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量子點(GQDs)由于其獨特的物理結構,使其在抗菌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以石墨粉為原料,采用震蕩沖擊法制備GQDs,探究在808nm激光的照射下,GQDs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結果表明:1.0mg·mL-1的GQDs在光照20min的情況下,可將大腸桿菌完全殺滅,而將光照時間提高至25min時,0.6mg·mL-1的GQDs即可將大腸桿菌完全殺滅。若提高GQDs質量濃度或光照時間,GQDs可短時、高效地殺滅抑菌。GQDs在抑菌過程中,不僅能產生活性氧,其自身結構也能對大腸桿菌的細胞膜造成破壞,在抗菌方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自然界中的有害微生物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細菌對人類的危害促使著我們在現有抗菌劑的基礎上開發出新興的、復合型的高效抗菌劑勢在必行。而自從石墨烯的抗菌作用被報道以來,石墨烯類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學結構而得到了廣大學者的關注。石墨烯量子點作為石墨烯的衍生物,具有比石墨烯更大的比表面積,而這種優異的結構特性對細菌有較好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對細菌的捕獲,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GQDs與微生物獨特的作用方式使其在抗菌方面的應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石墨烯的抗菌能力不僅與表面基團以及摻雜質存在著直接聯系,還對尺寸具有一定的依賴性,不同的方法制備出的不同尺寸的GQDs的吸收峰、熒光顏色等都不同,其抗菌能力也存在著明顯差異。
傳統的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過程復雜,難以量產,且只有在紫外光下對光有明顯的吸收,而在可見光下幾乎無響應。本文采用簡單高效且創新方法———震蕩沖擊法來制備石墨烯量子點,并對其光學特性、光熱效應、光動力效應及抑菌性能進行研究,從而進一步推進GQDs在殺菌領域的研究。
實驗材料與方法
1、實驗材料
大腸桿菌購自上海保藏生物技術中心;
無水乙醇、無菌生理鹽水、鹽酸、氫氧化鈉、PBS、2.5%戊二醛等試劑購自沃瑞達斯有限公司。
2、GQDs的合成
采用震蕩沖擊法制備石墨烯量子點:將石墨粉和惰性氣體通過加料管進入第一震蕩沖擊機腔體內,經過腔體和沖擊介子的高效運動,得到石墨烯量子點半成品;后將半成品和惰性氣體經加料管加入第二震蕩沖擊機腔體內繼續震蕩沖擊,可獲得合格的球形納米石墨烯量子點。
3、激光誘導GQDs的光熱轉換
稱量一定量的GQDs粉末于蒸餾水中超聲,制成質量濃度為0.6mg·mL-1的水溶液,取200μL置于透明的玻璃管中,密封管口,以低功率密度(2 W·cm-2)的808nm的紅外激光束垂直照射玻璃管中的樣品,實時監測并記錄樣品的溫度,以相同體積的蒸餾水作為對照組,每組實驗重復3次。
4、菌液和培養基的制備
取1.00g胰蛋白胨,0.50g氯化鈉和酵母提取物,溶于100.0mL去離子水中,121℃滅菌30 min,冷卻至室溫,得到瓊脂液體培養基。而瓊脂固體培養基需在上述配方中加入3.00g瓊脂,高壓滅菌后倒入已滅菌的培養皿內,待瓊脂凝固,于4℃下保存備用。取少許大腸桿菌菌液于35 mL的瓊脂液體培養基中,在37℃,220 r·min-1的搖床上培養過夜后,取10 mL菌液離心,將菌液的吸光度A調整至0.5,即可得到菌體濃度CE為5×108 cfu·mL-1的大腸桿菌菌液。
5、大腸桿菌生長曲線的繪制
于6個新滅菌的培養瓶內,各加入60mL的瓊脂液體培養基、紫外照射20,min處理后的200μL
大腸桿菌溶液和GQDs,調整GQDs濃度,于37℃,220r·min-1震蕩培養。每隔1h記錄溶液600 nm下的吸光度A600,直至菌液的吸收值不再明顯增長為止,每組實驗重復3次。
6、GQDs的抑菌性能研究
取0.2mL的大腸桿菌溶液于6個2mL的玻璃管中,加入GQDs,調整其濃度。用近紅外激光在管壁正上方5 cm處照射20min,未加入GQDs的菌液作為實驗對照。再取0.2mL的大腸桿菌溶液于6個2mL玻璃管中,加入GQDs,調整其質量濃度0.6mg·mL-1,用近紅外激光在管壁正上方5cm處照射一定時間后,將菌液稀釋104倍,取100μL滴在瓊脂固體培養基上,用涂布器將菌液均勻地涂布在平板上,于37℃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4 h后計數,大
腸桿菌的存活率按以下公式計算:
Rs=nexp ncon×100%
式中:Rs為細菌存活率,%;nexp為實驗組菌落個數;ncon為對照組菌落個數。
