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里的 UIO 即 Userspace I/O,本文中 UIO 泛指 UIO 設備和 UIO 驅動。它在 Linux kernel 的世界里比較小眾,主要是一些定制設備和相應的驅動。UIO內核驅動指負責將中斷和設備內存暴露給用戶空間,再由UIO用戶態驅動(Application)來實現具體的業務,隨心所欲的玩。學術點叫做高度定制化,柔性設計。
那怎么和 FPGA 扯上了關系呢?是的,FPGA在硬件世界里也是隨心所欲的玩,這一硬一軟還真是登對,在一起啊在一起。
本實驗工程將介紹如何利在賽靈思異構多處理器產品系列 Zynq UtralScale+ MPSoC ZCU102 嵌入式評估板上實現多個 UIO,同時借助賽靈思的工具完成硬件工程和 linux BSP 的開發,最后通過測試應用程序完成測試。
ZCU102上的 MPSoC 集成固化了四核 ARM Cortex-A53,雙核Cortex-R5 以及 Mali-400 MP2 GPU,這部分官方稱為PS(Processing System)。另外一部分就是FPGA,即 PL(Programmable Logic)。PS端實現控制,PL用來實現應用加速,兩者通過AXI連接。跑這個小實驗,呵呵,大材小用。只是本人手頭正好有這個板子不得不裝。筒子們可以去買了個Zybo 或者ZedBoard 開發板, 在板子試試身手。
實 驗 報 告實驗人員:本人實驗材料:
硬件設計
建立Vivado工程,適配 ZCU102 EVB。通過 IP Integrator 加入PS,在 PL 側加入5個UIO輸入,其中1個是GPIO模塊(包含中斷輸出和設備內存),另外4個是PIN連接到ZCU102 EVB上的DIP開關,作為中斷輸入通過一個concat IP連接到PS的ps_pl_irq管腳。板級細節請參考[1] UG1182,芯片資料參考[2] UG1085
添加PIN約束文件,
set_property PACKAGE_PIN AN13 [get_ports pl_irq_ll]
set_property IOSTANDARD LVCMOS33 [get_ports pl_irq_ll]
set_property PACKAGE_PIN AM14 [get_ports pl_irq_lh]
set_property IOSTANDARD LVCMOS33 [get_ports pl_irq_lh]
set_property PACKAGE_PIN AP14 [get_ports pl_irq_ef]
set_property IOSTANDARD LVCMOS33 [get_ports pl_irq_ef]
set_property PACKAGE_PIN AN14 [get_ports pl_irq_er]
set_property IOSTANDARD LVCMOS33 [get_ports pl_irq_er]
Vivado的圖形化的模塊設計,豐富的IP庫,加上可以上天的智能連接。有點數字電路設計的基礎,很快就能完成這個小設計。整個設計如下圖。
軟件設計
這里用到 Xilinx 針對 Linux BSP 開發的 Petalinux。它基于Yocto,加入Xilinx的Layers實現硬件工程的導入,將復雜的Yocto的設計流程打包簡化,支持一定的用戶自定義功能,如QEMU仿真運行,增加 out-of-tree 的驅動,Device tree 修改,應用程序編譯打包,等等。具體信息請移步 https://china.xilinx.com/products/design-tools/embedded-software/petalinux-sdk.html
這里簡單展示一下具體的命令過程。
$petalinux-create -t project --template zynqMP -n zcu102-pl2ps_irq
$cd ./ zcu102-pl2ps_irq
$petalinux-config --get-hw-description
$petalinux-config -c kernel
Enable UIO_PDRV_GENIRQ driver
CONFIG_UIO=y
# CONFIG_UIO_CIF is not set
CONFIG_UIO_PDRV_GENIRQ=y
$petalinux-build -c device-tree
PL側的dtsi文件生成與./components/plnx_workspace/device-tree-generation/pl.dtsi
這里只有GPIO UIO。 PIN UIO因為不是IP,所以相關信息無法由工具自動生成。所以要做如下修改:
1. 修改GPIO UIO設備端點
1) 將中斷號改為93
2) 將compatible改成“generic-uio” //我們后面要用 Linux 自帶的 UIO_PDRV_GENIRQ 驅動
2. 增加 DIP UIO 端點
1) 將compatible改成“generic-uio”
2) 依次設置中斷值89到93
3) 按照每個 DIP PIN 的 interrupt trigger type 設置屬性值
*DTS里的中斷號與硬件中斷號有32的 offset。
Petalinux 提供了自定義DTS文件./project-spec/meta-user/recipes-bsp/device-tree/files/system-user.dtsi,將以上修改定義到system-user.dtsi.
