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中在《宮詞二首》里寫道,“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從那之后中國人記住了一個詞,叫做咫尺天涯。
這個頗為風雅的詞,同時也蘊藏著大智慧。兩個人、兩件事,往往可能距離很短,卻仿佛隔著千山萬水,甚至在科技領域也是如此。隨著無線通信產業數十年發展,人類實現了遠隔千山萬水也能實現通信,甚至可以剎那間傳遞規模龐大的數據。但換一個角度看,就會發現通信技術還有非常多亟待突破的方向,通信產業還存在大量痛點,甚至就在咫尺之間也是如此。
短距通信,是我們日常經常應用的功能。WLAN、藍牙、紅外線等多種多樣的手段構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短距通信方式。但在我們走向智能時代的過程中,卻會發現有大量數字化、智能化設想,依舊會在短距傳輸領域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新的挑戰意味著新的機會,也就是在通往智能世界的關隘,新的短距通信技術——星閃SparkLink出現了。
作為新一代無線通信短距技術,星閃為千行百業帶來了新的聯接智能化契機,引發了廣泛關注。在2020年9月22日,星閃聯盟宣布成立。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聯盟在標準制定、創新示范、商用推廣、對外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為了集中展示星閃聯盟最新標準與產業成果,11月4日,以“新短距·新產業”為主題的2022年星閃產業峰會在深圳舉辦。關于星閃的一系列最新產業合作成果、場景化能力,以及最新的技術標準發展動向,都在峰會中亮相。
借此機會,我們來看看無線短距通信當中究竟蘊藏了哪些難題,又為什么需要星閃來一一破解。面向未來,咫尺間釋放光華的星閃,又將如何為我們聯接智能未來。
天塹在咫尺間:短距通信的需求與痛點
無線短距通信,其實是一種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甚至賴以為生的技術體系。其是指在一個局部范圍之內,比如家庭、辦公室、校園、車間等場景中,兩個無線設備間的通信。一般來說,短距通信距離在100米之間。這個距離間,設備經常需要在移動過程中保持信息的持續傳遞。比如汽車當中各個部件之間的數據通信,以及人車交互之間的信息通信。這也就是無線短距通信重要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到,無線短距通信無論是發生在人機之間,比如智能家庭設備控制、數字門禁、智慧教育等場景,還是發生在機器與機器之間,比如工業數字化、車路協同、智慧城市等場景,都有著海量的需求。隨著這些領域數字化的不斷深入,大量需求導致整個短距通信產業處在蓬勃發展的態勢當中。僅僅在2019年,全球無線短距通信芯片發貨量達111億片,預計2023年將超過160億片,足可見產業的規模化程度與發展效率。
尤其在重點行業與領域的智能化升級當中,傳統的無線短距通信技術已經難以承載智能化發展需求。比如說,汽車領域的“新四化”,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廣為人知。而在一臺智能化的汽車中,有著大量需要實時傳遞的信息。比如車內的環境感知系統、影音娛樂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等。舉一個非常細微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直到短距傳輸的重要性。主動降噪正在成為智能座艙的標配。而這項技術需要麥克風主動采集噪聲,再傳遞到車載系統當中。而如果麥克風與系統之間的傳輸時延過大,就會導致降噪效果大打折扣。
這樣的例子在智能汽車當中不勝枚舉。在未來,每輛汽車可能需要超過30片無線短距通信芯片,這將導致這一市場的需求以每年十億的規模來計量。
在工業領域,我們也可以看到無線短距傳輸的重要性。隨著更多“黑燈工廠”“數字化工廠”的出現,機械臂正在成為工廠中重要智能化設備。而不同的機械臂之間需要大量協作,機械臂也需要實時向工業控制系統上傳和下載任務。這就導致機械臂產生了極強的短距通信需求,并且工廠中要盡量減少線纜的使用。如果機械臂的無線短距通信可靠性不強,就有可能出現卡頓、不同步等問題,這在工業場景中是難以承受的。
由此可見,眾多產業的智能化發展,都必然需要面對短距通信領域的一系列挑戰。現有的短距通信方案并不能符合智能化的不斷發展,對短距通信在時延、可靠性、同步精度、安全性等方面的諸多新要求。
面向這個咫尺間的天塹——星閃,登上了歷史舞臺。
方向在星閃中:前行的SparkLink
針對一系列無線短距通信當中存在的痛點,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產生的需求,星閃作為新一代無線短距通信技術應運而生。
具體而言,星閃支持兩種空口接入技術,分別稱為星閃基礎接入技術(SLB)和星閃低功耗接入技術(SLE)。其中,SLB可支持20us的單向時延、99.999%的傳輸可靠性和1us的同步精度;SLE可支持250 ms的雙向交互、低至-110dBm的接收機靈敏度和多達256個用戶的并發接入。可以說,星閃在通信能力上較傳統方案有了極大的進步,尤其是在可靠性方面真正貼近了智能化發展過程中對短距通信的嚴苛要求。
