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航順 HK32F030 的 RT-Thread Nano 移植示例,記錄了在 Keil 裸機工程的基礎上進行 RT-Thread Nano 移植的全過程。在按文檔中心的指導進行移植的過程中基本沒有遇到問題,只是由于 HK32F030 的RAM 較小,無法啟用 FinSH。移植工程已經分享在Gitee RT-Thread-Nano-HK32F030。
開源地址:https://gitee.com/CraztTnspt/rt-thread-nano-hk32-f030
(請復制至外部瀏覽器打開)
硬件信息:
MCU: 航順 HK32F030MF4P6 , RAM: 2KB, ROM:16KB
開發板:hk32f030 - 立創EDA (https://lceda.cn/whj4674672/hk32f030)由 @whj467467222 設計
參考文檔
RT-Thread Nano 簡介與下載(https://docs.rt-thread.org/#/rt-thread-version/rt-thread-nano/an0038-nano-introduction)
0.準備移植
在移植 RT-Thread Nano 之前,需要準備一個能正常運行的裸機工程。航順的庫文件包 HK32F030Mxx_Library_V1.1.4.7z 中提供了 HK32F030 的標準庫、啟動文件等,還有一個裸機工程模板,整理后得到這里移植使用的裸機工程。
編譯后燒錄,看到LED閃爍,裸機程序正常運行。實測可以使用Jlink 或 CMSIS-DAP 燒錄調試,而使用 ST-Link 無法識別到 HK32F030。
之后就可以開始 RT-Thread Nano 的移植了。
1.Nano Pack 安裝
Nano Pack 可以在 Keil MDK IDE 內進行安裝,也可以手動安裝。這里選擇手動安裝Pack,從官網下載安裝文件:RT-Thread Nano 離線安裝包,下載結束后雙擊文件進行安裝。
然后將 RT-Thread Nano 添加到工程中。點擊 Manage Run-Time Environment
在 Manage Rum-Time Environment 內打開 RTOS 欄,勾選 kernal,點擊 OK 后就將 RT-Thread 內核加入到工程中了。
現在能在 Keil 的 Project 欄看到 RTOS,展開后可以看到 RT-Thread Nano 的文件已經加入了工程。
2.適配 RT-Thread Nano
中斷與異常處理
RT-Thread 會接管異常處理函數 HardFault_Handler() 和懸掛處理函數 PendSV_Handler(),這兩個函數已由 RT-Thread 實現,所以需要刪除工程里中斷服務例程文件 Drivers/hk32f030m_it.c 中的這兩個函數,避免在編譯時產生重復定義。如果此時對工程進行編譯,沒有出現函數重復定義的錯誤,則不用做修改。
系統時鐘配置
現在需要在 RTOS/board.c 中實現 系統時鐘配置(為 MCU、外設提供工作時鐘)與 os tick 的配置 (為操作系統提供心跳 / 節拍)。
1void rt_hw_board_init()
2{
3 /* System Clock Update */ 4 SystemCoreClockUpdate();
5 6 /* System Tick Configuration */ 7 _SysTick_Config(SystemCoreClock / RT_TICK_PER_SECOND);
8 9 /* Call components board initial (use INIT_BOARD_EXPORT()) */10#ifdef RT_USING_COMPONENTS_INIT11 rt_components_board_init();
12#endif1314#if defined(RT_USING_USER_MAIN) && defined(RT_USING_HEAP)15 rt_system_heap_init(rt_heap_begin_get(), rt_heap_end_get());
16#endif17}
上面的代碼中,SystemCoreClockUpdate() 對系統時鐘進行更新,_SysTick_Config() 配置了 OS Tick。此處 OS Tick 使用滴答定時器 systick 實現,需要在 board.c 中實現 SysTick_Handler() 中斷服務例程,調用 RT-Thread 提供的 rt_tick_increase() ,如下:
1void SysTick_Handler(void)
2{
3 /* enter interrupt */ 4 rt_interrupt_enter();
5 6 rt_tick_increase();
7 8 /* leave interrupt */ 9 rt_interrupt_leave();
10}
由于 SysTick_Handler() 中斷服務例程由用戶在 board.c 中重新實現,作為系統 OS Tick,所以還需要刪除工程里中原本已經實現的 SysTick_Handler() ,避免在編譯時產生重復定義。如果此時對工程進行編譯,沒有出現函數重復定義的錯誤,則不用做修改。
內存堆初始化
系統內存堆的初始化在 board.c 中的 rt_hw_board_init() 函數中完成,內存堆功能是否使用取決于宏 RT_USING_HEAP 是否開啟,RT-Thread Nano 默認不開啟內存堆功能,這樣可以保持一個較小的體積,不用為內存堆開辟空間。開啟系統 heap 將可以使用動態內存功能,如使用 rt_malloc、rt_free 以及各種系統動態創建對象的 API。若需要使用系統內存堆功能,則打開 RT_USING_HEAP 宏定義即可,此時內存堆初始化函數 rt_system_heap_init() 將被調用。
