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雖然Intel第七代Kaby Lake處理器下個月初才會跟全新的200系芯片組主板一起發布,然而網上已有流出,另外由于目前的100系列芯片組主板只要刷新到最新的BIOS(前提下是主板廠家有提供)就能支持第七代CPU,所以即使沒有新主板也能提前玩。Intel i7-7700K 正式版散片一枚,用了閃光燈之后拍出來的CPU上蓋直接過曝了,省了打碼的功夫。
i7-7700K(左)默頻4.2G,睿頻4.4G,單核睿頻4.5G,而i7-6700K(右)默頻4.0G,睿頻4.2G,7700K在頻率上占有優勢。外觀對比上一代的i7-6700K,頂蓋設計有變化,一眼就能辨別出來。
話說第七代Kaby Lake CPU跟第六代Skylake相比只是改良版,從針腳和背面的電容對比看來兩者差別不大。
PCB厚度完全一樣,還是那么薄,呵呵噠。
測試平臺簡介
簡單介紹過CPU的情況,下面交代一下這次的測試平臺。正如前面所說,100系主板可以兼容第七代CPU,加上200系的主板目前實在找不到,所以要嘗鮮只能用上一代的板子先玩玩。手上這塊微星Z170A GAMING M7正好有新BISO可以下載,所以順理成章地成為本次使用的主板。
目前不少廠商都已經發布了支持下一代CPU的新BIOS,不過按照樓主的經驗,BIOS發布后隨時都有被撤的可能性,當年幾大廠商支持Z170芯片組非K超頻的BIOS在發布后不久就全部下架了,樓主印象深刻啊。
微星Z170A GAMING M7定位中高端,主打超頻和游戲,由于Skylake構架CPU取消了FIVR全集成式電壓調節模塊,CPU超頻的供電責任需由主板承擔,因此主板供電設計對超頻性能有一定影響。Z170A GAMING M7供電部分比較堆料,13相數字供電設計,鈦金電感和黑化電容也用上了,看著很養眼。
供電散熱片用上了熱管。
內存最高支持64G DDR4,頻率最高可超頻至3600MHz。此外,微星從100系主板開始加入了DDR4 BOOST技術,內存插槽與CPU底座之間的涂裝區域據介紹說是內存與CPU之間專用的獨立內存傳輸線路,通過獨立傳輸線路避開其它組件的電磁干擾,提高穩定性。
三條PCI-E 3.0 X16插槽,支持雙卡SLI和三卡交火,前面兩條PCI-E 3.0 X16插槽帶有PCI-E插槽裝甲,可增加插槽對顯卡的支撐能力。另外的四條PCI-E 3.0 X1插槽末端采用開口設計,可以插入超過X1長度的設備。此外主板還提供了兩個支持2280、2260、2242三種規格的M.2接口,支持PCI-E 3.0 X4和SATA 6Gb/s兩種規格,可組RAID 0,而且支持NVMe PCI-E M.2轉接U.2接口轉接器。
主板左下角有偵錯LED燈,自檢時可診斷系統狀況,進入系統后會實時顯示CPU的溫度。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沒刷新BIOS之前就裝新U,機器是過不了自檢的,所以手上還得有塊舊U,不過微星這款主板只要將新BIOS放U盤然后按主板上的FLASHB鍵就可以盲刷BIOS, CPU和內存顯卡都不需要,只連電源線就OK。旁邊的“低速模式”開關打開后將降低CPU核心電壓,此功能有助于略過讀取Windows系統時的負載量,使得超頻更容易成功。
主板自帶Power和Reset開關,適合裸機折騰。
后置I/O接口加入金屬屏蔽罩設計,比較有意思的是CMOS清除按鈕,超頻失敗可以直接重置,比跳線方便,而且可以免開機箱,此外,提供USB 3.1 Gen2 Type-A和USB 3.1 Gen2 Type-C接口提供2倍于USB 3.1 Gen1的傳輸速度。
內存使用金士頓HyperX FURY 32G DDR4 2400套裝,由兩條16G單條內存組成,黑色PCB+黑色散熱片,馬甲比較矮,與大型風冷散熱器的兼容性還算OK。HyperX FURY內存屬于自動超頻系列,默認頻率是2400Hz直接就跑這個頻率,不用開XMP。
散熱片使用非對稱設計,廣告上介紹說散熱片上的缺口可以提高機箱內的空氣流動性,有點玄學的感覺。
