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光伏產業正處在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關鍵時刻。第十七屆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展覽會(SNEC2024)在上海的盛大開幕,不僅為業界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也揭示了行業當前面臨的“最好與最壞并存”的局面。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初步測算,2024年第一季度,我國光伏制造環節持續高歌猛進,多晶硅、硅片、電池和組件的產量均實現了顯著增長。與此同時,光伏應用市場也穩步擴大,新增裝機同比增長24.4%,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
然而,行業的繁榮也伴隨著挑戰。產能的快速擴張和產業技術的不斷升級迭代,使得供需格局發生深刻變化。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石永紅坦言,光伏行業正面臨新的“坎兒”,國內競爭愈發激烈,海外市場形勢也復雜多變。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業內專家對光伏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預測,光伏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全球第一大能源,這一預測的時間點甚至可能提前。他強調,社會周期、金融周期、技術周期的三重疊加,將成為推動中國光伏產業穿越周期的新動力。
光伏產業的未來將呈現三大新特征。首先,盡管市場存在短期錯配,但光伏產業的高成長性趨勢不變,需求仍將維持高位增長。其次,隨著光伏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產業將進入新質生產力時期,推動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最后,光伏將深度嵌入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形成多元化的耦合新路徑。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認為,解決光伏產業現存問題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和標準化建設。光伏行業應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同時推動適配不同場景的產品標準化工作,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上邁新能源董事長施正榮則強調,光伏發電行業的未來確定性強,但發展過程中需把握好節奏。他希望政府能夠適時給予引導,為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變革與機遇并存的新時代,中國光伏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砥礪前行。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憑借堅定的信心、創新的技術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光伏產業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光伏+儲能”:新能源革命的前沿力量
在廣袤無垠的甘肅省張掖市三墩灘戈壁之上,藍天之下,深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熠熠生輝,它們像海浪一樣在陽光中泛起層層“漣漪”。不遠處,一排排“集裝箱”式的儲能設備默默矗立,這些被稱為“超級充電寶”的裝置,正在為這片土地上的新能源體系提供堅實的后盾。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光伏和儲能技術成為了這場革命中的明星組合。儲能技術,作為一種能夠儲存和釋放能量的創新手段,正在逐步解決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波動性問題。寧德時代等業界巨頭紛紛表示,儲能不僅能夠提高供電穩定性、平衡電力供需,還能優化能源結構,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儲能系統的神奇之處在于,它能夠儲存新能源在發電高峰時段產生的多余電能,并在用電高峰期或新能源發電不足時釋放。這種能力讓電力系統變得更加靈活,能夠更好地應對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和波動性。同時,儲能技術的加入還能實現削峰填谷、平衡電力供需,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和調節能力。
隨著光熱儲能、V2G技術、光儲充一體等“儲能+”模式的興起,儲能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場景得到了極大的拓展。這些新技術不僅提高了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水平,還為新能源行業的轉型破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光伏+儲能的推廣應用并非一帆風順。目前,這一領域還面臨著諸多難點和挑戰,如儲能系統的成本、安全性、穩定性等問題。但正是這些挑戰,也催生了儲能行業的不斷創新和進步。
從市場數據來看,儲能行業正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全國已建成投運的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已達到驚人的規模。其中,鋰電儲能作為新型儲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需求旺盛。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步伐的加快,儲能需求將持續保持旺盛態勢。
展望未來,儲能技術的度電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當光伏+儲能的度電成本低于某一臨界點時,真正的能源革命將得以實現。屆時,光伏和儲能將構成“新煤炭”,推動能源加速轉型,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重要力量。在這場能源革命中,儲能技術無疑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尋求海外商業機遇之航道
自硅料直至組件領域,我國光伏制造業的各個環節正在疾馳邁入“走出去”的征程。協鑫科技全資子公司——協鑫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順利簽署了與穆巴達拉主權基金旗下全資子公司MDC POWER HOLDING COMPANY LLC的合作協議,旨在共同探索并開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座多晶硅生產設施的可能性;正泰新能泰國基地的首個硅片項目也已正式啟動運營;晶澳科技在越南的基地正在興建一個總規模為5GW的電池項目……
“走出國門,方能在危機之中尋找新的商機。”這已經成為了光伏行業內的普遍共識。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眾多光伏企業的高層領導均表示,海外項目投資仍然將是2024年的主要戰略方向。
“如今,全球產業鏈深度調整,中國光伏全面走向世界已然成為大勢所趨。然而,與過去有所不同的是,在新一輪的光伏出海浪潮中,綠色低碳已經成為全球通行的關鍵憑證。”朱共山強調,碳足跡已經成為衡量產品全球競爭力的“硬性約束”指標。唯有實現超低排放以及嚴格的碳鏈管理,才能夠贏得未來。
高紀凡則表示,我們應該以國際國內雙循環或者協同發展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未來應當在創新層面構建全球化的融合體系,在產業層面打破各種壁壘。
“出海固然存在風險,但若選擇不出海,風險可能會更大。”晶科能源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避免過度依賴某一個市場”是晶科對待出海策略的基本原則。同時,晶科能源會加強自身的自律和合規性,尊重并遵守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努力提升并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在進行前瞻性的設計、充分的論證以及審慎的部署過程中,晶科能源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晶澳科技的相關負責人同樣表示,我國的光伏企業在布局海外市場時,必須從產品技術、供應鏈建設、品牌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多個維度積極地與國際接軌。“長期以來,我國的光伏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更注重硬實力的建設,而在對外展示軟實力以及品牌吸引力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同時,我們也要更加注重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共同開展跨國經營和技術創新,并且著力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優秀人才。此外,我們在對外布局產能時,在選址和覆蓋范圍方面也都需要進一步提高標準。我們要根據全球市場的需求和分布狀況,優化全球生產和供應鏈布局,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這位負責人如是說。
“印度、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日益重視本國產業鏈的自主性與可控性,這無疑迫使我國的光伏企業從單純的技術、產品出海,逐步轉向涵蓋設備、原材料等在內的全產業鏈出海。”朱共山預測,未來3至5年內,中國的光伏行業將成功完成第一階段的全產業鏈出海任務。
-
光伏
+關注
關注
44文章
3080瀏覽量
69237 -
太陽能光伏
+關注
關注
3文章
237瀏覽量
47117 -
儲能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696瀏覽量
331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