3.編寫第一個應用
移植好 RT-Thread Nano 之后,則可以開始編寫第一個應用代碼驗證移植結果。此時 main() 函數就轉變成 RT-Thread 操作系統的一個線程,現在可以在 main() 函數中實現第一個應用:板載 LED 指示燈閃爍。
首先在文件首部增加 RT-Thread 的相關頭文件 《rtthread.h》 。
在 main() 函數中(也就是在 main 線程中)實現 LED 閃爍代碼:初始化 LED 引腳、在循環中點亮 / 熄滅 LED。
將延時函數替換為 RT-Thread 提供的延時函數 rt_thread_mdelay()。該函數會發起系統調度,切換到其他線程運行,體現了線程的實時性。
此時可以看到 LED 閃爍,雖然現象與裸機程序一致,但 RT-Thread 已經在 HK32F030 上成功運行。
使用 RTOS 造成固件變大后,通過CMSIS-DAP 燒錄程序可能出現失敗現象
將 CMSIS-DAP 的 SW 調試速度調低為 500kHz 后燒錄成功
4.移植控制臺 FinSH
由于 RAM 的大小有限,這里 FinSH 的移植未能完成
在 Nano 上添加 UART 控制臺
在 RT-Thread Nano 上添加 UART 控制臺打印功能后,就可以在代碼中使用 RT-Thread 提供的打印函數 rt_kprintf() 進行信息打印,從而獲取自定義的打印信息,方便定位代碼 bug 或者獲取系統當前運行狀態等。實現控制臺打印(需要確認 rtconfig.h 中已使能 RT_USING_CONSOLE 宏定義),需要完成基本的硬件初始化,以及對接一個系統輸出字符的函數,本小節將詳細說明。
實現串口初始化
使用串口對接控制臺的打印,首先需要初始化串口,如引腳、波特率等。 uart_init() 需要在 board.c 中的 rt_hw_board_init() 函數中調用。
1static int uart_init(void);
示例代碼:如下是基于 HK32 庫的 HK32F030 串口初始化程序,參考航順例程編寫。實現了串口的發送并配置了串口中斷接收。
1#define USART1_TX_PORT GPIOA 2#define USART1_TX_PIN GPIO_Pin_3 3#define USART1_TX_IO_CLK_EN()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GPIOA, ENABLE) 4 5#define USART1_RX_PORT GPIOD 6#define USART1_RX_PIN GPIO_Pin_6 7#define USART1_RX_IO_CLK_EN()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GPIOD, ENABLE) 8 9static void USART_GPIO_Configurature(void);
10static void USART_NVIC_Configurature(void);
11static int uart_init(void);
1213static int uart_init(void)
14{
15 USART_InitTypeDef m_usart;
1617 USART_GPIO_Configurature();
1819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USART1, ENABLE);
20 m_usart.USART_BaudRate = 115200;
21 m_usart.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 =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22 m_usart.US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
23 m_usart.USART_Parity = USART_Parity_No;
24 m_usart.USART_StopBits = USART_StopBits_1;
25 m_usart.USART_WordLength = USART_WordLength_8b;
26 USART_Init(USART1, &m_usart);
27 USART_Cmd(USART1, ENABLE);
2829 USART_ITConfig(USART1, USART_IT_RXNE, ENABLE);
3031 USART_NVIC_Configurature();
3233 return 0;
34}
35//INIT_BOARD_EXPORT(uart_init);3637static void USART_GPIO_Configurature(void)
38{
39 GPIO_InitTypeDef m_gpio;
4041 USART1_TX_IO_CLK_EN();
42 USART1_RX_IO_CLK_EN();
4344 m_gpio.GPIO_Mode = GPIO_Mode_AF;
45 m_gpio.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
46 m_gpio.GPIO_Pin = USART1_TX_PIN;
