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RNA編輯新應用!MIT/Broad團隊開發RNA傳感器,助力癌癥和神經科學研究】
RNA編輯正在成為新藥開發領域的一種新興模式。去年,致力于開發RNA編輯技術平臺的Shape Therapeutics公司與羅氏達成可超過30億美元的研發合作。該公司志在利用RNA編輯,開發潛在“一次性治愈”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療法。
RNA編輯利用人體細胞內的已經存在的RNA特異性腺苷脫氨酶(ADAR),可對特定的mRNA序列進行修改。與已經獲得臨床驗證的基因編輯療法相比,這種編輯不會永久改變DNA序列,因此可能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今日,麻省理工學院(MIT)和Broad研究所的科學家開發了RNA編輯技術的新應用。他們聯合開發了稱為可編程ADAR傳感器(RADARS)的系統,這一系統可以識別活細胞中特定的RNA序列,并且觸發全新蛋白的表達。它可以用于發現包括癌細胞在內的特定細胞類型,并且對它們進行標記,甚至精準表達可以殺死癌細胞的蛋白療法。
這項研究來自MIT的Jonathan Gootenberg和Omar Abudayyeh博士的實驗室和Broad研究所Fei Chen博士的實驗室組成的聯合團隊。三位均是生物醫藥領域的新秀。Jonathan Gootenberg和Omar Abudayyeh博士曾師從CRISPR基因編輯先驅張鋒博士,是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開發分子診斷的Sherlock Biosciences公司的聯合創始人。Fei Chen博士是Broad研究所的核心研究員之一,曾登上2018年福布斯醫療健康“30 under 30”榜單。
科學家們聯合開發的RADARS技術平臺包含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能夠與靶點RNA序列結合的指導RNA(gRNA),這是RADARS想要在細胞中發現的RNA序列;第二個部分編碼載荷蛋白,它可以是一個熒光蛋白,也可以是能夠殺死細胞的酶。研究人員在gRNA序列中引入了一個終止密碼子,所以在gRNA序列沒有與靶點RNA結合時,并不會引起載荷蛋白的表達。
而當gRNA序列與靶點RNA序列結合后,終止密碼子中的腺嘌呤(A)與靶點序列中的胞嘧啶(C)形成了一個錯配的堿基對。這個錯配的堿基對會吸引細胞中的ADARs對它進行編輯,而編輯的結果導致終止密碼子失效,從而啟動了載荷蛋白的表達。這意味著,RADARS系統可以成為感知活細胞中特定RNA序列的傳感器,并且在發現這些RNA后啟動后續的蛋白表達。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RADARS技術,可以識別不同的細胞類型,將腎臟細胞、子宮細胞和肝細胞區分開來,追蹤特定基因的表達水平,如果利用RADARS表達能夠殺死細胞的caspase酶,則能夠精準地殺死表達特定RNA的細胞。
研究人員表示,由于RADARS的設計是模塊化的,通過修改gRNA和編碼載荷蛋白的RNA的序列,科學家們可以對RADARS進行重編程,靶向不同的細胞類型,或者生成不同的的蛋白。“我們覺得這是控制基因表達的一種非常有趣的模式。”這一研究的資深作者之一Fei Chen博士說,“我們甚至無法預測哪種應用最好。”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這一技術可能用于調節免疫細胞的狀態、跟蹤神經元接受刺激后的反應活性,或者將mRNA療法遞送到特定組織中。
傳感動態
【蘇奧傳感擬1.6億收購韓國翰昂持有的博耐爾公司37.5%股權】
江蘇奧力威傳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奧傳感”)于近日與韓國上市公司翰昂系統株式會社(以下簡稱“翰昂”)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就公司有意向收購翰昂持有的蕪湖博耐爾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耐爾”)37.5%的股權事宜達成初步意向。
本次轉讓的價格應以博耐爾100%股權估值人民幣4.5億元為基礎計算,蘇奧傳感承諾將以人民幣16,875萬元的價格購買翰昂持有的博耐爾37.5%的股權,并同意未來通過進一步簽署最終股權轉讓協議(“ETA”)完成交易。
近年來,伴隨著汽車行業高速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步壯大,帶來了汽車熱管理需求的爆發性增長。據市場研報預測,隨著熱管理系統升級、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提升,預計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市場空間達521億元。博耐爾主要從事汽車空調系統和發動機熱管理系統及其零部件的開發、設計、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含換熱器、HVAC總成以及其他熱管理系統零部件。客戶覆蓋眾多優質主機廠商及零部件供應商。
蘇奧傳感表示,本次收購將為公司在汽車熱管理系統市場的布局提供支持,助力公司切入汽車空調系統,以及汽車熱管理行業賽道,為公司產業鏈的延伸拓展能力提供支撐,擴大公司在汽車零部件細分行業的市場份額,將對公司的運營業務的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據悉,安徽泓毅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博耐爾38.5%的股權,翰昂持有博耐爾37.5%的股權,旭慶有限公司持有博耐爾24%的股權。
