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電子工業出版社組織的《工業互聯網透視》的課程錄制,時間緊張,所以公眾號就荒了一周。在準備課程的時候,感覺又找到了一些問題的答案,比如為什么中國企業信息化程度偏低?最近在準備《產業互聯網的升級路徑》的課件中,研究了一下制造業的發展歷史,發現了先進發達國家產業的發展,首先產業聚合(通過金融手段實現壟斷);然后企業內實現信息化;之后開始向工業互聯網過渡。
規?;切畔⒒幕A
研究產業的時候,最開始從福特流水線的發明開始研究:
1913年8月的一個炎熱的早晨,當工人們第一次把零件安裝在緩緩移動的汽車車身上時,標準化、流水線和科學管理融為一體的現代化大規模生產就開始了。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煤,鐵,沙子和橡膠從流水線的一頭運進去,有2500輛T型車從另一頭運出來,在這座大工廠里,有多達8萬人在這里工作。1924年,第1000萬輛T型車正式下線,售價從最初的800美元,降到了260美元,汽車開始進入美國的千家萬戶。
這段文字是紀錄片《大國崛起》的片段,描述了福特流水線的的故事。
福特流水線的發明,處于汽車供不應求的背景下。為了解決汽車的規?;┙o,通過企業內分工,實現了大規模生產,提高了效率。
而福特借助流水線的規模優勢,降低了汽車的制造成本,建立起價格競爭優勢,逐漸形成了壟斷。
當廠內實現了分工之后,分工越細,企業內不同類型的崗位就越多,對不同崗位的管理的復雜度就越大。
1950年日本工程師豐田英二參觀了福特的魯奇廠工廠后得出結論:
日本汽車行業有小批量、多品種特點;日本缺勞動力;缺資金;不適合引進流水線。
豐田英二和大野耐一提出了JIT生產方式。
1973年石油危機后,豐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85年麻省理工啟動了國際汽車計劃(IMVP)項目,丹尼爾魯斯教授率領53名學者研究了豐田管理方式。
1990年出版《改變世界的機器》將豐田的生產模式定義為精益生產。
日本豐田汽車發明的精益生產,主要是通過提升管理水平來降低成本。在1973年石油危機中,日本經濟在下降,但豐田汽車因為通過精益生產模式而取得了價格優勢,在經濟衰退中,實現了規?;?,取得巨大的成功。
早期的精益生產,是在沒有信息化手段的前提下,通過流程來實現提升管理水平的手段。比如早期的看板管理,是用實物看板來實現物料的準時送料。而信息化普及后,MES的電子看板功能,就是從看板管理演變出來的。
1998年末,美國《商業周刊》評出了本年度100名叱咤全球的巨人企業,戴爾公司(DELL)被評為第一名。
1996年7月戴爾在線商店開業,開啟網上直銷模式。
支撐網上直銷模式的生產制造方式是按單制造。
戴爾的直銷和供應鏈體系成為業界標桿。
汽車行業紛紛學習戴爾的大規模定制模式。
B2B流行,供應鏈管理流行。
戴爾開啟了大規模定制模式,這個模式是在產品種類豐富的前提下,產品種類多增加了管理難度。
現代企業:企業內崗位角色多,導致了管理難度增加;而產品種類多,是另外一個維度導致產品管理難度增加的原因。產品種類多,企業內的原材料必然種類多,從而帶來管理的復雜性增加。
而信息化是解決復雜管理的有效工具,可以降低管理的復雜性。
如果管理不復雜,企業有必要信息化嗎?
比如一家只有本地生產的工廠,很多業務管理可以通過Excel來完成,這樣的企業有必要信息化嗎?我個人認為小企業信息化創造的價值不一定能夠比信息化的投入高。
而觀察國內企業的信息化,通常壟斷行業內的企業信息化程度比較高。比如電腦行業,聯想實現了壟斷,聯想的信息化水平就很高。而家電行業也實現了壟斷,壟斷的家電行業也都實現了信息化。
中國企業實現規模化的行業少
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一直高速增長。而在高速增長階段,很多產品供不應求,于是就不斷涌現出小企業。因為產品供不應求,只要生產出來,就有客戶,這樣中國的企業,更多的是注重市場、開發。而不注重管理以及降低成本。
而只有所處的行業處于供過于求的階段,企業才會重視管理、重視成本管理。在供過于求的階段,通常會通過價格競爭,實現產業整合,有價格競爭優勢的企業,開始整合產業,形成壟斷。
中國規模發展比較早的產業,如家電、電腦等產業已經實現了壟斷。但絕大多數產業,中國還沒有通過壟斷實現規模化。比如我2015年拜訪過浙江傳化,中國日化品市場份額第一,但市場占有率也只有10%左右,而國際的經驗是,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產業,市場占有率在30%-40%這個水平。
而中國大多數產業的分散度更高。
試想一家年利潤1億的企業,每年投入1000萬到IT上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中國的企業在規模不夠大的時候,管理復雜度不高,IT不是必須的;而規模不大,意味著IT創造的價值也有限。
比如浙江傳化,按照咨詢公司的建議,曾經將自己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定位在35%,但擴大規模后,管理成本急劇增加,而只能維持在10%左右。所以當時制定的戰略是首先實現信息化。
SaaS化的軟件是工業互聯網的方向
傳統的解決方案式的信息化軟件的方式,對于中國沒有太大規模的企業是不適合的。
而中國很多產業按地域聚集,由小的企業在聚集地區內實現社會分工,這種模式,比較適合的方式是,產業聚集帶內建設一個平臺型的企業,為小企業提供SaaS化的軟件。SaaS化的軟件,小企業用戶投入成本低,使用靈活。而在產業聚集區內,多個小企業共同完成的國外壟斷企業內的功能,平臺模式相對開發,易于創造價值。
而中國企業,規模化的方式與國外不同;利用平臺化的信息管理工具,通過集約化實現規?;姆绞?,是中國的特色,我把這個階段稱為產業互聯網。
中國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會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信息化的路徑。
-
信息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493瀏覽量
21165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8瀏覽量
94204
原文標題:中國企業為什么信息化程度偏低?
文章出處:【微信號:xuyongshuo-work,微信公眾號:許永碩】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