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SD的分類:
ESD按照發生階段主要分為兩類:
1.發生在芯片上PCB板前的過程中(生產 、封裝、運輸、銷售、上板)這類ESD事件完全需要由芯片自己承受。業界對于這類ESD事件進行了分類主要分為三種模型:HBM(Human body Model),MM(Machine Model),CDM(Charged Device Model),SDM(socket device Model),顧名思義HBM模型是仿真人體接觸模型(就是憨憨用手直接摸芯片),MM模型仿真機械接觸,CDM模型是仿真芯片因為摩擦或者熱等原因內部集聚了電荷,然后通過探針或者封裝等途徑從芯片內部放電到外部,起初CDM模型有兩種分類,其中一種是non-socket device Model,是在測試的時候探針直接扎入PAD,而另一種socket device Model是測試的時候把芯片放入一個基座然后探針扎入基座,后來這兩種方式的結果差距有些大,就把SDM單獨拎出來了。目前還是以MIL-883作為主流標準。
2.芯片已經在PCB上電工作后發生的ESD事件。這類ESD事件主要包含:接觸放電,空氣放電,熱插拔,浪涌這幾種。這類ESD事件普遍能量大,時間久。但是與前一類最大的區別,這類PCB上電后的ESD事件,芯片可以靠外援,通過TVS或者ESD陣列芯片進行泄放,芯片本身在外界的幫助下可以不需要承受靜電流。而這類ESD事件的詳規主要在IEC61000-4-2和IEC61000-4-5中,目前國內硬件工程師主要解決這方面的ESD事件。
二.ESD的原理
不同的ESD產生的原理不同:1.HBM模型。HBM是目前片級ESD防護比較成熟的模型。通過建立人體放電模型,仿真人體無保護直接接觸芯片的情況。
圖1.HBM放電模型
圖2.HBM放電波形
圖3.HBM等級
一般以電壓來表達HBM等級,不同的IC根據使用場景對于HBM等級有不同的要求。而隨著越來越規范的生產制度,HBM模型造成的失效比例在一步步的降低。
圖4.HBM測試模型
2.MM模型。
MM與HBM模型相似,仿真的是機械設備接觸芯片的情況。
圖5.MM放電模型
圖6.MM放電波形
圖7.MM放電等級
MM放電模型也隨著高度規范的生產流程,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現在業界將HBM與MM進行整合,制定了HMM模型。
3.CDM模型
這是本期的重點,因為隨著IC規模越來越大,ESD失效中CDM的比重正在快速上升,尤其是數-模不同電壓域的芯片,更易發生CDM事件。
CDM的場景是芯片因為摩擦或者其它原因在襯底內部集聚了很多電荷,當在封裝或者測試時芯片引腳接觸到探針后發生的放電事件。CDM放電事件主要會對MOS器件的柵極造成損壞,造成(dielectric failure)。CDM是三種模型中最難處理的情況,放電時間短,電流幅值大。放電路徑與HBM和MM有差異。
圖8.CDM放電模型
圖9.CDM放電模型
圖10.CDM放電等級
CDM模型500V折算電流是10.4A。而且CDM的脈沖時間極短,大約~0.3ns達到電流最大值。
圖11.CDM放電測試模型
-
ESD
+關注
關注
49文章
2062瀏覽量
173255 -
PCB板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49瀏覽量
51857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302瀏覽量
104194 -
HBM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6瀏覽量
148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