每組數據重復3次后取其平均值,計算誤差。
實驗結果與討論
1、GQDs的材料表征
對石墨烯量子點材料進行了表征。圖為石墨烯量子點的紫外-可見光光譜表征圖,可知,在200~230nm的紫外光階段,吸光度有略微的下降,而后在230~400nm之間呈上升趨勢,至400 nm后幾乎保持不變。可見此石墨烯量子點不僅在紫外階段對光有明顯的吸收,在可見光階段也表現出良好的光學吸收特性。
由GQDs的粒徑分布圖可知,此GQDs平均粒徑為4483nm,但粒徑分布稍有不均。
2、GQDs的光熱升溫曲線
在低功率密度(2 W·cm-2)的808 nm的激光照射下,GQDs水溶液可以產生大量的熱。從圖中可以看出,GQDs水溶液在光照20min后,其溫度隨著GQDs質量濃度的增大而增大,當GQDs的質量濃度從0.2mg·mL-1升高至2.0mg·mL-1時,GQDs水溶液在激光照射30s時,溫度從28.5℃升高至30.1,31.8,33.6,34.5,38.3,44.3℃,隨著激光照射時間的增加,溫度逐漸升高,在照射6 min后,溫度基本達到最大值,溶液溫度升高了約15~37.7℃。GQDs的質量濃度從0提高至1.0mg·mL-1,溫度升高了(23.2±0.5)℃,而從1.0mg·mL-1提高至2.0mg·mL-1時,溫度僅提升了(6.1±0.5)℃,而對照組蒸餾水在激光照射20min后,溫度僅上升到32.2℃,升溫幅度僅為3.7℃左右。實驗結果表明,GQDs具有較好的光熱轉換能力,且熱效應會隨著濃度的增大而進一步增強,但增長趨勢變緩。
3、GQDs對大腸桿菌生長的影響
細菌培養液在600nm處的光密度(A600)反映了培養液中細菌濃度的高低。本實驗將一定量的GQDs和大腸桿菌菌液在激光照射后加入瓊脂液體培養基中,每隔1h,測量菌液在600nm處的吸光度A600,繪制出不同GQDs質量濃度下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
如下圖所示,菌液的初始吸光度相同,隨著培養時間的增加,大腸桿菌在培養基中不斷地生長、繁殖,溶液的吸光度不斷增大。當GQDs的質量濃度為0.2mg·mL-1時,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略低于對照組,即GQDs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很不理想,但隨著GQDs質量濃度的增加,溶液的吸光度減小,抑菌效果逐漸增強。由圖可知,當GQDs的質量濃度達到1.0mg·mL-1時,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幾乎與橫軸平行,說明溶液中菌液含量極低,大腸桿菌的生長幾乎被完全抑制。實驗結果表明,GQDs能夠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且抑制作用隨著GQDs質量濃度的增大而逐漸增強,當GQDs的質量濃度為1.0mg·mL-1時,大腸桿菌的生長幾乎被完全抑制。
4、GQDs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
將大腸桿菌菌液稀釋104倍,涂布于瓊脂固體培養基上,在最適宜的條件下培養24h,計數平板內的菌落并計算大腸桿菌的存活率。由圖可知,在低功率密度(2W·cm-2)808nm的激光照射下,大腸桿菌的存活率Rs隨著GQDs質量濃度ρ(GODs)的增加而逐漸降低。當GQDs的質量濃度為0.6mg·mL-1時,大腸桿菌的存活率就低于10%,說明此質量濃度下的GQDs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較為明顯,絕大多數的大腸桿菌已經死亡。但1.0mg·mL-1的GQDs在激光照射10 min的情況下,仍有極少數的大腸桿菌存活,而照射時間增加至20min,大腸桿菌的生存率達到0。另外,GQDs在光照20min時大腸桿菌的存活率均低于照射10min時的大腸桿菌的存活率。上述實驗結果表明,激光照射時間也是影響GQDs抑菌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圖是GQDs質量濃度為0.6mg·mL-1時,不同激光照射時間對抑菌作用的影響。由圖可知,激光照射5min后,大腸桿菌的存活率只有18.36%,隨著光照時間的增加,大腸桿菌存活率逐漸降低,光照時間達到10min時,大腸桿菌的存活率低于10%,而在照射25min后,大腸桿菌被完全殺滅。由上述實驗可知,光照時間和GQDs質量濃度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均有重要影響。如果提高GQDs質量濃度,殺滅細菌的時間將會進一步縮短,由此可見,在激光照射下,GQDs可以短時、高效地殺滅細菌。
5、GQDs抑菌機制分析
(1)光熱效應和光動力效應
