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報道港媒稱,日前,北京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第三方服務機構——智能車聯公布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資格名單,騰訊和滴滴成為第六家和第七家獲得北京自動駕駛路試牌照的企業。
9月26日報道稱,猛一看,拿到牌照的企業非常多元化。既有老牌汽車公司如北汽、戴姆勒,也有初創智能汽車公司如蔚來、小馬智行,更有互聯網企業百度、騰訊和滴滴。但若撥冗去雜,仍可大致將以上7家企業劃分為兩大陣營:
報道分析稱,北汽、戴姆勒均與百度存在合作關系,小馬智行的創始人曾是“百度人”,因此以上幾家均可劃歸百度系的陣營;而騰訊則一邊大手筆投資蔚來、滴滴,一邊自行研發,內外齊跑追趕百度。
資料圖片:5月14日,騰訊公司工作人員展示智能網聯汽車路測牌照。
無人駕駛領域:BAT三家再聚首
報道稱,是的,騰訊追趕百度!雖說從市值上看,百度與騰訊有不小差距。但在AI技術,尤其是智能駕駛方面,騰訊仍然比不上做技術出身的百度,何況百度還占盡了先機。
從時間上看,百度推出阿波羅(Apollo)平臺的時間是2017年4月,騰訊自動駕駛業務首次亮相的時間則是5個月后。互聯網時代,5個月甚至都足以顛覆一個行業!
報道稱,從百度自動駕駛測試車輛數也可見一斑,在其他企業僅有一兩輛測試車輛的情況下,百度已驚人地達到了25輛。眾所周知,做實驗時不宜采用單組數據,否則難以排除偶然性。實驗樣本越充裕,越有利于及時觀測到問題并解決問題。
B、T兩家都已入場就位,阿里自然也不會缺席,2018年4月阿里也宣布進行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只不過阿里和百度、騰訊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在行業主流選擇了單車智能的背景下,阿里選擇了協同智能,即通過增設交通智能設施幫助實現無人駕駛,而非僅依靠汽車本身。如此一來,阿里收購的高德地圖、自有的菜鳥物流和投資的商湯科技等多企業將聯合起來,助力阿里探索無人駕駛。
顯然,BAT三家在無人駕駛領域各出奇招,百度主打技術、騰訊依仗資本、阿里要做協同,競爭不可謂不激烈。BAT“三國殺”在無人駕駛領域再次上演意味著無人駕駛技術背后無限的運用場景和隨之而來的高額收益。
資料圖片:7月4日,由百度與金龍客車合作打造的L4級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在福建廈門量產下線。
高速物流運輸或成突破口
有錢有技術,更有政策支持,想必無人駕駛在中國的落地已經用不了多久。既如此,不妨大膽猜測一下,無人駕駛將最先在何領域落地商用,而全面落地距離我們又有多遠?
財華社認為,高速路段物流運輸或將成為最先實現無人駕駛的場景,原因有二:一、相較于其他道路,高速路段更為封閉,路況及同行車輛情況也更為簡單,適合作為無人駕駛技術落地初期的過渡場景;
二來物流運輸的需求日益強烈,社會接受度也更高。隨著電商在中國大地的普及,在家買遍全中國已經成為普通消費者的日常,加上產業互聯網逐步提上落實日程,由此產生了巨量的物流運輸需求。
然而長途司機因太過疲憊導致車禍的事件屢有報道,技術驅動、智能決策而不知疲倦的無人駕駛因此顯現出優越性。加上物流運輸搭載的是貨物而非人員,即使出現意外,也大多可以有效彌補損失,因此更容易被謹慎的市場所接受。
據報道,中國電商界的另半壁江山——京東在今年5月舉辦的無界零售發布會上透露了其關于“無人重卡”的相關消息,瞄準的也是高速路段無人運輸這一場景。京東集團X事業部副總裁肖軍表示,“京東無人重卡不僅已完成了2400小時的智能駕駛超級測試,且預計在2020年就將在國內上路”,距今已不足兩年。
至于無人駕駛在全場景的落地運用,財華社認為,除技術外還有法律問題需要配套明晰。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某人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在鬧市區發生車禍,責任應當劃歸給乘客、行人抑或是生產商呢?類似問題將成為無人駕駛全面落地的阻礙。
不過,報道稱,據工信部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透露,2025年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將開始進入市場。若監管層在未來六七年的時間內,能將無人駕駛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法規問題明晰落地,2025年完全自動駕駛入市未嘗不能真的成為現實!
資料圖片:9月19日,菜鳥ET物流實驗室在云棲大會現場發布的兩款新零售物流無人車。
-
BAT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3瀏覽量
22404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88瀏覽量
120833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3瀏覽量
166835
原文標題:BAT三家再聚首無人駕駛領域,哪里會是突破口?
文章出處:【微信號:ic-china,微信公眾號:ICExpo】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