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國博弈和產業變革之下,半導體業已成為高科技競爭的前戰,解決中國芯片業“卡脖子”問題已然是持久之戰。而真正卡住中國芯片行業發展的,不止是光刻機等設備,EDA軟件或才是中國芯片的命門,是最需要攻克的環節。作為支撐半導體業5000億美元規模以及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的“靈魂角色”,EDA市場基本被三大巨頭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把持,在國內亦占據了90%以上的份額。可以想見一旦被禁運,國內芯片產業無疑將遇到毀滅性打擊。國內EDA老將新兵在這一領域突出重圍,則要從全局全流程進發,而驗證則是必須要拿下的“山頭”。
驗證必須要攻克 國內仍存機會
為何驗證至關重要?
如今芯片設計軟件已走過了60多年的浩浩蕩蕩發展史,其過程是從輔助繪圖CAD到能夠仿真驗證的CAE階段再到模塊化的自動化工具EDA。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EDA工具的使用主要分為設計、驗證、封裝、制造等幾大類,其中驗證在EDA工具中覆蓋從前端邏輯設計到后端物理設計的整個環節,隨著芯片設計成本越來越高昂,以及集成度的提高,復雜性也在大幅提升,通過驗證發現所有的設計缺陷和錯誤已命系成敗,驗證EDA工具已成為“責任”擔當。
而中國在驗證EDA破局的機會也蘊含其中。
一方面,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新興技術的產業化加速,芯片需求量隨之激增。據行業知名機構IBS預測,2030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將超過1萬億美元,是2020年的2.6倍。在中國半導體市場蓬勃發展下,國內EDA的需求增長更加迅猛,驗證EDA工具亦水漲船高。另一方面,數字化的高速發展與先進制程對數字EDA工具提出更高要求,EDA工具需更快響應新需求,同時要更進一步的智能化、開放化,才能加快芯片迭代速度,支撐半導體業向后摩爾時代發展。
從驗證來看,合見工軟董事長潘建岳認為,EDA軟件非常復雜,技術壁壘也很高,最重要的是不僅要開發出工具,而且一定要不斷迭代,要有生態和客戶的支持,才能形成閉環。在EDA諸多細分領域中,最難的是驗證,不僅貫穿了芯片設計的全過程,同時也是中國半導體業極其需要的。其中數字仿真器是核心,還涉及硬件仿真器、原型驗證、軟硬件協同設計等。此外,先進封裝設計EDA亦是國內半導體業的短板,合見工軟瞄準這些領域集結發力,因在中國半導體業的體量與自主可控需求之下,已可足夠支撐一家世界級的EDA公司。
此外,盡管國際三大巨頭經過多年的積累,在驗證市場已有相應的成熟產品,但如果想進一步創新和迭代,則必須要考慮向前兼容,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歷史包袱。而且,他們也各有側重。Cadence優勢在于模擬設計、數字后端以及PCB和封裝設計,Synopsys建立了完整的芯片設計流程,基本壟斷了前端技術,而Siemens EDA則在DFT、物理驗證、功能驗證和PCB設計等方面占據優勢。
因而,潘建岳斷言,類似合見工軟擁有頂級研發團隊的EDA企業,有望打破已有的架構,通過打造完整與差異化的平臺,有望滿足市場需求,并突破巨頭壟斷格局。
自主研發與并購雙管齊下 打造全流程平臺
戰略有高度,戰術亦靈活。
合見工軟在戰術上選擇雙路并進,一方面立足自主研發,通過集合頂尖人才來產生虹吸效應;另一方面,通過并購和控股來加長補短。
“驗證工具非常難,如何快速開發并不斷迭代?”合見工軟聯席總裁郭立阜直言說,“EDA業有一大特點,那就是對人才有相當大的依賴性。因這一賽道有很多的坑、水塘、叉路,往前沖不小心就會栽跟頭走岔路,因而一定要有經驗豐富的、全球頂級人才的支撐才能不斷過關。”
而合見工軟在這方面的優勢可謂得天獨厚。合見工軟聯席總裁徐昀介紹說,合見工軟可說是高端人才密度極高的一個團隊。對于EDA初創公司而言,如果有一個主架構師(Principal Engineer),公司就可估值幾億元。但在Principal Engineer以上還有Scientist,Scientist以上還有Fellow,Fellow可說是國際領頭公司中最高的技術級別。而合見工軟聚集了3位Fellow、11位Scientist,還有眾多的Principal Engineer,而且具備世界級的深厚技術背景和高超的專業能力,可以說,單單這一陣容、這一儲備的頂級人才密集度是完全可以比肩國際巨頭的。
在這些頂級人才的加盟和合力之下,合見工軟迸發了出奇的戰斗力,短短7個月就推出了第一個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級數字驗證仿真器Univista Simulator(簡稱UVS),在性能上已可與同類產品不相上下。
