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達30億美金,要做謙卑的產業賦能者。
36氪獲悉,AI芯片公司地平線宣布獲得近6億美元B輪融資,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本輪融資后,地平線估值達30億美金。
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與戰略合作伙伴包括:中國泛??毓杉瘓F旗下泛海投資、民銀資本、中信里昂旗下CSOBOR基金和海松資本等。同時,本輪融資還獲得了包括晨興資本、高瓴資本、云暉資本和線性資本等現有股東加持。
這也是繼2017年下半年獲得由Intel領投的超過1億美金的A+輪融資之后,成立僅三年多的地平線再次獲得重量級投資。至此,全球三大半導體企業中有兩家(Intel、SK Hynix)成為了地平線戰略股東。
地平線于2018年開始產品落地,全年營收數億元,在外界關注的AI芯片公司如何商業化的問題上,地平線似乎也交上了第一份不錯的答卷。
近日,36氪專訪了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聊了下地平線最新的進展和2019年規劃,地平線的商業定位,規模商業化策略,落地場景的選擇邏輯,以及行業格局,AI芯片公司如何突圍等核心問題。
落地首年:芯片出貨量達數十萬,營收達數億元
地平線自2015年成立起,即瞄準于做邊緣人工智能芯片和計算平臺,場景聚焦于智能駕駛和AIoT邊緣計算(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成立前三年主要是技術積累和產品研發階段,從2018年起,開始產品化落地,2019年將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階段。
2017年12月,地平線大規模流片并發布了首批人工智能處理器——專注于自動駕駛的地平線“征程”系列處理器,與專注于AIoT邊緣計算的地平線“旭日”系列處理器。
2018年,地平線將其技術先發優勢進一步落地為產品,依托軟硬結合人工智能處理器技術,相繼發布了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地平線XForce邊緣AI計算平臺。
地平線的產品落地情況如何呢?
余凱告訴36氪,2018年是地平線產品落地首年,AI芯片產品的出貨達到幾十萬量級,全年營收達數億元。
在智能駕駛領域,地平線與全球四大汽車市場頂級Tier1s和OEMs均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系,生態合作伙伴包括奧迪、博世、長安、比亞迪、上汽、廣汽等。地平線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已向世界一線Robotaxi廠商大規模供貨。
在AIoT邊緣計算領域,地平線旭日系列處理器已合作20多家領先的設備供應商。依托內置地平線旭日處理器的智能攝像頭產品,其AIoT解決方案已助力多個國家級開發區智慧安防、智慧交通建設,多個智慧社區、智慧樓宇項目,并助力SK電訊、百麗國際、永輝超市、龍湖地產等零售領域合作伙伴實現智能化升級。而不久之前,搭載地平線終端完整語音方案的小米AIoT領域重要產品——小愛觸屏音箱正式發布,則標志著地平線智能語音技術在國內市場實現重量級合作落地。
談及2019年地平線在產品和商業化上的預期進展,余凱表示,地平線在車規級人工智能處理器產品上,將有突破性進展,同時,第二代AI芯片產品將全面量產出貨。預計芯片整體出貨可達百萬量級,整體營收會有數倍增長。
地平線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商業定位:做謙卑的產業賦能者,不做設備商,不做集成商
地平線將2019年定義為地平線規模商業化的元年,要如何實現?商業定位是?
“地平線的定位是做謙卑的產業賦能者角色,不做設備商,不做集成商”余凱反復向36氪強調這一商業定位。
所謂產業賦能者,即地平線不做Tier1,不直接發展終端應用客戶,而是基于自身的AI芯片產品和平臺,發展行業生態伙伴,為Tier1廠商提供“算法+芯片+云”的完整解決方案,同時提供豐富的工具鏈開發工具、參考設計、模型和交鑰匙方案,幫助Tier1廠商更好的服務客戶。
以2018年推出的XForce邊緣AI計算平臺為例,地平線會與行業頭部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設備供應商合作,基于XForce在人臉、人頭、人體監測和多人的人體骨骼點定位與單利分割上的算法能力,客戶可以進行上層應用的定制化開發,應用于商場、交通、安防等多種場景中。
談及這一商業定位的背后邏輯,余凱告訴36氪,一方面是維護合作伙伴的利益,有些技術型初創公司做成了集成商,可能會和客戶變成了競爭關系。另一方面是看重AI芯片在更長遠的周期,作為基礎設施的優質商業模型,包括較高的利潤和可標準化規模推廣的特點等。
明確了商業定位,具體到落地層面,地平線是否會有階段性重點和特別的策略呢?
