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針對“提速降費、取消流量漫游費”提出建議后,工信部和三大運營商迅速行動,取消流量漫游費的時間表已經出臺。由于是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事件,一時間“取消流量漫游費”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不過,大眾狂歡的同時,我們注意到通信行業媒體和從業人員對此更多的是一絲擔憂,對運營商增量不增收的困惑、未來經營方向的思考、組織流程變革的探討等。雖然漫游在通信行業存在了20多年,但承載運營商未來“大連接”戰略的物聯網業務多年來卻不存在漫游,在業界為取消流量漫游帶來的問題煩惱時,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新的物聯網業務運營已經積累了一些無漫游經營的經驗。
組織和管理體制,一開始就向著新的方向
通信行業業內人士指出,流量漫游費取消,不僅僅是簡單的收費的取消,由于運營商多年形成的業務慣性、龐大組織體系,會牽一發而動全身。三大運營商承諾7月1日的期限,在此之前一定有大量的人員加班加點。
當然,物聯網業務的計費方式從一開始就采取了和傳統人與人通信的語音、數據業務不一樣的模式,從而使基礎設施的建設、組織架構搭建、人員能力要求等各方面都采用新的方式。一點接入,全網無差異服務在物聯網領域首先實現。
以往,運營商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的層級結構,各省市公司獨立負責網絡建設、維護、計費等體系,形成了一道地域間的壁壘,而漫游費則強化了這一壁壘;未來漫游費取消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可能向著全國統一、集中化的管理模式發展,打破地域壁壘。
但是,物聯網業務除了全網沒有漫游費之外,三大運營商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全國集中化管理的模式,建設了全國統一的物聯網卡連接管理平臺,統一為物聯網連接提供各種能力。當然,三家運營商由于一些歷史原因,物聯網業務的統一集中化速度有些差異。目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已基本形成了物聯網業務集中化,運行著全國統一的連接管理平臺,資費、業務受理、客服等工作都由專門的物聯網業務部(公司)來整體規劃協調,打破各級省公司之間壁壘;中國移動目前省公司依然有各自的物聯網管理平臺,省公司有較多權限,但集中化的連接管理平臺的落地會加速,相對于傳統業務,物聯網集中化管理的阻力小,集中化管理模式會率先形成。
全國93家運營商的競爭?物聯網良性競爭制度逐漸形成
對于手機流量漫游費取消后帶來的市場競爭變化,業內不少人認為會出現運營商每一家省分公司面臨著直接的競爭,畢竟流量在全國范圍內更加同質化,之前建立起來的市場競爭邊界被徹底打破了,哪個地方分公司推出的資費便宜就可以吸引全國用戶進行辦理,全國93家省分公司將成為獨立競爭的市場主體。
不過,物聯網業務早就呈現著全國93家運營商的格局,而經過多年的實踐,三大運營商的物聯網業務沒有出現各種惡性競爭局面,而且還逐步探索出一些有序的市場手段。
在物聯網業務發展過程中,鑒于大量用戶在某地運營商辦理業務后,其物聯網終端可能會分布在全國各地,曾有過本地運營商和異地運營商之間的分成結算,一般業務辦理地運營商會給漫游地運營商一定比例的分成,作為使用當地網絡、客服的回報。目前仍有運營商采取這樣網間結算方式,也有運營商針對本地辦理并位于本地的物聯網終端給予一定折扣的政策,鼓勵更多的物聯網終端在本地開卡。
在集中化管理運營模式下,集中的物聯網中心會制定一個全國差異不大的基礎資費體系,防止一些通用型業務客戶全國多地詢價。而對于一些重點客戶,根據其終端數量、業務規模和對其他業務的帶動等因素,可以申請特殊折扣。由于物聯網業務個性化特征明顯,尤其是針對產業物聯網用戶,每一家對于通信的需求都不一樣,無法形成標準化套餐,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專門設計,所以這一特點在很大程度上也讓多家詢價難度增大。即使是一些消費物聯網終端,不少產品的商業模式并不是最終消費者支付流量費,那些廠商付費模式也需要對連接費用進行專門設計。
