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寬帶發展看中國,中國寬帶發展看上?!?。繼全球“IPTV第一城”、“光網第一城”、“百兆第一城”等一系列里程碑之后,上海再次以“千兆第一城”之姿領跑全世界。
最近,一條條“千兆之城聯名罐”的消息和照片刷爆了朋友圈。作為限量1000罐的定制佳品,聯名罐罐體上不僅濃縮有上海中心、環球中心、金茂、東方明珠、世博園等標志性建筑,還印制有由熱心網友推薦的1000條具有上海記憶和特色的街道名稱,令每一罐都獨一無二。這些聯名罐的推出,正是為紀念上?!扒д字恰钡恼Q生。
2016年10月21日,上海電信宣布以覆蓋全市為目標,啟動千兆寬帶網絡的規模建設。如今,這個目標已基本完成,上海電信千兆寬帶接入了滬上近2萬個小區、覆蓋1000萬戶家庭,實現端到端的“萬兆到樓、千兆到戶”,為寬帶產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上海成為全球“千兆第一城”
隨時隨地地聯網,如今已經如水、食物、空氣一樣成為馬斯洛需求中最基礎的那一層(生理);統計顯示,有90%以上的數據流量發生在室內,“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十米”的暢通程度將直接影響到每一個老百姓的業務感知與體驗。
從更宏觀角度出發,寬帶發展水平已經與社會經濟發展、城市競爭力緊密關聯在一起,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寬帶帶寬每翻一倍可帶動GDP增長0.3%,寬帶普及率每提升10%可帶動GDP增長1.38%——國家已出臺了“網絡強國”、“互聯網+”、“信息化發展綱要”、“信息消費升級”等重大戰略和政策措施來驅動寬帶產業及信息化加快向前推進。
上海是全國代表城市以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電信以對稱10G FTTH實現全市千兆覆蓋顯然極具表率意義,亦有助于上海本地的“四個中心”建設、科創中心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
千兆寬帶有多快?以下載一個8G的電影文件為例,頗具時代性的4M寬帶至少需要5個小時、百兆寬帶大約需要7分鐘、千兆寬帶最快則只需1分15秒——如果將百兆寬帶比作雙車道,千兆寬帶就相當于二十車道。更重要的是,千兆寬帶將進一步激發業務創新、孵化出更多新的商業場景與商業模式,比如8K超高品質視頻、VR沉浸式體驗以及個人云的高速上傳下載,從而支撐社會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
實際上,千兆寬帶并非一件新鮮事,全球有不少運營商已經開始升級其FTTH網絡以支持千兆接入,同樣以對稱10G FTTH提供千兆服務的運營商亦有10余家。但大都商用程度不高、停留在小范圍試點階段,真正形成全面覆蓋的唯有上海一地和上海電信一家。Ovum的研究報告顯示,從部署的局端10G設備和全市覆蓋范圍來看,上海電信實現了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運營商10G FTTH升級,具有其獨一無二性。
報告還指出,上海電信10G FTTH將實現網絡切片功能,從而支持同一張接入網上不同類型的客戶或應用需求。例如,企業客戶與上海電信簽訂服務水平協議來保證服務質量、帶寬等網絡性能要求;同時,上海電信可以支持數以百萬計的住宅用戶的帶寬需求,確保在晚間高峰時段視頻點播應用程序的最低緩沖時延。通過一張接入網絡,上海電信可以滿足企業客戶、居民用戶和智慧城市應用不斷變化和增長的需求。
“千兆第一城”如何兩年煉成?