如果只插兩條內存,需要優先插在DIMM2和DIMM4上面。
測試顯卡是XFX RX 480 4G 深紅版,跟XFX的 RX 480 4G黑狼進化版相比也就風扇換成了帶燈的版本,其它地方包括頻率等等都是完全一樣的。
側面XFX LOGO帶燈,三根8mm熱管,單8pin供電設計。
全金屬背板,顯卡整流罩略長于顯卡PCB和背板。
DP*3+HDMI+DVI輸出,比公版RX 480多了一個DVI。
與黑狼進化版同樣是免工具拆裝風扇設計,方便清潔散熱片,風扇使用接觸式彈片代替傳統的電源線插頭,拆裝都簡單。原配風扇是紅光的,另外還有藍光和白光的風扇可選,可以根據裝機風格去配色。
7700K加上RX 480這個平臺用650W電源已經綽綽有余,XFX XTR 650全模組電源使用LLC+同步整流+DC-DC方案,總功率650W,+12V單路輸出設計,功率648W,通過80PLUS金牌認證。
模組線接口一側有低負載風扇停轉開關,這個配置如果只是上上網的話風扇根本不會轉。
13.5cm FDB軸承風扇,還算比較靜音。
電源自帶的模組線是黑色的扁平線,比較硬,一般用用問題不大,但要走線好看的話還是鍍銀線比較理想,而XFX自己搞了一套ELEMENT Ti純銅鍍銀模組線,可以兼容自家的電源,也可以兼容海韻的電源。
+12V使用16AWG線材,相比常見的18AWG線材要粗點,耐電流量和承受功率更高,當然成本也更高。
電源線還附送了手拿包和扎帶。
這次計劃測試7700K與6700K的溫度對比,散熱器用的是酷冷MasterLiquid Pro 240(冰神2)一體水冷散熱器。
由于使用了雙腔體設計,精密組件置于冷水層,單向流通,沒有熱水的影響,所以外觀跟以前的一體水冷頭有點不同,個頭比較高。
純銅底座,銑底工藝處理。
方形冷排設計增加了散熱片和熱水通道的接觸面,外觀感覺上也比以前的好看。
標配的風扇是MasterFan Pro 120 AB,風扇上有三檔可調,其中P檔轉速約500-2500RPM、Q檔轉速約500-2000RPM、S檔轉速約500-1500RPM。
螺絲零件有專門的收納盒,雖然盒子的質地不咋樣,但總比塑料袋強點。
介紹完測試平臺就裝好開工了,裸機開放式環境,室溫20℃,顯示器是DELL U2311H,分辨率1920*1080。
開機一次點亮,但因為換了新U需要進去BIOS重置一下,這些就不在話下了。
測試一:7700K默頻
驗明正身,CPU后面不帶ES字樣,正式版無疑。
默頻下先跑一次CPU-Z自帶的Benchmark,對比參考6700K,多線程性能提升11%,這與頻率的提升成正比。
國際象棋測試。
Super PI 1M跑三次,取最好成績,下面的測試也一樣。
CINEBENCH R15分別測試了OpenGL性能和CPU性能。這些測試在下面都會加入超頻后的成績以及與6700K作為對比。
MasterLiquid Pro 240一體水,泵的轉速約6600RPM,風扇轉速在BIOS中控制在約1000RPM這個幾乎沒有聲音的轉速,7700K空載,核心溫度約25℃。
單跑FPU十分鐘,核心溫度穩定在70℃左右,風扇轉速人為鎖定在1000RPM,泵和風扇都安靜。
下面跑顯卡,XFX RX 480 4G 深紅版默認核心頻率1338MHz,頻率高于公版的1266MHz,顯存等效7000MHz。AMD顯卡驅動是最新的深紅16.12.1
3DMark詳細跑分見下圖。警告的地方是“不認處理器”,這個無需理會,不影響本次測試的有效性。
VRMark是新上線的VR測試程序,跑分7052分,評級為非常好。
手上只有《古墓麗影:崛起》這一款自帶Benchmark的游戲,所以就簡單測一下了,設置1080P分辨率,開DX12,關閉抗鋸齒,預設高畫質。
三個場景整體平均幀數約93幀,后面會加入和6700K作對比。
內存方面,兩條16G組成32G雙通道,內存默認頻率2400MHz,時序15-15-15-35,無需設置XMP即運行在這個頻率下。
內存帶寬和緩存速度測試,后面會加入CPU超頻后的成績對比。
測試二:7700K超頻5G
參考了外媒的評測,據說7700K普遍體質都不錯,加上對這款主板的超頻性能比較有信心,所以這次超頻直接就從5G起步。微星Z170A GAMING M7使用第五代圖形化BIOS,可以使用鼠標操作,從BIOS里面可以看到CPU的默認電壓約1.192V,這里直接將電壓調至1.3V。
