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鋼鐵俠發射衛星,將沖擊傳統運營商?
早在2015年,有硅谷鋼鐵俠之稱的馬斯克(SpaceX CEO)就曾放出豪言,要在2025年前發射12000顆衛星,為全人類提供1-23Gbps的無國界高速寬帶服務。在剛剛過去的周末,Starlink項目的首批原型衛星中的Microsat-2a和Microsat-2b成功發射,把馬斯克又一次推向了各大媒體的頭條。那么Starlink項目究竟會不會沖擊傳統的運營商市場呢?資費又降了?曹縣也能上網了?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
Microsat-2a、2b是Starlink項目中第一批次4425個衛星中的兩顆普通衛星,將被布置在距地表1100-1325km之間的地球軌道上。相較于目前處在35000km處地球同步軌道的常規通信衛星,低軌道衛星可以將網絡延遲降低到極低,大幅優化網絡體驗。這樣做的代價就是微型衛星的覆蓋范圍會小得多,這就是為什么需要發射12000顆衛星才能實現全球通信的原因。
按馬斯克的計劃,2020年首批800顆衛星投入使用,SpaceX將能夠為美國和國際寬帶服務提供最初級的覆蓋。不過Starlink 項目還僅完成一小步,當超過4000顆微型衛星被成功部署后,剩余的7518顆衛星會陸續被發射進340km高的超低軌道,以完成在全球無死角的WIFI覆蓋,做到真正代替傳統有線光纖的高速、高帶寬、低延遲全球互聯網。
目前的傳統網絡無論有線寬帶、4G、5G還是Wi-Fi都離不開遍布全球的光纜。雖然可以將全球連接起來,但也異常的脆弱,一場地震、海底火山的爆發都可能使局部地區,乃至全球的網絡陷入癱瘓。而使用衛星進行互聯網通訊,不僅可以做到全球無死角的網絡覆蓋,為40多億還沒有互聯網絡的人提供上網便利,還可以將現有的網速提升180倍之多(1Gbps)。毫無疑問,將是一場顛覆傳統運營商的巨大變革。
SpaceX率先發射衛星,除了能爭奪到有限軌位資源和頻段資源外,同時也看中了通信衛星乃是未來物聯網重要的基礎設施,其覆蓋區域遠超過地面基站。所以天空資源已經成為布局物聯網業務公司競爭的焦點,率先發射衛星的可以提供同業提供不了的服務。但想要引領萬物互聯時代的潮流前,馬斯克也面臨著以下這些難題。
1、前車之鑒:早在20年前,就有人想到了部署衛星互聯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摩托羅拉的銥星計劃,他們部署了77顆極地軌道衛星,耗資50億美元,由于終端昂貴,銷售乏力,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半年后就破產,最終把摩托羅拉拖入了泥濘,由全球第一的廠商淪為燙手山芋,最后聯想成了接盤俠。
2、巨資來源:Starlink項目總體預算為100億,比銥星計劃還高一倍。綜觀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2017年虧損高達20億美元。在巨虧的情況下,鋼鐵俠仍然敢花重金去實施Starlink項目,看著有點像孤注一擲的感覺。但馬斯克身后也不乏狂熱的追隨者。
3、競爭對手:根據“先到先得”的原則,已經獲得頻譜資源的運營商將優先部署其衛星網絡。這意味著SpaceX在部署衛星時,必須要與OneWeb和Telesat等競爭對手進行協調。由于Starlink項目涉及的衛星達12000個,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將要求馬斯克降低衛星發射功率,并對可使用的頻譜進行限制,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網絡的效率。
4、頻譜資源:早在2010年初,谷歌就聯合匯豐銀行與歐洲有線電視運營商Liberty Global發起“O3b衛星上網計劃”。隨著幾位高管相繼離職,谷歌的衛星上網計劃進展實際上并不順利,項目的負責人格里格·懷勒(Greg Wyler),離開谷歌后,帶走了一些無線電頻率資源。谷歌轉跟SpaceX合作,但能否獲得國際通信協會的無線電波段許可權,目前是Space X和谷歌面臨的難題之一。
5、環保問題:Starlink項目需要發射12000顆衛星。大量的發射會帶來大量的太空垃圾,密集的衛星也容易影響到其他衛星的發射。可能會引來大量的環保人士反對。
6、終端支持:要使用衛星上網,首先要有可以接收和發射衛星信號的終端,目前普遍的手機終端充其量能發給幾百米外的基站,要發給幾百公里高空的衛星,還得在技術上革新,降低成本才能實現。而終端是否能支持高速的衛星通信,主要是受當地的法律所限制。所以大伙不用過于激動,404還是在老地方呆著。
就在馬斯克發射星鏈計劃之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宣布正在部署一個低軌道通信衛星星座。一期工程將建設54顆衛星,然后建設二期工程實現系統能力平滑過渡,衛星數量最終超過300顆。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22瀏覽量
67215 -
馬斯克
+關注
關注
1文章
830瀏覽量
21389 -
有線光纖
+關注
關注
0文章
1瀏覽量
1092
原文標題:運營商再見?
文章出處:【微信號:tongxinquan_168,微信公眾號:通信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