從2016年10月下旬提出打造“千兆第一城”到將之落地實現,上海電信僅僅花了兩年多時間。相較于烜赫一時的Googlefiber的生死未卜、日韓領先運營商的動作緩慢,上海電信之所以能夠在如此短時間內完成千兆寬帶的規模部署并開始商業開通,離不開其長期以來的創新探索與積累,以及跨專業、跨部門、跨前后端、跨產業鏈的協同。
自1948年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定義了通信信道的最大理論容量以來,不斷逼近“香農極限”就成為整個通信行業的主旋律。正如移動通信經歷了2G、3G、4G時代即將邁向5G那樣,在有線接入領域亦有著從窄帶到寬帶、從DSL到FTTH、從1G PON到10G PON的演進。但技術的更迭自有其風險、從現網到新網絡往往要替換大量存量設備,更何況在演進過程中還要保證服務的不間斷。
上海電信副總工程師張軍告訴C114,上海電信早在2012年就啟動了10G-EPON的相關研究及試驗,在網絡架構、網絡技術和示范應用等領域均實現了重大突破,令網絡的平滑演進成為可能。具體而言,此次千兆升級只需在局端(OLT)更換板卡、對PON口進行升級,無需對無源部分(ODN)進行改造,用戶端(ONT)可按需升級,表現出“互通性、共存性、對稱性、示范性”的特征。
他展開道,互通性意為不同廠商的局端設備和用戶端設備可兼容;共存性即是10G OLT與1G ONU/10G ONU可在一個PON口下共存;對稱性指的是上下行速率相同,特別適合社交媒體、云服務等業務的應用;示范性則強調升級是在老小區現網上進行而非新建,用戶沒有服務中斷的感知,具有可推廣、可復制的價值。
同時,千兆升級牽一發而動全身,在實施過程中同樣面臨著不少挑戰,諸如與接入網升級相對應的城域網改造、機房的改造、后臺數據的改動、無感知的割接等。得益于公司各個部門的齊心協力、專業團隊成年累月的日夜奮戰和端到端PPPoE+系統等各種新技術的應用,使得上海電信順利完成了全市千兆覆蓋,進度甚至有所提前。
談及上海電信千兆升級對行業的借鑒價值,張軍歸納了七大創新。首先,在IP城域網中采用MSE實現業務分流的單邊緣業務接入方式,以推動城域網絡扁平化,可降低建設、擴容和運營成本,同時設備部署打破行政區域;其次,提出OLT三合一改造方案,以10G-EPON建設為契機,將現網的OLT以三合一改造方案進行整合,可將OLT數量減少到1/3,達到節能減排和提高OLT升級的效率;第三,全面應用萬兆交換機匯聚,結合接入網OLT的建設部署規模和區域寬帶用戶數量,提出萬兆匯聚交換機部署和規劃原則,滿足區域內的10G-EPON OLT上連需求;第四,進一步優化了現有的VLAN規劃方案,兼顧了行業信息化、LSN等新興業務的發展,以及將來可能的共建共享的需求,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適應未來寬帶業務的發展;第五,對業務端到端的QoS進行了統一的規劃和部署,統一了IP城域網三層及接入網二層的QoS配置規劃,這在中國電信屬于重大創新,且具備推廣意義;第六,引入大容量、智能化OLT平臺,能夠兼容下一代PON及虛擬OLT、SDN/NFV等的應用和演進;最后,為降低全網設備割接對用戶的影響,采用了用戶PPPOE+撥號時增加OLT攜帶信息的方法,可消除目前BRAS割接時必須的解綁定和加綁定操作,簡化工作流程。
上海電信持續領跑全球寬帶建設
首個“千兆之城”誕生在上海并非偶然,上海電信作為中國電信省級運營單位中的排頭兵,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寬帶建設中始終扮演著先行者的角色。
2009年,在全球寬帶尚存光纖、銅線路線之爭時,上海電信便率先啟動了“城市光網”行動計劃,全面實施光纖化網絡改造;此后更連番開展寬帶大提速。截至目前,其FTTH用戶規模累計已超530萬戶,市場份額接近50%;從寬帶聯盟公布的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可以看到,上海的固定寬帶網速始終高居榜首。
在張軍看來,業務需求與網絡之間就像是一對彼此促進的孿生兄弟,但網絡建設有其周期性,必須先行于業務需求;業務創新也不能基于空想,“路”修好了自然會有各界匯聚眾智創造出新的業務。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路,上海電信在網絡領域一直勇于創新、敢于投資,不僅踩準時代脈絡滿足了自身業務發展的需求,更成為技術上的一面旗幟引得海外領先運營商紛紛前來取經。
他指出,創新不僅要解決技術問題,還要幫助企業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前瞻性的規劃很重要。比如一些地方的ODN網絡剛部署就出現問題,而上海電信的ODN網絡至少20年不用換,因為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建設規范,留足了維護余量;而此次百萬級在網用戶割接的順利完成,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2017年專門編寫了IT系統和現場施工操作規范,從而提升了割接的穩定性,將由此引起的故障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內。
作為網絡創新成果的一個縮影,上海電信在FTTH方面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牽頭完成15項國際國內標準及3項地方標準,擁有發明專利28項,發表專著1本、論文46篇。今年3月28日,上海電信“基于對稱10G-EPON的FTTH千兆寬帶城市技術創新與規模部署”在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頒2017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面向未來,千兆并非終點。據透露,上海電信的技術部門已經投入了50G PON的研究,以開啟一個更為波瀾壯闊的萬兆時代。
-
寬帶
+關注
關注
4文章
994瀏覽量
60431 -
寬帶網絡
+關注
關注
0文章
94瀏覽量
14133
原文標題:兩年建成“千兆第一城”!上海電信何以領跑全球寬帶建設 ?
文章出處:【微信號:C114-weixin,微信公眾號:C114通信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