保存退出之前BIOS會列出本次修改的地方,確認無誤保存重啟電腦就馬上生效。
1.3V超頻5G成功點亮,跑CPU-Z自帶的Benchmark測試比默頻有較大提升。
國際象棋跑分,超頻后相比默頻,單線程和8線程分別提高了15.5%和13%。
Super PI 1M測試,超頻后只要7.35秒。
CINEBENCH R15 CPU測試,比默頻提高了12%
1.3V跑5G前面的測試都通過了,然而單拷FPU的時候出現了藍屏,最后逐步提升電壓到1.35V算是穩下來,這里將風扇的轉速也提升到約1500RPM,但拷機的核心溫度依然接近85℃,由此可見超頻后的7700K依然需要給力的散熱。
超頻到5G后的7700K再跑3DMark和VRMark,總體分數提升并不多,當然物理得分是有提升的。
超頻后的內存讀寫速度變化不大,但緩存讀寫速度特別是L1和L2有比較可觀的提升。
測試三:7700K PK 6700K
最后的重頭戲送上7700K PK 6700K,兩代王者的巔峰對決。6700K默頻的CPU-Z跑分與預設的參考數值接近。
國際象棋跑分,默頻下的7700K在單線程和8線程下分別領先6700K 7%和9.3%,與頻率提升的幅度基本吻合。
而Super PI 1M測試,7700K快了將近1秒。
CINEBENCH R15 CPU測試,7700K比6700K快9.9%
再對比溫度,這次6700K上演了逆轉,同樣的風扇轉速,6700K空載核心溫度只有20℃左右,比7700K略低2-3℃。
滿載的溫度差距進一步拉開,6700K比7700K低了約10℃
最后是《古墓麗影:崛起》測試對比,兩者成績伯仲之間,由此看來這款游戲對CPU性能并不敏感。
裝機環節
經過上面的測試,7700K的大體水平基本已經清楚,而電腦最終還是以用為本,所以裝機才是最終的歸宿,機箱是普力魔P66E,外鋁內鋼,左右兩側板使用鋼化玻璃,電源位置使用隱藏式設計。
前面板完全密封但可以拿下,氣流由機箱左右兩側進入內部,前面最多可以安裝兩個140mm風扇。
機箱背面有專門的藏線槽,多余的線材收納起來,背部走線就清爽多了。
后部可以安裝120風扇或冷排。
最終形態。
機箱頂部預裝了10色變換LED燈,顏色與前面板指示燈、電源罩LOGO燈聯動,可以用頂部的開關控制,按一下就換一種顏色,長按5秒關燈。
總結
總結部分首先要說明的是,溫度對比測試以及超頻測試涉及到CPU體質的問題,另外由于Skylake構架CPU(Kaby Lake也一樣)取消了FIVR全集成式電壓調節模塊,因此主板的供電設計對CPU的超頻性能會有較大影響,而微星Z170A GAMING M7主板較為堆料的供電用料設計在超頻方面會有一定加成,所以必須說明的就是這次的測試結果僅對手上的測試品負責,數據僅供參考。
從測試結果看來,如果排除頻率上的差別,7700K對比6700K在性能方面的提升的確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是微不足道,而且更高的默頻也有可能是導致了7700K溫度高于6700K的原因。不過就超頻性能而言,7700K可以用較低的電壓輕松超到5G這個還是有點意思的,但如果日常用不折騰的話,7700K并沒有什么壓倒性的優勢。
目前由于7700K的最終售價還沒公布,所以現在談論是否值得買的話還言之過早,不過從目前能掌握到的200系列主板的信息而言,Intel又一次擠牙膏是幾乎可以肯定了,但如果新一代產品價格與上一代差別不大的話,買新不買舊的原則依然是能說得過去,而現在的話,坐等新品正式發布即可,也許低端的奔騰或者i3系列會帶來一點驚喜。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396瀏覽量
230701 -
intel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483瀏覽量
1862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