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近日,根據外媒報道,全球知名半導體供應商英特爾已經開始通知客戶,由于成本上升,英特爾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提高大部分微處理器和外設芯片產品的價格。
有媒體跟進報道稱,英特爾將于今年秋季開始漲價,涉及的產品包括家用電腦和服務器CPU,以及Wi-Fi芯片等周邊產品,最高漲價幅度在20%。
在漲價原因方面,有分析師認為,英特爾這是順勢而為,響應美國持續的高通脹,美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漲了9.1%,這是近40年來的最高值;也有分析師認為,英特爾這是逆勢而為,當前消費電子市場萎靡,PC更是到了后疫情時代的轉折點,此番漲價對下游需求釋放更不利。
英特爾漲價或為營收考慮
如果以摳字眼的方式來分析,英特爾給出的漲價原因是成本上升,那么美國高通脹、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會更大,直接導致了原材料和運輸成本的上升,往往在這種時候,作為關鍵廠商,產品的供應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漲價是無可厚非的選擇,過往我們在傳統MCU豪強的漲價函中也看到了這樣的描述。
不過,區別于此前供應鏈嚴重受損,汽車行業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對于CPU供應而言,現在的市場行情發生了些許變化。比如,在近一段市場以來,電子發燒友網曾多次報道消費電子市場萎靡的情況,分析后疫情時代PC市場需求的變化,得出的結論是PC和智能手機、電視、游戲機市場一樣進入了需求衰弱周期,廠商存庫水位持續上升。
在此我們再一次引用一些最新的數據來支持這一結論。首先是元器件層面的廠商動態,作為和處理器配合最緊密的器件,存儲廠商的動態其實也能夠體現處理器所處的市場環境。目前,內存、SSD廠商的降價是近乎瘋狂的,去庫存意思明顯。分析人士指出,第三季度存儲廠商的平均售價將下降10%以上,三星表現出強烈的降價意愿,以求在特殊時期贏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全球第二大存儲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被指將2023年資本支出削減約四分之一至16萬億韓元(約合122億美元),以應對電子產品需求慢于預期的局面。
再看一下終端,宏基CEO陳俊圣的話很具有代表性,其在最近接受采訪時表示,下半年PC旺季不旺已是定局,宏碁會持續調節庫存至安全水位,期待年底能夠達到8周的庫存周轉目標。同時,他還指出,宏基已經不缺芯片了,現在是原廠主動找到他們,希望宏基能購買更多的芯片。
實際上,統計數據的體現也是很直白的。根據Canalys的最新數據,2022 年第二季度,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總出貨量為7020萬臺,同比下降15.0%,這也是自2020年第一季度首次疫情封控以來的最低銷量。
因此,從市場環境來看,按照傳統的供需思維,英特爾作為上游原廠,目前處于劣勢地位,因為終端需求萎靡,核心器件也會供大于求。在這樣的情況,MCU大廠、存儲大廠和電源管理大廠此前的做法就是常規的,主動降價,以求能夠贏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并和客戶深度綁定。
而英特爾在此時做出漲價的行為,筆者認為,一個重要的理由是英特爾想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保持可觀的營收表現。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英特爾在x86架構CPU市場,雖然面臨著AMD的競爭壓力,但是市場份額依然高于70%,有著絕對的市場話語權。我們看市場研究機構Mercury Research的統計數據,2021年Q4時,英特爾在整個x86市場的占比依然在74.4%,和AMD兩家占據著100%的x86架構CPU市場。
當然,可能有人會疑惑,ARM架構在電腦CPU方面不是給x86架構帶來了沖擊嗎?這都是后話,目前ARM架構2021年Q4在電腦CPU的市場份額僅為9.5%,且廠商基本就是蘋果,該公司生態較為封閉。
在這樣的市占比支撐下,英特爾在市場上有強勢的定價權,一直占據著“賣方市場”的有利地位,對于英特爾可能而來的漲價,下游PC廠商只能“忍氣吞聲”地自我消化,沒有資本和英特爾討價還價。
從英特爾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報看,客戶端計算業務集團(包括個人電腦芯片)依然是貢獻最大的業務部分,銷售額為92.9億美元,不過該部分業務同比減少13%,因此英特爾的壓力還是挺大的。如果市場繼續下滑,需要特殊的策略保住營收。
從目前的爆料消息來看,服務器CPU也會在漲價的范疇內,這部分業務(由英特爾數據中心和AI部門負責)目前正處于上升勢頭,不過英特爾的市場地位更加恐怖。根據TrendForce關于2020年的市場統計,英特爾在服務器CPU市場的市占比高達92%,話語權和定價權更強。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英特爾此番做法是出于營收數據考慮的逆勢行徑,背后的底氣是該公司在PC和服務器CPU市場超高的市占比。
消費者受影響有多大?
對于消費者而言,感知最明顯的肯定是PC市場。一旦英特爾漲價,消費者購機費用肯定要隨之上漲。
在臺式機市場,有電腦組裝服務商內部人士曾發布過成本分析報告,CPU在臺式機組裝的成本大概在25%,和顯卡成本并駕齊驅,兩者合計占整個臺式機主機的50%。在個人筆記本電腦方面,根據一份網傳的蘇州名碩電腦在生產華碩電腦的成本分析清單,軟硬件在PC中的成本占比大概為65%-75%,而CPU在軟硬件中的成本占比大概是10%左右。通過成本占比,你大概就能夠清楚自己如果在英特爾漲價之后購買電腦,需要多支出大概多少的成本。
當然,對于DIY玩家而言,也可以直接通過查看處理器價格來衡量,比如現在買i7-12700處理器的價格大概是3200元,那么如果是最高20%的漲價,該款處理器的價格可能會達到3800元以上。
目前,英特爾尚未確定CPU以及WiFi、連接芯片的漲價幅度,只是知道在10%-20%之間。
后記
英特爾在此時選擇漲價,從多方面來看都是違背市場自然規律的。不過產業巨頭都有“賣方市場”的優勢,除了英特爾,還包括先進制程代工方面的臺積電、半導體材料商信越化學、SUMCO等,這些廠商均表達了接下來漲價的意愿,雖然外界對終端市場以及政治環境極為不看好。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409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7瀏覽量
172169 -
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274瀏覽量
826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