47 m_gpio.GPIO_PuPd = GPIO_PuPd_NOPULL;
48 m_gpio.GPIO_Speed = GPIO_Speed_10MHz;
49 GPIO_Init(USART1_TX_PORT, &m_gpio);
50 GPIO_PinAFConfig(USART1_TX_PORT,GPIO_PinSource3,GPIO_AF_1);
5152 m_gpio.GPIO_Pin = USART1_RX_PIN;
53 GPIO_Init(USART1_RX_PORT, &m_gpio);
54 GPIO_PinAFConfig(USART1_RX_PORT,GPIO_PinSource6,GPIO_AF_1);
55}
56static void USART_NVIC_Configurature(void)
57{
58 NVIC_SetPriority(USART1_IRQn,0);
59 NVIC_EnableIRQ(USART1_IRQn);
60}
實現 rt_hw_console_output
實現 finsh 組件輸出一個字符,即實現 uart 輸出一個字符:
注:注意:RT-Thread 系統中已有的打印均以 結尾,而并非 ,所以在字符輸出時,需要在輸出 之前輸出 ,完成回車與換行,否則系統打印出來的信息將只有換行。
示例代碼:如下是基于HK32 庫實現的串口驅動對接 rt_hw_console_output()
1void USART1_SendByte(uint8_t ch)
2{
3 while((USART1-》ISR & USART_ISR_TXE) == 0);
4 USART1-》TDR = ch;
5}
6void rt_hw_console_output(const char *str)
7{
8 rt_size_t i = 0, size = 0;
9 char a = ‘
’;
1011 size = rt_strlen(str);
12 for (i = 0; i 《 size; i++)
13 {
14 if (*(str + i) == ‘
’)
15 {
16 USART1_SendByte((uint8_t)a);
17 }
18 USART1_SendByte(*(str + i));
19 }
20}
將對應代碼加入 board.c ,編譯并燒錄后,可以看到終端(或串口助手中輸出的rtt logo):
至此就可以使用 rt_kprintf() 打印調試信息了。
在 Nano 上添加 FinSH 組件
RT-Thread FinSH 是 RT-Thread 的命令行組件(shell),提供一套供用戶在命令行調用的操作接口,主要用于調試或查看系統信息。它可以使用串口 / 以太網 / USB 等與 PC 機進行通信。這里使用串口方式,在 Nano 上實現 FinSH 功能。
Keil 添加 FinSH 源碼
打開 Manage Run-Environment。
勾選 shell 然后點擊OK,將 FinSH 組件的源碼到工程。
這時看到 RTOS Group 中加入了以下 FinSH 文件。
實現 rt_hw_console_getchar()
要實現 FinSH 組件功能(既可以打印也能輸入命令進行調試),需要在 board.c 中對接控制臺輸入函數,實現字符輸入:
rt_hw_console_getchar():控制臺獲取一個字符,即在該函數中實現 uart 獲取字符,可以使用查詢方式獲取(注意不要死等,在未獲取到字符時,需要讓出 CPU),也可以使用中斷方式獲取。
示例代碼:(未實現)
1char rt_hw_console_getchar(void)
2{
3 int ch = -1;
4 // 接收一個字符5 。。.
6 return ch;
7}
加入 FinSH 后 RAM 空間不足
這時編譯會出現報錯:
看編譯輸出應該是存儲空間不足,超出RAM大小154 Bytes,嘗試將編譯器優化等級調高至 Level2 ,但仍會報錯。
然后嘗試在 rtconfig.h 中調小 RT_CONSOLEBUF_SIZE 與 FINSH_THREAD_STACK_SIZE ,編譯成功。可以看此時的內存占用:Program Size: Code=9458 RO-data=922 RW-data=144 ZI-data=1832 ,ROM占用為 Code+RO+RW=10524 Byte,RAM 占用為 RW+ZI=1976 Byte,RAM即將耗盡。同時因為調小了線程運行棧,程序運行時會產生 hard fault,因此不再考慮將 finsh 移植至nano上。
為了正常使用,應當關閉 FinSH 組件,在RTE_Components.h中注釋 RTE_USING_FINSH,此時程序大小為:Program Size: Code=5756 RO-data=572 RW-data=120 ZI-data=1264 ,ROM占用為 Code+RO+RW=6448 Byte,RAM 占用為 RW+ZI=1384 Byte,剩余空間較為充裕。也可以通過在 Manage Run-Environment 中關閉 shell,移除 FinSH 組件。
至此,在 HK32F030MF4P6 上的 RT-Thread Nano 移植工作就完成了。
編輯:jq
-
RT-Thread
+關注
關注
31文章
1304瀏覽量
40296
原文標題:【國產MCU系列】在 HK32F030 上移植 RT-Thread Nano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Dev,微信公眾號:Linux閱碼場】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