余凱向36氪表示,智能駕駛和AIOT作為地平線的兩大落地方向,特點不同。
智能駕駛是一個成長慢,但規模巨大的市場,在前裝量產上會有較長的導入期。預計2020年、2021年,國內輔助駕駛汽車將開始逐步規?;慨a,屆時市場將會有顯著的增長。而難度更大的自動駕駛領域,則將主要先在發展較快的海外市場落地。
AIOT邊緣計算方面,以智能攝像頭為硬件載體的解決方案,已經在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等場景大量落地,可以更快的規?;鲩L,在地平線的前期收入來源中也會貢獻更大比重。
除了大力拓展行業生態合作伙伴,通過引入產業資本的方式,也成為地平線推進規模商業化的一個重要策略。
地平線本輪融資的一大特點是,產業資本成為主導。
世界500強企業SK集團,在半導體、5G網絡、自動駕駛和智能城市等領域有著領先的產業布局,這對地平線AI芯片的研發、產品應用落地以及產業鏈上下游合作都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此前,地平線已公布同SK在智慧零售、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
而數家國內頭部汽車集團給予地平線上億美元的大規模投資,則將為地平線在自動駕駛領域帶來豐富的行業資源,推動地平線自動駕駛處理器的研發和應用落地。
地平線XForce邊緣AI計算平臺
獨特點:軟硬結合的產品研發策略,邊緣計算的場景選擇邏輯
相比于單純做AI芯片硬件的公司,和單純做AI軟件算法及應用的公司,地平線的獨特性在于,一直堅持軟硬結合的產品和研發策略。
軟件到一定階段會遇到提升瓶頸,最終要靠硬件來解決,因為硬件計算能力會限制軟件能力的發揮。“AI芯片,要從軟件中來,到軟件中去”余凱向36氪表示。
所謂“從軟件中來”,是要根據AI軟件算法的特點,去設計硬件架構。而“到軟件中去”,是指硬件最終是要為軟件服務的,同時,也需要軟件去支持客戶開發應用,“如果只做硬件不做軟件,那給客戶交付的就是一塊石頭”余凱表示。
因此,地平線通過軟硬深度優化、協同設計,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統級性能,向行業提供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除了產品研發策略,選擇什么場景落地也是一大重要的AI芯片企業商業命題。
地平線的選擇是在終端邊緣計算領域,將智能駕駛、智慧城市、智慧零售作為核心落地場景。這里面有兩個問題,第一是為什么選擇終端邊緣計算領域?第二是在終端領域,為何選擇智能駕駛、智慧城市、智慧零售這三個落地場景?
