行技術融合,Uber稱,他們將會把豐田的Guardian模式(L2級自動駕駛系統)與自身的自動駕駛技術進行整合,并且部署到網約車網絡之中。
而就在昨天,東京新聞社再次放出豐田投資網約車市場的消息,這次被投資的對象則是中國的滴滴出行。據外媒報道,本次的投資金額為5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6億元)。
這次的投資可以看作是豐田對于其出行領域合作關系的進一步鞏固,其實投資滴滴一事并不值得過多驚訝,早在2018年1月的CES展上,豐田就已經和滴滴成為開發合作伙伴,其合作關系主要圍繞豐田純電動無人小巴e-Palette展開。
這一次投資,豐田將目標瞄準了滴滴的汽車供應。據了解,豐田準備通過汽車租賃公司完成這筆投資,投資達成的協議包括滴滴需要購買豐田的汽車作為運營車輛,而豐田在中國的售后站點將會成為滴滴車輛的維修地點。
如果說豐田的TRI研究所完成的主要是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那么豐田出手投資網約車市場,就是為了完成汽車四化中的共享化這最后一環,讓其研究所中誕生的技術在規模化落地之時即可產生效益。
從這一邏輯上看,豐田在汽車四化上布局已經趨于完成。
第四代自動駕駛測試車落地 多個機器學習算法可同時運行
截止至今,豐田以TRI為前探的觸手,已經在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目前已經迭代到第四代的自動駕駛測試車。
雖然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不過這四代自動駕駛測試車其實都是豐田在2013年推出的第一代自動駕駛測試車的精神續作。這四款車型與前作用一個共同的特征,它們都是基于雷克薩斯LS打造而成。
這四款車型中的第一款于2017年3月3日推出,這一車型基于雷克薩斯LS 600hL打造,在自動駕駛系統上同時支持豐田TRI在自動駕駛研究上的兩種技術路徑——Chauffeur與Guardian。
豐田TRI第一款自動駕駛測試車
據了解,Chauffeur是豐田TRI開發的一種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模式,根據SAE標準,這一模式屬于L4/L5級自動駕駛系統的范疇;而Guardian則是豐田TRI為商業化落地開發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2017年底,豐田已經為其在美國的所有車型配置了這一系統。
在這一年的7月,豐田TRI與美國移動中心(ACM)達成合作,該研究院與豐田汽車北美公司共同向ACM投資500萬美元。作為這一項目的投資者,豐田TRI將與當地政府以及其他公司在密歇根州的東南部共同建造大型自動駕駛測試場地,所有擁有測試資質的公司均可以在這一場地測試智能網聯以及自動駕駛技術。
2017年9月27日,豐田TRI在第一款自動駕駛原型車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發布了第二款自動駕駛測試車Platform 2.1。這一車型采用了Luminar提供的激光雷達陣列,實現了車身周圍360°范圍的覆蓋式探測。并在前排的副駕駛位上另外配置了一套駕駛操作系統(比教練車還多了個方向盤),以便于研究人員隨時接管汽車,這一設計使得豐田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可以進行更具挑戰性的測試。
豐田TRI第二款自動駕駛測試車
值得一提的是,豐田TRI還為這一車型配置了駕駛教學專用的機器學習算法,車輛可以從駕駛經驗豐富的人類駕駛員處學習駕駛的操作,同時為新手駕駛員提供駕駛方面的指導,這一算法的發布意味著豐田TRI在機器學習以及車內人機交互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同年10月,豐田TRI與GoMentum Station簽署協議,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康科德的封閉場景進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同時,其公共道路測試也在TRI加州研究所附近的道路展開。
上一款自動駕駛測試車發布之后僅僅時隔3個月,2018年1月,豐田TRI再次推出新款自動駕駛測試車Platform 3.0,這一車型在上一款車型的基礎上增加了四個位置較低的短距離激光雷達,用于檢測位置較低以及接近地面的障礙物。與此同時,Platform 3.0還取消了一般自動駕駛汽車激光雷達支架的設計,將激光雷達傳感器融入到了車輛之中。
豐田TRI第三款自動駕駛測試車
此外,在今年1月的CES展會上,豐田TRI發布了其最新一代自動駕駛測試車TRI P4。這一車型基于第五代雷克薩斯LS旗艦轎車打造,得益于新款車型更加優秀的底盤與轉向控制技術,TRI P4在自動駕駛車輛控制顯得更為靈敏。
豐田TRI第四款自動駕駛測試車
對比上一代車型,TRI P4在車輛四周新增了四組攝像頭,進一步提升了對車輛周圍進行圖像識別的能力。
與此同時,P4對于采用了新的圖像處理芯片技術,擁有更強的圖像處理能力,適用于多傳感器融合的圖像處理方案。
在近距離探測上,P4除了配備有與Platform 3.0相同的4個低位激光雷達,還對車身周圍的毫米波雷達進行了改進,使得車輛對于近距離的和靜止的物體擁有了更強的感知能力。
據了解,P4擁有比Platform 3.0更強的計算能力,其系統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機器學習算法,這允許其對于傳感器所感知到的圖像更快地做出反應,從而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靈敏程度。
除此之外,車輛計算機運行所需的全部電力都來自車輛的混合動力系統,原先為車輛電子元件供電的12V電池,現在僅作為備用電池使用。這一調整,使得TRI P4的布線進一步簡化,降低了實現車輛自動化的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車型在外形上進一步隱藏了車身周圍的傳感器,汽車尾箱內的自動駕駛計算機的體積也進行了優化,使得后備箱內多處了一些儲物空間。可以看出,豐田的自動駕駛汽車正在向著美觀與實用的方向發展。
結語:汽車產業軍備競賽下半程 豐田已做好準備
現階段來看,整個汽車產業都處于收縮狀態,但這樣的收縮狀態從整個產業向下一階段過渡的視角上來看并不是壞事,汽車產業的每個環節都在為下一個時代的到來積蓄力量,并且這樣的力量正在逐漸釋放。
單看自動駕駛領域,雖然在2018年下半年經歷了資本冷淡期,但2019年的自動駕駛圈已有逐漸回暖的趨勢。自動駕駛創企Aurora、Nuro分別獲得數億美元融資,傳統車企豪強奔馳寶馬結盟自動駕駛,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宣布其無人出租車正式投入商用,出行公司Uber宣布與沃爾沃合作研發無人出租車。
出行圈今年以來更是大事不斷,奔馳寶馬冰釋前嫌成立移動出行合資公司,印度網約車公司Ola,國內滴滴紛紛獲得資本輸血,豐田、DENSO、軟銀愿景基金再向Uber投資10億。
這一切的跡象都指出,汽車的四化即將迎來全面落地階段,汽車產業的軍備競賽已經進入了下半程。
在這一節點,豐田汽車四化上的布局也趨于完成,可以認為,目前的豐田已經備足了糧草,只等下一場戰役開打。
-
豐田
+關注
關注
6文章
786瀏覽量
40977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2瀏覽量
166797
原文標題:豐田擬500億日元投滴滴! 自動駕駛軍備競賽開打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