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從2017年憑借印度市場走出低谷后,業績穩定上升,接連發布旗艦新品。更是在其“事業巔峰”之際選擇赴港上市,股價一度上漲至接近22港元。然而,隨著全球手機市場環境進入深度整合時期,小米也擺脫制造企業的標簽。
1月8日,摩根大通發布報告表示,調低對小米集團投資評級,由原來“增持” 降至“中性”,將對其今年底目標價由原來18港元降至10.5港元,加之對上市解禁期滿的擔憂,小米以11.1港元收盤價錄得上市以來新低。相比前一個交易日大跌7.5%,相比發行價下滑了35%。目前,小米市值僅剩下約358億美元(2810.11億港元)。
之所以造成與“雷布斯”預期相反的局面,除了全球產業/經濟市場萎靡外,究其原因,小米的“互聯網故事”終究還有沒有人去聆聽?雷軍的眼中“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物聯網)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但,小米到底是不是互聯網公司呢?
小米互聯網服務依賴硬件銷售
從近三年的營收結構來看,雖然雷軍正在努力改變,但小米都還稱不上是一家 “互聯網公司”。而雷軍喊出的口號,更象是在資本市場亮起的一面紅旗,里子依舊是一家硬件公司。
小米營收主要來自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和互聯網服務三大領域。2015年-2017年3年期間,智能手機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0.4%,71.3%和70.3%,到了2018年3季度,這個比重下降到了68.8%。
生活消費產品和互聯網服務占營收的份額有所增長。互聯網服務方面,總收入于2018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85.5%至人民幣47億元,占Q3總營收的9.24%,分別來自MIUI內置廣告與互聯網增值服務。其中,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09.8%至人民幣32億元,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是游戲與互聯網金融等)的收入同比增長49.7%至人民幣15億元。
雖然相比純粹的硬件公司,小米已經形成“高性價比手機銷售——獲取用戶規模——建立品牌基礎——捆綁互聯網服務和新零售”的商業模式,但歸根結底,硬件依舊是小米的導流入口,而其互聯網服務僅建立于小米手機用戶的基礎上。因此,小米先后與美圖合作、紅米品牌獨立運營,意圖開辟智能手機新增長點與增加手機用戶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
圍繞物聯網構建硬件生態鏈
硬件為起步的小米又該如何成為互聯網公司呢?雷軍選擇的突破口是“產業互聯網”——未來10年,小米最核心的戰略就是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
2018年小米AIoT全面開放升級,將在Zigbee接入、云云AIoT互聯、海外服務開放、行業解決方案、藍牙MESH等領域進行全面開放,加之,與宜家等家居品牌達成合作、入股TCL發力電視硬件,無疑彰顯著小米欲借助物聯網擴展硬件邊界、構建硬件生態鏈的動作明顯。
目前看來小米要占領物聯網的第一站,仍然是客廳。不得不承認的是,在AIoT這條賽道上,以小的單品、爆品出發迅速占領市場,小米不斷推著自己往前走。與其它的行業玩家相比,小米生態鏈的特色優勢是生態鏈企業的產品都能夠互聯互通,這實際上為小米的物聯網之夢建起了一套自己的規則體系。
根據小米公開的數據除去手機、平板以及筆記本電腦,小米IoT消費級物聯網連接設備在2018年上半年已經超達到了1.32億臺,占全球市場1.7%。作為小米生態平臺的語音交互平臺,小愛同學的累積激活設備數已經達到了近1億,累積喚醒次數已經超過了80億次。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4瀏覽量
103639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2瀏覽量
144635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229瀏覽量
197319
原文標題:【智慧城市】小米上市后股價創新低 能借IoT喚醒“互聯網”之魂?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