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年代里,農人們通過觀測云的變化來預測天氣。“觀云識天”,掐指一算,是農耕時期人們判斷氣象的主要方式。
當天空中出現像羽毛一樣的鉤卷云,就預示著陰雨的降臨;當天空中出現像魚鱗一小朵一小朵排列在天空的卷積云,可能預示著天氣將轉壞,即使不下雨也要刮風。氣候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對大量依賴自然環境的農人們。
科技變革,讓人們“知天而作”
工業文明和現代科技的發展,讓人們逐漸可以“知天而作”,通過預測天氣,來決定接下來的種植安排。
通過農田小氣候觀測儀,當地農業技術人員可以24小時不間斷對農業環境里的溫度、濕度、地溫、二氧化碳濃度等氣象要素進行自動監測記錄。這些數據,可以為農戶進行灌溉、通風等提供參考依據。
相較于傳統判斷天氣的土法子,農田小氣候觀測站的引入,為農作物生長發育提供準確的第一手氣象基礎資料。為研究分析氣象要素變化對農作物的成活率和生長狀況及農業科學管理提供可靠的氣象支撐。科技服務于農業,正在這里晝夜的上演著。
對于農田小氣候,我們都知道它指的是離地面2尺或1.5尺的下近地層的氣候,即光照、溫度、濕度和風速等的綜合狀況,以及土壤耕作層的溫度和水分狀況。農田小氣候除決定于形成大氣候的各種因子影響以外,還決定于地形、地勢、土壤性質、作物種類及其生長狀況、栽培管理方法等因素影響。
每一塊農田的土壤上層和近地面的溫度、濕度、降水、光照以及風向、風速等,往往是各不相同的。為清楚地了解不同農田的小氣候,錦州陽光氣象研發出農田小氣候采集傳輸設備,通過監測農田里的溫度、濕度、風向等要素,分析農田小氣候各要素的分布和變化特征,尋找改善作物生長環境的方法,從而幫助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農業氣象站的每一個傳感器組件都是獨立的個體,一條線接一個設備。能夠做到后期隨時增加要素,且不必返廠處理,為監測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因此除了能夠實時監測秋分季節里變化最為明顯的降溫和降水之外,根據季節可以調換不同的傳感器設備,實時監測濕度、風速、風向、大氣、土壤溫濕度等氣象元素,從而進行科學預測,為現在及未來農業生產提供強有力的幫助。
編輯:fqj
-
環境監測
+關注
關注
3文章
352瀏覽量
18678 -
智慧農業
+關注
關注
4文章
789瀏覽量
198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