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近段時間,共享充電寶龍頭之一的小電科技過得并不舒心。被爆料3000人的團隊裁員超2000人,又被證實公司這一輪赴港上市已經徹底宣告失敗。
雖然小電科技對裁員傳聞很快做出了回應,并表示不僅沒有裁員,而且還在業務形態上有了新的升級,并在技術、產品、媒介、供應鏈等崗位上發布了大量的招牌信息。
但對于已經在港交所官網公示出來的首次上市失敗,小電科技沒辦法否認,目前該公司提交的上市資料已經處于失效的狀態,如果想上市只能重新排隊了。
小電科技的困局
小電科技成立于2016年12月,是中國領先的共享充電寶服務提供商。根據小電科技官網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小電科技的共享充電寶服務擁有超過71萬個點位,已投放近600萬個充電寶,超過2.37億注冊用戶。
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共享充電寶市場2019年呈現“三電一獸”的市場格局,其中三電為街電、小電、來電,一獸則為怪獸充電。根據Trustdata的統計數據,2019年街電、小電、怪獸充電和來電為中國市場共享充電寶市場的前四名,市占率依次為28.6%、27%、25.1%、15.6%。
進入2020年,怪獸充電、小電和街電依然是市場的前三甲,而美團和搜電擠掉了來電的名次,市場呈現出BIG6的競爭局面。但小電科技依然是市場的第二名,有著20%的市占比。
正如小電科技自己在新聞稿中提到的,2019年開始的疫情是對共享充電寶行業的一次大考。而在經歷了2個有疫情伴隨的完整自然年之后,從如今小電科技的局勢來看,這場考試的成績并不理想。
雖然小電科技官方回應了裁員的傳聞,但根據該公司員工在脈脈平臺上的描述,很多員工進入公司就是奔著IPO來的,然而如今公司上市之路已經很不樂觀,很多人都覺得沒有必要耗下去了,近一段時間,小電科技的離職率很高。
據悉,該公司一共3000多人的團隊一下被傳出裁員2000人,沒有人員變動是不可能的。雖然小電科技否認了裁員,但根據共享充電寶業內人士透露,小電科技在進行業務上的“減負”,將相對重人力成本的直營模式變為代理模式。
今年1月份,多位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小電科技開始正式推行“合伙人公司”機制。根據當時的報道,小電科技僅僅會保留一二線城市的直營模式,其余城市的現有的直營點位全部由該公司BD人員離職后承包。
對于小電科技而言,這意味著巨大的改變。根據該公司目前失效的招股書,截止到2020年的數據顯示,小電科技的充電寶有93.6%是由直營模式管控的,貢獻了公司90%的營收。而此前一直存在,但公司沒有重點推廣的代理加盟模式貢獻并不高。
疫情給此前一直堅持直營模式的小電科技以沉重打擊,2019年該公司本來已經扭虧為盈,1.37億元的凈利潤雖然不及怪獸充電,但也只有2000多萬的差距。但2020年,疫情讓小電科技與商戶的續約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對于2020年由盈轉虧,小電科技給出的原因是,隨著新冠疫情爆發,公司業務拓展人員無法前往潛在點位與合作伙伴會面,許多現有及潛在的點位合作伙伴不愿意與小電科技續簽或簽訂合作協議,由此導致收入大幅下降,在2020年上半年產生了凈虧損。
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包括小電科技在內的共享充電寶企業紛紛選擇了漲價這種挑戰消費者內心底線的方式。2021年,有消費者吐槽稱,其使用某品牌的共享充電寶,一天未歸還之后的價格為90元,已經超過了電商平臺上直接購買一個普通品牌充電寶的價格。當然,這是沒有設置當日上限的廠商,但單價4元/小時和很多充電寶品牌的價格相當,大部分品牌將漲價之后的單日上限設定在了30元。
消費者密集投訴和吐槽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2021年6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會同反壟斷局、網監司召開“共享消費”領域行政指導會,要求怪獸、小電、來電、街電、搜電等共享消費品牌經營企業限期整改。