而回顧國外三大巨頭的成長史,并購可謂是其中重要的注腳。合見工軟作為新手,在并購層面也出手凌厲,近段時間已完成了對兩家公司的收購,并投資了上海阿卡思、孤波科技,以及控股了新享科技。據悉,上海阿卡思是業界知名的EDA初創公司,主要做形式化驗證,其工具已被國內某半導體巨頭采用;孤波科技主要的產品是半導體測試自動化工具軟件,盡管成立才一年左右,但在客戶層面已累積豐厚。而新享科技作為低代碼平臺公司,在如何幫助企業做數字化轉型方面可實現更佳的協同。
在人才和并購能量“聚變”之后,合見工軟產品迭代的速度驚人。
在推出了第一個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級數字驗證仿真器之后不久,合見工軟又重磅推出了原型驗證系統UniVista Advanced Prototyping(簡稱UV APS),面向高性能計算、汽車電子、人工智能等多垂直應用領域,提供快速、專業的物理板卡快速定制化服務。此外,面對先進封裝設計所帶來的挑戰,合見工軟研發了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商用級EDA協同設計軟件——UniVista Integrator(簡稱UVI)。燧原科技封裝主管工程師陳曉強現身說法,UVI成功解決了2.5D、3D、異構封裝設計中不同設計之間互連檢查的困擾。
如今的合見工軟正顯現出羽翼豐實的底色。負責運營的合見工軟聯席總裁徐昀對此如數家珍:“盡管合見工軟是3月1號正式運營,到現在大概8個月的時間,但發展迅速,前不久完成了兩大并購、兩大投資和一大控股,從最初的6人辦公室,迅速發展為約300人的規模,并擴張到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廈門、重慶、無錫、深圳等。更要強調的是,研發團隊已有220人左右的規模。”
在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背后,合見工軟正在為其雄心壯志不斷“添磚加瓦”。聯席總裁郭立阜強調,驗證隨著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的發展逐漸細化,形成龐大的技能樹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包含形式驗證、數字驗證仿真器、硬件仿真器、FPGA原型驗證等。目前還沒有哪個公司能在驗證方面打通,合見工軟將憑借團隊的多年積累以及開放合作的心態,全面布局,力爭打造成一個真正的全流程驗證平臺。對于驗證來說,最重要的技術挑戰涉及容量、速度和靈活性,合見工軟將持續進取,在驗證全平臺工具方面攻堅克難。此外,在板級封裝設計和系統級設計層面,也將全力布局,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3-5年內打造世界級EDA產品 并將向工業軟件進軍
可以說,合見工軟的“守正創新”正締造國內驗證EDA的加速度,而合見工軟以此為支點,也在向更宏偉的目標進發。
潘建岳強調,EDA板塊對于國內半導體業來說是剛需,而且在高速發展,每年或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率。國內亦涌現出一批有特色的優秀國產EDA企業,相信EDA行業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與更迭。
“而合見工軟的短中期目標在于,不僅停留于開發面向中國的驗證工具,在國內半導體產業鏈中形成閉環,而且將放眼全球,掌握變革趨勢,研發出世界級水平的驗證工具平臺,爭取在3-5年內打造世界級的領先產品。”潘建岳著重說,“任何產品的開發都要適應新的格局,隨著技術和產業的新一輪變革,全球客戶對EDA研發創新十分期待,相信合見工軟有機會在這一時間點布局,依托世界級的人才儲備,打破過去20年的局限,為中國乃至全球用戶提供最先進的EDA工具,助力客戶的不斷創新。”
在合見工軟的短中期目標背后,也蘊含著合見工軟更為宏大深遠的長期目標,那就是要在工業軟件領域開出一條新路。
從市場來看,中國工業軟件市場高達兩千多億元人民幣,大多是嵌入式軟件,也包括CAD、ERP等,在這方面國內的缺口仍然巨大。“合見工軟的愿景是聯結數字和物理世界,成就創意到產品實現。在EDA驗證工具領域將持續深耕,做深做透,之后將布局工業軟件領域,聚焦最擅長、最需要的細分領域,并以打造世界級產品為目標,成為在全球工業軟件范圍內最具競爭力的一員。在這一過程中,將抱持開放融合的心態,與相關領域內的合作伙伴持續協同和配合。”潘建岳最后表示。
正如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合見工軟從成立以來一直保持低調務實的作風,不做浮夸的概念性宣傳,真正用產品說話讓客戶說話。在歷史與時代的大變革中,合見工軟選擇了一條充滿艱辛但前景分外光明的道路,在EDA驗證和未來的工業軟件領域重構和書寫新的版圖,就讓時間來作證吧。
-
eda
+關注
關注
71文章
2781瀏覽量
173586 -
合見工軟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53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