翰昂系統株式會社為韓國KOSPI上市公司,1986年成立,主營業務汽車新型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博耐爾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54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制冷、空調設備制造;通用設備制造(不含特種設備制造);新能源原動設備制造;汽車零配件批發;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電子元器件批發;氣體、液體分離及純凈設備銷售;氣體、液體分離及純凈設備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電工機械專用設備制造;試驗機制造;軟件開發;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
【照亮病灶的“納米燈籠” 光操控的生物傳感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生物傳感器是一種能夠用于檢測被分析物的分析儀器,即將生物成分和物理化學檢測器結合在一起,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識別元件(包括酶、抗體、抗原、微生物、細胞、組織、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質)、適當的理化換能器(如氧電極、光敏管、場效應管、壓電晶體等等)及信號放大裝置構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統,其目的就在于把待分析物種類、濃度等性質通過一系列的反應轉變為容易被人們接受的量化數據,便于分析。
生物傳感技術具有操作簡單、響應迅速、選擇性好以及成本低等優點,因而在生物分析檢測和醫藥領域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并成為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前沿。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自然的認知已經從宏觀世界發展到微觀世界乃至納米尺度的級別。
納米材料因其獨特的小尺寸效應、表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以及宏觀量子隧道效應等性質,表現出了不同于該物質在宏觀狀態時的光、電、磁等性能。并且納米傳感平臺通過結合納米材料自身的性質及生物分子在其表面的修飾而構建起來,并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食品安全以及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極大地推動了生命科學以及醫學診斷等領域的發展。
活體內生物標志物的實時檢測對于表征生物體內的生理機制和病理過程至關重要。將納米技術引入生物傳感器領域后,不僅提高了生物傳感器的檢測性能,而且還促發了新型生物傳感器的誕生。納米生物傳感器利用納米材料實現了傳感器的超微化。納米技術的介入為生物傳感器的發展提供了無窮的想象。
然而,目前的針尖式微電極和分子影像方法等主流策略分別需要將幾十到幾百微米的針尖插入到活體內部或者被動依賴成像探針的隨機分布,分別存在著高侵入性和空間分辨率不足、以及缺乏主動操控的問題。近段時間,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教授鄭先創、副教授劉曉帥等在基于光操控的生物傳感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研究人員將分時復用的掃描光鑷技術和受激響應的上轉換熒光探測技術相結合,利用聚焦高斯光束作為虛擬操控手柄,以合成的納米熒光探針作為微納傳感探頭,提出并開發了一種可用于活體血管內多種生物標志物實時探測和定量分析的光控虛擬式微傳感器。利用所構建的虛擬式微傳感器,他們在斑馬魚血栓模型上成功實現了對生物標志物的表達水平和異質性分布的實時檢測,并且綜合評估了抗血栓藥物的治療效果,為研究血栓的發生發展機制和抗血栓藥物的療效評估提供了有力工具。
這種基于光學操控和熒光激發構建的光控虛擬式微傳感器可以實現不同病灶處特定生物標志物的非侵入性、高時空精度、可編程、多功能的定量檢測,就如同一盞在血管內可以照亮病灶的“納米燈籠”。該項研究有望為活體內生物標志物的實時探測提供一種新方法,在多種疾病的機制研究和藥物研發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生物傳感不斷隨之發展,得益于生命科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和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交叉融合。時至今日,要滿足大健康發展的需求,生物傳感研究還存在著一系列的挑戰。在新時期,合成生物學、人工智能、納米技術、大數據等新興學科領域的發展與融合,將可能產生新思想、新原理和新方法,促進生物傳感技術難題的解決,并提升生物傳感性能、賦予其新的功能和特性。
【江西啟動“揭榜掛帥” 涉及人工智能交互終端設備、高端智能傳感器】
揭榜掛帥是一種以科研成果來兌現的科研經費投入體制,由政府組織面向全社會開放征集科技創新成果的一種非周期性科研資助安排。“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健全獎補結合的資金支持機制。“揭榜掛帥”制度有助于針對最迫切的科研難題,以開放式創新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調動社會各界智力潛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日前,江西省科技廳發布《關于2022年度重大科技研發專項“揭榜掛帥”(人工智能交互終端設備、高端智能傳感器)榜單的通知》,其項目類型為重大科技研發專項:關鍵技術類。