有兩個方法來適配UIO端點和 UIO_PDRV_GENIRQ 驅動
1. bootargs use “uio_pdrv_genirq.of_id=generic-uio”,可以通過DTS定義。
2. insmod uio_pdrv_genirq.ko of_id=generic-uio when install the driver
修改完后,編譯出Image.
$petalinu-build
$cd ./images/linux
$petalinux-package --boot --fsbl zynqmp_fsbl.elf --fpga --atf --pmufw --u-boot --force
將生成的BOOT.bin(bootloader)和image.ub(FIT uImage)拷貝到SD卡用于啟動。\
測試
這里引用下關于uio_pdrv_genirq驅動的介紹
https://01.org/linuxgraphics/gfx-docs/drm/driver-api/uio-howto.html
結合驅動代碼./drviver/uio/uio_pdrv_genirq.c)可知,每個UIO設備會有對應的/dev/uioX的設備節點。用戶態驅動程序的讀操作會阻塞直到UIO硬件中斷發生。UIO的中斷處理程序uio_pdrv_denirq_handler()會關閉該硬件中斷。用戶態驅動程序需要通過write函數來觸發uio_pdrv_genirq_irqcontrol()以完成中斷的使能和關閉。代碼如下,
啟動內核及加載uio_pdrv_genirq驅動
檢查/proc/interrupts
細心的你一定發現了一個坑,少了2個UIO中斷(IRQ122和IRQ124),原來是硬件不支持Edge falling和Level Low的觸發模式。kernel log如下。
測試DIP UIO方法一
通過撥動2個DIP,觀察到
2個DIP中斷發生了,可是不論怎么再撥動DIP開關,始終是1。前文鋪墊過,這個中斷在驅動的中斷處理程序里會被關掉,需要通過應用程序調用write()來打開。這里有個easy way,使用萬能的echo命令“echo 0x1 > /dev/uioX”,再配合DIP可以觸發多次中斷。
測試DIP UIO方法二
前面的方法比較low,這里有稍微高級的享受。寫個簡單的用戶態驅動程序,上代碼。
借助petalinux提供的交叉編譯工具編譯出bin文件,拷貝到啟動SD卡。
運行測試程序并配合DIP開關測試。(為了更好的體現測試運行情況,在UIO內核驅動里增加了irqcontrol的調用打印)
測試GPIO UIO
UIO驅動會將設備內存(寄存器)空間枚舉出來,由用戶態驅動程序通過mmap導出進行讀寫控制。參見AXI_GPIO IP的文檔pg144-axi-gpio.pdf,其寄存器如下。
測試應用程序會通過設置GIER和IP_IER來使能中斷。上代碼。
測試過程
或許你覺得這么貼圖代碼不厚道而不能施展復制黏貼大法,可不知我拙與WORD,沒try出好排版。莫急莫急,這里有GIT,https://gitenterprise.xilinx.com/AlexHe/UIO_Linux_Demo
硬件資源文件和Image,測試代碼一個都不能少,統統獻上。酸爽否?
實 驗 結 論UIO這種可高度自定義的設備結合Xilinx的MPSoC可以實現非常靈活的應用。Xilinx提供的完備的工具集,給用戶帶來了高效的開發體驗。本例雖然簡單,但Xilinx所推崇的All Programmable的概念和實際的FPGA加速應用的的確確是建立在這些軟硬件協同技術之上。忘周知!
-
FPGA
+關注
關注
1630文章
21786瀏覽量
605068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36瀏覽量
210098 -
Xilinx
+關注
關注
71文章
2170瀏覽量
121883
原文標題:如何在 Zynq UltraScale+ MPSoC 上實現 Linux UIO 設計
文章出處:【微信號:FPGA-EETrend,微信公眾號:FPGA開發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