因此,抱團漲價自救這條路也被堵死了。雖然小電科技否認了裁員,但模式調整以自救已經是事實,具體成效如何,還要看2022年疫情的情況。疫情確實讓共享充電寶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華興資本聯合發布的《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下滑15.4%至4.0萬億元,2021年雖有所恢復,但4.7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只能算是和2019年持平。然而,餐飲業單次消費額的大幅上漲注定2021年的消費頻次是不敵2019年的,這是對共享充電寶發展最有用的數據之一。
同時,疫情讓消費者對接觸式消費心生抵觸,而共享充電寶恰恰是接觸式的。
共享充電寶的內卷
共享充電寶發展到如今這般田地,疫情當然是一個影響因素。但疫情也僅僅是加快了某些進程,卻并不是最關鍵的,行業準入門檻低導致的嚴重內卷才是共享充電寶行業最大的問題。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的共享充電寶行業,被看作是解決智能手機電量焦慮的最佳方案,到了2017年幾乎全世界都將是“共享”的天下,共享充電寶也自然而然地成為熱門賽道,資本紛紛入局。僅僅是在2017年的3月底到4月初短短10天內,就有5 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完成了融資,總規模超過了10億元,IDG 資本、騰訊、欣旺達等知名機構紛紛出現在各家公司的投資名單上。站在2017年的時間點,大家都沒有料到,本來已經奄奄一息的充電寶廠商,就因為加上了共享二字,就全部又龍騰虎躍了。
但其實產業危機在那一刻就深深埋下了,只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爆發。
原因很簡單,共享充電寶的核心產品只是充電寶,由外殼、電芯和控制電路板三部分組成,而將控制電路進一步拆分細化,也就是升降壓電路、充電管理系統、容量指示電路、保護電路和功能擴展電路。
那么問題來了,電芯容量的提升和控制電路效率的提升并非由共享充電寶運營商掌控,主要是看電芯供應商和電源管理器件廠商的技術先進度。那么,這就意味著各大共享充電寶運營商都沒有技術壁壘。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非要比個高下,那么就只能比燒錢能力和地推速度了,也就是誰能占據更多的市場,誰就能成為行業的頭部企業。而無法依靠技術創新,共享充電寶企業盈利的途徑就只剩下提升設備使用率,以及提升單次服務的單價。
當然,這是正規的商業模式,而有些企業便會覺得這樣來錢的速度太慢了,便動起了押金和信息收集的歪心思。不過,說到底這些違規操作的企業也是被行業內卷壓迫導致的。
而還留有商業底線的企業都開始重新謀求生路,怪獸充電被發現開始賣白酒了,也有很多企業在直播還沒涼的時候搞起了直播帶貨。
技術水平不高,準入門檻低,再加上疫情的打擊,這就導致共享充電寶領域沒有足夠的容量和規則讓相關企業都正向增長,這不是一場科技游戲,而是資本游戲,而當資本各自都想殺出重圍的時候,內卷就是必然的結果。在外賣行業,我們對此早已見怪不怪了。
寫在最后
經歷了2021年新一輪內卷之后,國內共享充電寶從BIG6只剩下怪獸充電、小電科技和竹芒科技三家了,美團共享充電寶負責人高程2021年7月份離職之后,美團共享充電寶部門的BD大部分都轉到美團優選去了。而怪獸充電2021年第三季度也是由盈轉虧,之后股價大跌,說明這個行業真的是卷不動了。
小電科技雖然否定了裁員,并將業務從直營向代理轉移,但這真的是一條康莊大道嗎?且不說很多共享充電寶企業早就開始轉代理,卻依然抵不住生存的壓力,聽聽代理商的話,也就知道共享充電寶的代理渠道也卷不動了,“每天都有代理商跑路,沒人愿意當冤大頭。”
原文標題:抱團漲價都救不了?這個電子產品,缺少技術壁壘,內卷有多狠?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電源
+關注
關注
184文章
17830瀏覽量
251267 -
科技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00瀏覽量
33097 -
充電寶
+關注
關注
7文章
714瀏覽量
38350
原文標題:抱團漲價都救不了?這個電子產品,缺少技術壁壘,內卷有多狠?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