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汽車電動化的戰略方向是沒有什么異議的,區別只是是否能按照各個市場的監管一步步兌現。當巨額資金不斷進入的時候,資金是有訴求和退出時間目標的,因此往往產業發展到最后并不是完全看先發優勢的。世界范圍內動力電池的產業化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分別位于德國、美國和中日韓所在的東亞地區,而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生產目前主要集中在中、日、韓三個國家。
? 2011-2014年全球鋰離子產業 投資總計在100-120億美元,產 能超過500億瓦時(50GWh)
? 2014-2017來自于Tesla、比亞 迪和CATL的投資70億美元。
? 2012-2014投資平均強度:250 美元/kWh。
? 2014-2017投資強度:150美元 /kWh(Tesla,比亞迪和CATL
那么如何看待歐洲的電池產業呢?
歐盟決定將支持建立一個覆蓋所有成員國的電池產業聯盟,寶馬 、戴姆勒、大眾、巴斯夫等德國工業和汽車大廠已獲邀參加該聯盟,其他成員包括法國雷諾、Saft,Solvay以及正在設廠的Northvolt與Terra E。 報導指出。歐盟最高能源事務官員MarosSefcovic將承諾將投入最多 22 億歐元 用于電池研發。歐洲國家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如果不能填補自身能源儲存產品方面的生產缺口,則歐洲主要的產業就有可能落后于其他國家。針對電動車產業來說,鋰電池成為發展的重要核心。
Source: Bloomberg, Benchmark*2023, Avicienne, UBS
1)兩個浪頭比較大的公司
2017年8月,德國法蘭克福TerraE控股公司聯合17家德國公司組建聯盟,計劃興建一座產能達34千兆瓦時的廠鋰離子超級工廠。該項目獲德國教育部和研究部門620萬美元補貼,預計將于2019年第4季度破土動工,2028年實現全部產能。
這事情聽起來挺扯的,但是“VW-owned Scania to invest €10m in Northvolt's battery cell“但是從新興產業里面搶工作,還是值得***大規模投資的
Northvolt 2017年9月,ABB正式加盟Northvolt在瑞典建造的鋰離子電池廠項目,以迎合預期的電動汽車需求增長的趨勢。新工廠預計電池年產能將達32GWh,將于2019年完成示范線,2020年投產,2023年實現全面投產
這兩家企業代表歐洲的產業界,要用今天的錢,來砸未來,湊份子搞鋰電產業了。特別是TerraE這類營運方式屬于晶圓代工模式,類似于半導體產業的模式,有點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概念。
2)汽車企業公司
2017年5月,戴姆勒集團確認將投入10億歐元建設歐洲最大/最先進的電池pack工廠,該工廠裝機總量為15萬kWh,計劃2018年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其產品將被應用于奔馳、Smart和EQ等純電動車型中。
大眾到2022年底,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將擁有16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除了現有的3個基地,其中將有9座新工廠在未來兩年投入生產
注釋:戴姆勒和大眾并未確定是否要在歐洲做電芯,對于這兩家而言,重點是造車,把未來的動力總成把握在手里面。
3)亞洲電池企業
目前可以看到LG、三星SDI已經去歐洲了,SK已經在建了,后續CATL要是拿到全球訂單在歐洲也要去。
對比一下,很多時候,確實是后發先至的。我們如今看歐洲搞電池難免有些輕視,但是誠如我們之前行得通的,如果市場在歐洲平穩而持續,而且歐洲各個方向上用得著儲能(清潔能源和電動汽車)的地方都形成協作模式,有些事情未嘗不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力。
小結:我覺得電動汽車和電池的事業,是短期內跌宕起伏的,但是方向上大家不用否認的事情,具體的節奏和實際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把握并片刻不能停下的。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69瀏覽量
231999 -
鋰離子
+關注
關注
5文章
538瀏覽量
37688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69瀏覽量
130793
原文標題:如何看待未來歐洲的電池產業發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QCDZSJ,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設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