針對一些大型客戶,往往會有大客戶報備、鎖定的一些制度,比如當某省公司正在洽談當地一家大型家電企業,可向集團物聯網中心進行報備,在一定周期內將該公司鎖定為本省公司的潛在客戶,其他省公司暫不允許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惡性競爭。同時,集中化管理也對各地物聯網業務的客服提出專門的考核,即使有異地辦理的物聯網終端進入本地網絡,但網絡保障的客服一樣有明確考核,保證全網服務質量,這是非集中化管理難以做到的。
當然,物聯網業務天然的一些特征,讓集中管理、有序競爭相對容易實施,且其市場運作模式設計也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筆者無法窮舉所有手段。不過,當手機流量費取消后面臨著93家運營商競爭擔憂時,物聯網業務的集中化管理市場運作方式或許能提供一些借鑒。
承載“大連接”戰略,更需要創新和業務協同
2017年8月,工信部頒發了第10批《電信網碼號資源使用證書》,三大運營商均獲得了物聯網號段,中國移動獲得了148(0-9)號段、1440(0-9)號段;中國電信獲得了1410(0-9)號段;中國聯通獲得了146(0-9)號段。在人口、流量紅利漸趨消失的背景下,物聯網業務成為運營商“大連接”戰略的支撐,這些號段專門用于各家的物聯網卡,目前大部分是實體卡,未來eSim等非實體卡將大量使用。
“大連接”戰略不僅僅是物聯網卡開卡的數量和由此帶來的流量費,更多的是通過“大連接”帶來新興業務和增量收入。由于流量資費不斷降低,物聯網卡形成的流量收入相對于運營商整個公司收入來說比例很低,而且隨著NB-IoT、eMTC等海量窄帶物聯網連接接入網絡,單個連接管道單來的ARPU值是非常有限的,這或許是運營商一開始就沒有設置流量漫游費的原因之一吧。不過,通過這些連接為運營商形成新的業務協同,或者帶來新的創新業務形式,則是企業轉型、新收入的重要來源。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推行的云網融合,就是將大連接作為一個核心入口,引導用戶使用運營商的云端服務,運營商的連接管理平臺、通用使能平臺也是在連接管道之外為用戶提供的新價值點,物聯網作為入口可以帶來業務協同。
運營商也基于連接進行一些業務創新,舉例來說,一家做獨立式煙感的廠商和中國電信合作,為中國電信提供煙感設備和應用平臺,采用NB-IoT網絡,由中國電信統一向客戶推廣、安裝維護、業務管理和計費賬務等工作,用戶向中國電信購買服務費并簽約在網時長,可免費獲得終端,整個過程中可能并未涉及到流量的資費,但卻在連接之外獲取了平臺、服務的收入。類似的商業模式在物聯網業務中比較常見,可以說是以連接作為入口實現了平臺和服務的價值,為運營商帶來新的增量收入。
除了國內業務外,海外業務發展也得益于集中化的模式。由于有統一的連接管理平臺,與海外運營商連接管理平臺進行無縫對接,可以為國內客戶出?;蚝M馄髽I進入中國快速提供物聯網服務。剛剛過去的MWC上,中國移動和沃達豐、中國聯通和西班牙電信紛紛開展了物聯網領域合作,統一集中化管理讓其與海外運營商之間的對接更方便。
流量漫游費的取消是大勢所趨,本身也具備了一定條件,而漫游取消后帶來的組織變革、同質化競爭是未來需要重點考慮的,已經運行多年的物聯網業務正在這些方面率先做出探索,或許為未來的集中化管理提供一定參考。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2文章
44882瀏覽量
375706 -
NB-IoT
+關注
關注
412文章
1448瀏覽量
184765
原文標題:取消漫游將3大運營商變為93家!物聯網早已成為無漫游時代的探路先鋒!
文章出處:【微信號:GeWu-IOT,微信公眾號:物聯網資本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