首先第一個問題,目前AI芯片的大應用方向分為云端和終端兩類,余凱告訴36氪,地平線選擇終端大方向,主要基于兩方面考慮。第一,AI芯片云端市場已經有英偉達這種頭部玩家,當然不排除后續有其他AI芯片公司突破的可能,但是會非常艱難。第二,隨著物聯網、智能化的快速發展,未來智能終端的數量將會快速增長,大量的計算需求將會在終端爆發。同時,目前在終端領域還沒有形成頭部玩家,行業格局未定,有創業公司的機會。
而對于第二個問題,地平線認為,未來計算一定是發生在數據爆發的場景里面,而現在數據大量產生和爆發的地方就是在城市。這個場景中包含了駕駛和交通、城市安防、家居社區等等,在這些場景中,難度最大、要求最高的是自動駕駛,就如同是人工智能產業的珠穆朗瑪,而在攀登珠峰的過程中,一路都會有收獲,包括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智能制造等等邊緣計算應用場景。
所以,地平線在終端的落地場景目前整體來看是兩個大的方向,一個方向是自動駕駛,一個是AIoT(包含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當然,地平線也在持續探索更多的落地場景,包括工業制造、物流、智能語音等,而未來是否切入,主要看相應應用是否處于爆發期拐點。
行業突圍:技術、性價比、軟件支撐、資本,是四大關鍵點
AI芯片產業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快速崛起,大量實力玩家已涌入該領域。
國外包括英偉達、英特爾、賽思靈等老牌芯片巨頭,谷歌、高通、蘋果等頭部科技公司,國內有華為、阿里、百度等科技巨頭進行自研或投資收購、整合等。例如阿里收購了中天微,與阿里達摩院的芯片研發團隊共同成立了“平頭哥”公司,百度自研DuerOS智慧芯片、XPU等。
再看國內AI芯片創業公司,主要代表包括地平線、寒武紀、深鑒科技等,其中寒武紀主要做云端AI芯片和手機AI芯片,于18年6月完成數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25億美元。深鑒科技已于18年7月被FPGA巨頭賽靈思以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總的來看,當前的行業格局是,云端AI芯片市場英偉達一家獨大,終端AI芯片終端市場場景多樣,多玩家并存,尚未出現絕對的頭部公司。
對于AI芯片終端市場的行業未來格局,余凱認為,最后一定是少數行業領導者才能生存下來。AI芯片的研發周期長、投入大,壁壘極高。單款芯片至少需要數千萬美元投入,研發周期至少3年,車規級甚至要到7年。
那終端AI芯片公司比拼的關鍵點有哪些呢?余凱認為主要有四塊:
核心產品和技術能力。終端邊緣計算,對功耗、冷卻、散熱、計算實時性等性能都有很高要求。
產品性價比。終端產品往往自身價格并不高,需要較低成本的芯片解決方案。
軟件支撐能力。能夠讓行業客戶快速、低成本、便捷的把AI芯片應用起來,降低使用門檻。
資本力量。AI芯片研發周期長、投入大,需要經歷較長周期的無收入、低收入階段,需要大量資本支持。
在資本市場普遍遇冷、AI芯片應用市場尚未打開的背景環境下,地平線依然能獲得大筆融資,我們試著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地平線成立3年,已成功流片和量產第一代AI芯片,并發布了第二代AI芯片架構,證明了其堅實的AI芯片技術、產品研發能力。
第二,從技術產品到商業化落地是一道深深的鴻溝,地平線基于軟硬結合的產品策略,以及將自身定位于“產業賦能者”的商業模式,在18年獲得數億元營收,初步印證了其商業化能力。
第三,地平線持續獲得明星資本的支持和背書。2015年10月,獲晨興資本、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金沙江創投、線性資本、創新工場和真格基金投資;2016年4月,獲得 Yuri Milner(DST CEO,曾投資facebook、阿里巴巴、滴滴等) 重量投資;2016年7月,獲來自雙湖投資、青云創投和祥峰投資的重量級投資并獲得其它投資機構的追加投資;2017年12月,獲得英特爾投資領投、嘉實基金聯合投資的超1億美金的 A+ 輪投資。
第四,AI芯片作為下一代基礎設施型芯片,有望跑出新的芯片巨頭玩家,潛力巨大同時壁壘極高,但市面上的創業公司優質投資標的極其稀缺,國內基本只有地平線和寒武紀。
放眼未來,地平線在目前30億美元估值下,是否能繼續突出重圍,證明自身的高估值,我們可以期待2019年末以及更長時間周期,地平線交出的成績單。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74瀏覽量
48848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902瀏覽量
35149 -
地平線
+關注
關注
0文章
350瀏覽量
14990
原文標題:專訪|地平線獲6億美元B輪融資,為何得到半導體巨頭SK和一線汽車集團注資?
文章出處:【微信號:horizonrobotics,微信公眾號:地平線HorizonRobotic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