GQDs能將吸收的光能轉換成熱能,為驗證GQDs光熱效應對抑菌作用的影響,將大腸桿菌在不同的溫度下單獨作用20min,于37℃下恒溫培養16h后,測量大腸桿菌在600nm的吸光度,如圖所示,吸光度的數值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當溫度從室溫升高至70℃時,吸光度從1.709降低至1.564,即大腸桿菌菌液濃度CE從0.546×106cfu·mL-1降低至0.482×106cfu·mL-1,由此可說明,大腸桿菌活性在此溫度范圍內受光熱效應的影響。但僅在光熱效應的作用下,大腸桿菌的濃度降低較小,難以達到安全殺菌的目的。但GQDs在激光的照射下,光熱效應總伴隨光動力效應同時產生,由上圖可知,GQDs在光熱效應和光動力效應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達到安全殺菌的效果。
而在有光激發的情況下,碳點中的光能引發電荷轉移,在光動力效應下會產生活性氧物種,從而對細菌結構造成破壞或導致細菌死亡。下圖為GQDs對大腸桿菌活性的影響,可知,大腸桿菌菌液濃度隨著GQDs質量濃度的增大而減小,當GQDs質量濃度達到0.8mg·mL-1,大腸桿菌菌液濃度為0。由此可說明,GQDs在光動力效應下可以殺滅細菌。
為了驗證GQDs抑菌過程中的氧化還原機制,采用活性氧熒光標記物二氯熒光黃二乙酸酯(DCFH-DA)對實驗中產生的自由基和活性氧進行標記。無熒光的DCFH遇到細胞內產生的活性氧如·OH時,將被氧化成DCF而發出綠色的熒光。
由圖可知,經過GQDs處理過的菌液發出了綠色的熒光,而沒有經過GQDs處理過的菌液表現出來的熒光較為微弱。實驗結果表明,GQDs在抑菌過程中產生了ROS,可與細菌胞內物質,如脂質、蛋白質、核酸等產生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細胞結構,最終導致細菌的死亡。也進一步說明了ROS在GQDs的抑菌作用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綜上所述,GQDs對大腸桿菌的抑菌作用是由光熱效應和光動力效應共同作用的。
(2)GQDs對大腸桿菌細胞膜的作用
為研究GQDs自身結構對大腸桿菌的破壞作用,對石墨烯量子點進行掃描電鏡分析,如圖所示,石墨烯量子點邊緣鋒利,細菌細胞與石墨烯類材料接觸后,細菌細胞被納米片層包裹,其鋒利的外表對大腸桿菌的外表造成破壞而發生不可逆的損傷。
為研究GQDs對大腸桿菌細胞膜的破壞作用,將其與0.6mg·mL-1的GQDs共同培養12h后,經過固定脫水等處理后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大腸桿菌形貌,通過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大腸桿菌形貌上變化,分析GQDs與大腸桿菌的相互作用過程,探究GQDs對大腸桿菌的抑菌機制,結果如圖所示。
由圖(a)可知,正常情況下,大腸桿菌呈現出規則的短棒狀結構、表面光滑,且細胞膜結構完整。相比之下,大腸桿菌與GQDs接觸后,如圖(b)所示,大腸桿菌則出現變形、凹陷、細胞膜破裂等情況,表面也變得粗糙。而這些形態的變化是由于大腸桿菌與GQDs的接觸過程中,GQDs鋒利的外表導致大腸桿菌細胞結構的完整性被其破壞,GQDs的光熱效應和光動力效應產生的ROS,破壞了大腸桿菌的新陳代謝,胞內的物質,比如離子,蛋白質和遺傳物質等發生了泄露,而導致大腸桿菌的形態發生異常,從而達到了抑制大腸桿菌生長的效果。
結論
(1)采用震蕩沖擊法制備GQDs,可有效解決GQDs量產困難的缺點,提高GQDs的制備效率,降
低制作成本。
(2)在808 nm激光照射下,探究GQDs抑菌特性,結果表明:GQDs能有效地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光照時間和GQDs質量濃度對GQDs抑菌作用都有影響。光照時間一定,大腸桿菌的生存率隨著GQDs質量濃度的增大而減小,而當GQDs質量濃度不變時,大腸桿菌的存活率隨光照時長的增加而降低。若增大GQDs質量濃度或光照時長,可有效提高GQDs的殺菌效率。
(3)掃描電鏡和熒光檢測分析結果表明:GQDs的抑菌效果是由GQDs的光熱效應、光動力效應以及GQDs自身結構的共同作用。GQDs在光熱效應和光動力效應下產生的ROS與大腸桿菌胞內物質產生氧化作用,對細胞膜造成破壞,同時,GQDs鋒利的邊緣結構破壞細菌細胞結構的完整性,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
(4)而石墨烯量子點在抑菌過程中,主要依靠ROS對細菌細胞膜的破壞起到殺滅細菌的作用,因此,·OH的產生過程、檢測方法、影響因素,以及光熱效應的增強情況等是我們進一步探索的方向和研究內容。
審核編輯 :李倩
-
石墨烯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566瀏覽量
79921 -
量子點
+關注
關注
7文章
244瀏覽量
25929
原文標題:石墨烯量子點的抑菌特性
文章出處:【微信號:深圳市賽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深圳市賽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