為了推動星閃的進步與發展,星閃聯盟于2020年9月22號成立,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成員從最初的80家,發展到現在的240家, 涵蓋芯片、模組、設備、解決方案、測試認證、運營和安全服務等全產業鏈上下游。而在推動星閃走向產業的過程中,星閃聯盟形成了目前階段關注的四大領域,即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智能終端和智能制造。在這段時間里,星閃已經形成了從芯片、模組、相關的設備,到產業應用與行業場景的端到端覆蓋,實際上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發展態勢。
提到通信技術,我們最關注的肯定是標準的凍結與發布。這一方面,星閃1.0系列標準已經在2021年底制定完成,構建了基于星閃接入層、基礎服務層和基礎應用層在內的核心端到端架構。
在產業融合方面,基于星閃1.0技術的原型驗證系統(車載主動降噪原型系統、7.1無損環繞聲場原型系統、低時延高清投屏原型系統、5G+星閃融合的電機同步控制原型系統)相繼推出,隨即引發了各界的廣泛關注。能夠滿足廣大行業需求的星閃通信芯片,也計劃將在2022年內推出。星閃產業化之路,已經進入了明顯的加速態勢當中。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星閃較此前的無線短距通信技術,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別。比如說——
1.技術價值清晰:可靠性是行業數字化,比如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對短距傳輸技術的最高需求,也是新技術最重要的發展空間。在這一方面,星閃已經展現出了充沛的技術說服力。
2.與行業場景結合緊密:在行業數字化過程中,有大量差異化、具體化的需求需要短距通信來滿足,而傳統的技術模式很難進行覆蓋。比如低功耗、高并發是很多物聯網體系的絕對需求,比如農業互聯網、農業AI場景。星閃從通信接口上就納入了這種考慮,可以更好與萬物互聯網的長期愿景相結合。
3.產業鏈快速成熟:相比于過往的短距通信技術,星閃更能體現出“集中力量干大事”“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特點。在產業聯盟的推動下,星閃產業高速成熟,涌現了從技術標準,到芯片、商用方案,再到行業場景的一系列成果。
以這些差異化價值為基礎,前行的星閃還在持續奔跑。星閃事業的光彩,開始愈發奪目。
未來在華光里:走向商用化、生態化的星閃事業
在星閃產業峰會中,我們既可以看到一系列星閃事業的最新成果,以及面向未來的清晰發展方向、發展節奏。比如在標準版本升級上,星閃有著清晰的版本節奏。在1.0版本中,星閃建立了端到端的標準體系,以SLB和SLE提供的核心通信能力以及統一的上層交互協議為基石,為智能汽車、智能終端、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新應用提供了短距通信的能力升級。
在1.0標準的基礎上,星閃2.0技術的標準化工作已經啟動。據了解,在2.0標準中,將完善技術的多項指標,在人機交互、通用音視頻、第三方應用接入等方面帶來更豐富的技術特性,對接和適配更多行業應用和場景的需求,構建更加豐富的產業生態。可以說,星閃2.0版本是真正融入產業、走向需求的一代。預計在2023年發布的星閃2.0版本,可以為星閃走入千行百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鋪就一條高速公路。
綻放出商用的華光,是星閃今天最主要的責任。而這不僅需要技術標準作為基礎,還需要產品、解決方案以及行業場景的貫通。
在峰會中我們可以看到,有16家星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布首批星閃商用產品路標,計劃在2022Q4-2023Q4正式推出星閃商用產品,其中包含了測試工具,芯片,模組,智能汽車和智能終端領域。這基本意味著星閃商業化進程正式開啟。
而根據標準、商用芯片和模組的進展,星閃聯盟四個產業推廣組預測了星閃典型應用場景的商用節奏。根據目前情況,星閃的大規模的商業落地有望在2023到2024年實現。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峰會中看到星閃國際學術委員會成立、星閃測試實驗室與星閃Openlab正式揭牌成立。可以說,生態的商用之路是一條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生態之路。各個領域、各個產業鏈分工的企業、機構,正在通過攜手努力的方式,共同推動星閃在期待中前行。
咫尺之間,通過星閃聯接智能世界的無數可能性——這個故事正在今天上演。
-
WLAN
+關注
關注
2文章
658瀏覽量
73133 -
紅外線
+關注
關注
14文章
620瀏覽量
56244 -
藍牙
+關注
關注
114文章
5834瀏覽量
170587 -
移動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文章
598瀏覽量
34078 -
SPARK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5瀏覽量
19926 -
星閃
+關注
關注
7文章
123瀏覽量
6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