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國內目前農業物聯網的發展,農業物聯網因需求而生,但又并非是農民自愿解決需求而發展的,所以農業物聯網企業運營還只是case by case,整個農業物聯網應用處在試點階段。因此,農業物聯網的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
當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耕地總面積不斷減少、優質耕地比例極低、過度使用農藥化肥造成的耕地質量下降和農產品質量下降、自然災害頻發等問題是制約我國農業生產質量和產量的主要問題。2017年,我國糧食累計進口量13062萬噸,其中大豆累計進口9553萬噸,稻米累計進口403萬噸,小麥累計進口442萬噸,稻米大豆進口量全球第一。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生產政策歷來被作為一號政策文件提出,針對我國上述農業中的問題,提高農產品產量、質量和生產效率,智慧農業相關概念多次在政府規劃中被提出。
一般意義上講,智慧農業是指對農業生產和流通全過程的信息感知、精準管理和智能控制的一種全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可實現農業可視化診斷、遠程控制、災害預警以及流通過程追溯等功能。智慧農業是發展目標,而農業物聯網是智慧農業的實現途徑。
新微芑宣聯動物聯網研究院經過多年的物聯網產業沉淀和對近百家農業物聯網企業走訪調研的研究表明,未來農業物聯網企業將以設備商、方案商和運營商的組織形式存在。從企業發展上來看,當前處于農業物聯網發展的早期,農業物聯網平臺企業以解決方案為主,尚未形成真正的平臺型企業。從規模上來看,2017年,中國農業物聯網企業利潤過千萬的僅一家,利潤過百萬的僅10家左右,一半以上的企業規模低于50人,85%的企業參與政府主導的農業項目或者接受政府農業補貼。
聯動物聯網研究院調查發現,針對當前養殖業中抗生素使用過多、畜禽產品藥物殘留嚴重、產品質量較差的問題而民眾生活中對肉蛋乳的要求日益提高的需求,大型上市養殖企業開始通過環境控制系統、飼料飼喂系統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統等方式進行精細化養殖。由于養殖業的生產資料及產生結果(肉、蛋、乳等)的特殊性,為降低生產資料的死亡率以及提升其生產率和質量,大型養殖企業有能力也更愿意引入新技術和新理念對生產過程進行升級管理。調查結果顯示,農業物聯網當前在養殖業的發展以解決方案為主,無論是傳統大型養殖企業的智能化升級改造還是網易這類互聯網巨頭的入局;但需要注意的是,阿里云與四川特區集團、德康集團的合作,對ET大腦進行訓練;京東通過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機構合作,開發的”AI+IOT+SaaS”解決方案都已經初步具備了農業物聯網平臺的基礎,且有可能成為早期的農業物聯網運營商。
不同于養殖業,農業物聯網在種植業的發展相對緩慢。根據聯動物聯網研究院研究顯示,由于種植業回報率低且農業生產服務價格逐年攀升,農業物聯網企業普遍面臨著人才短缺、設備和軟件服務成本過高、缺乏資金等問題。而我國當前的土地政策造成農耕土地相對分散,造成單位面積的智能化布局成本偏高,進一步限制了我國農業物聯網的發展。當前農業物聯網企業以提供解決方案為主,且規模整體偏小,缺少物聯網發展的抓手型的平臺型公司。從這個角度看,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尤其是在種植業的發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發展。
農業物聯網的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發展農業物聯網,政府和企業或許需要從完善基礎設施、加大人才培養以及加大政策資金扶持三個方面共同努力。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882瀏覽量
375729 -
智慧農業
+關注
關注
4文章
789瀏覽量
19886
原文標題:中國農業物聯網產業現狀:農業解決方案為主導,應用整體處在試點階段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channel,微信公眾號:聯動原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