榜單項目主要采取前資助的方式,原則上支持強度每項500-1000萬元,具體額度根據揭榜方的申請以及項目研究的實際需要和專家論證意見確定。資助經費根據項目實施情況分年度撥付,當年撥付30%,中期評估通過后撥付30%,驗收通過后再撥付40%。項目實施成效好且需持續研究的可以按照進度要求分年度支持;效果不好的,終止實施并按規定追回相關財政資金。
榜單選題包括:1. 人工智能交互終端設備榜單選題:深度智能化的高精度表面貼裝缺陷檢測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以突破傳統視覺測量技術中系統與算法的時序性限制,降低智能工業檢測中人工智能技術的不可解釋性;2. 高端智能傳感器:基于單光子效應的X射線智能選礦探測器研究。
【芯片業寒氣逼人!9月全球銷量出現兩年多來首次下降 韓國經濟遭重創】
據報道,全球芯片銷售自2020年初以來首次出現收縮。這對韓國經濟的打擊最大,因為其經濟與半導體行業高度相關,正在努力調整以適應疲軟的需求。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9月份全球半導體銷量同比下降3%,這是2020年初以來首次。
根據韓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的數據,該國芯片制造商當月的半導體產量同比減少3.5%,較8月份進一步惡化。
韓國統計局的其他數據顯示,芯片庫存增幅仍在上升,9月份達到54.7%。半導體工廠發貨量顯示出企穩跡象,僅較上年同期下降0.9%。
據悉,半導體是韓國經濟的最大收入來源,上季度韓國經濟放緩,原因是韓圓走弱放大了貿易逆差,而全球利率上升也拖累了消費者對韓國科技產品出口的需求。
今年以來,疫情反復、俄烏沖突的爆發以及地緣政治沖突風險加劇,給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等韓國芯片制造商的盈利蒙上了陰影。三星電子最新發布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76萬億韓元,同比增加2.7%;利潤10.8萬億韓元,同比大跌31.7%。
據了解,這是近三年以來,三星電子的利潤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該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需求至少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會復蘇。
傳感財經
【10月31日傳感財經分析:CIS概念報漲,同興達(18.04,1.64,10%)領漲;半導體制造概念報漲,亞翔集成(13.7,1.25,10.04%)領漲;光學傳感器概念報跌,韻達股份(13.18,-1.46,-9.97%)領跌】
10月31日盤后,CIS概念報漲,同興達(18.04,1.64,10%)領漲,大港股份(17.5,1.59,9.99%)、匯頂科技(48.4,2.6,5.68%)、韋爾股份(73.37,1.67,2.33%)等跟漲。
10月31日盤后,半導體制造概念報漲,亞翔集成(13.7,1.25,10.04%)領漲,睿創微納(46.31,3.45,8.05%)、中微公司(112.2,5.45,5.11%)、揚杰科技(51.82,2.5,5.07%)等跟漲。
10月31日盤后,光學傳感器概念報跌,韻達股份(13.18,-1.46,-9.97%)領跌,歐菲光(4.68,-0.51,-9.83%)、歌爾股份(21.68,-0.17,-0.78%)等跟跌。
相關光學傳感器概念股:
美迪凱688079:
10月31日美迪凱盤后消息,7日內股價上漲1.07%,今年來漲幅下跌-60.13%,最新報9.330元,漲
4.83%,市值為37.44億元。
公司主要從事各類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及提供光學光電子產品精密加工制造服務,主要有四大類產品和服務,包括半導體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生物識別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影像光學零部件、AR/IR光學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務等。公司產品主要應用干各類光學傳感器及攝像頭模組上,應用干如智能手機、數碼相機、安防攝像機、投影儀、智能汽車、AR/MR設備等終端產品。公司與京咨集團、AMS、匯頂科技、舜宇光學、海康威視、富十康、佳能、尼康、松下、理光、索尼、AGC、基恩十、三星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進入了蘋果、華為等國際著名品牌的供應鏈。公司是京盜集團傳感器陶盜基板精密加工服務業務在日本境外的唯一供應商,也是加工良率最高、業務份額最大的供應商,其占有率50%上。
在近5個交易日中,美迪凱有2天上漲,期間整體上漲3.64%。和5個交易日前相比,美迪凱的市值上漲了1.36億元,上漲了3.64%。
天銀機電300342:
10月31日訊息,天銀機電3=內股價下跌0.58%,市值為36.47億元,漲2.99%,最新報8.580元。
子公司華清瑞達相關產品已經具備了針對激光雷達等光學傳感器仿直測試能力以及多種體制傳感器融合仿直測試能九,一述技術可以用干智能網聯汽車以及無人駕駛技術的仿直測試驗證。
近5個交易日,天銀機電期間整體上漲1.05%,最高價為8.77元,最低價為8.27元,總市值上漲了3825.32萬。
英唐智控300131:
10月31日消息,英唐智控收盤干5.100元,漲1.6%。7日內股價下跌0.39%,總市值為57.99億元。
公司控股子公司英康微技術專注于光電轉換和圖像外理的模擬TC和數字TC產品的研發生產,主要產品包括車載TC產品。
光電集成電路產品、顯示設備的相關產品和光學傳感器產品。其在日本與豐田、本田、尼桑、大發等日本汽車公司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134瀏覽量
7538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