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
本原創教程由芯驛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ALINX)創作,版權歸本公司所有,如需轉載,需授權并注明出處(http://www.alinx.com)。
適用于板卡型號:
PGL22G/PGL12G
1. 實驗簡介
本實驗通過使用開源軟件opencores上的I2C master控制器去控制I2C接口的EEPROM讀寫,練習如何有效的使用開源代碼提升開發效率。
2. 實驗原理
2.1 硬件電路
在開發板上,FPGA芯片通過I2C總線連接EEPROM 24LC04, I2C的兩根總線各上拉一個4.7K的電阻到3.3V,所以當總線上沒有輸出時會被拉高, 24LC04的寫保護沒有使能,不然FPGA會無法寫入數據。因為在電路上A0~A2都為低,所以24LC04的設備地址為0xA0。
開發板部分電路
2.2 I2C的總線協議和時序
I2C標準速率為100kbit/s,快速模式400kbit/s,支持多機通訊, 支持多主控模塊,但同一時刻只允許有一個主控。由數據線SDA和時鐘SCL構成串行總線; 每個電路和模塊都有唯一的地址。
在這里以AT24C04為例說明I2C讀寫的基本操作和時序,I2C設備的操作可分為寫單個存儲字節,寫多個存儲字節,讀單個存儲字節和讀多個存儲字節。各個操作如下圖所示。
下面對I2C總線通信過程中出現的幾種信號狀態和時序進行分析。
①總線空閑狀態
I2C總線總線的SDA和SCL兩條信號線同時處于高電平時,規定為總線的空閑狀態。此時各個器件的輸出級場效應管均處在截止狀態,即釋放總線,由兩條信號線各自的上拉電阻把電平拉高。
②啟動信號(Start)
在時鐘線SCL保持高電平期間,數據線SDA上的電平被拉低(即負跳變),定義為I2C總線總線的啟動信號,它標志著一次數據傳輸的開始。啟動信號是由主控器主動建立的,在建立該信號之前I2C總線必須處于空閑狀態,如下圖所示。
③停止信號(Stop)
在時鐘線SCL保持高電平期間,數據線SDA被釋放,使得SDA返回高電平(即正跳變),稱為I2C總線的停止信號,它標志著一次數據傳輸的終止。停止信號也是由主控器主動建立的,建立該信號之后,I2C總線將返回空閑狀態。
④數據位傳送
在I2C總線上傳送的每一位數據都有一個時鐘脈沖相對應(或同步控制),即在SCL串行時鐘的配合下,在SDA上逐位地串行傳送每一位數據。進行數據傳送時,在SCL呈現高電平期間,SDA上的電平必須保持穩定,低電平為數據0,高電平為數據1。只有在SCL為低電平期間,才允許SDA上的電平改變狀態。
⑤應答信號(ACK和NACK)
I2C總線上的所有數據都是以8位字節傳送的,發送器每發送一個字節,就在時鐘脈沖9期間釋放數據線,由接收器反饋一個應答信號。應答信號為低電平時,規定為有效應答位(ACK簡稱應答位),表示接收器已經成功地接收了該字節;
應答信號為高電平時,規定為非應答位(NACK),一般表示接收器接收該字節沒有成功。對于反饋有效應答位ACK的要求是,接收器在第9個時鐘脈沖之前的低電平期間將SDA線拉低,并且確保在該時鐘的高電平期間為穩定的低電平。
如果接收器是主控器,則在它收到最后一個字節后,發送一個NACK信號,以通知被控發送器結束數據發送,并釋放SDA線,以便主控接收器發送一個停止信號。
3. 程序設計
I2C時序雖然簡單,但是寫的不好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在開源網站http://opencores.org/上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非常好的代碼,這些代碼大部分都提供詳細的文檔和仿真。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恰當的使用開源代碼,不光能提升我們的開發效率,也能學習別人的開發思路。由于代碼大部分都是經過很長時間反復修改,反復精煉后的,所以有些代碼理解起來可能比較困難,在不能很好的理解別人代碼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仿真。
從IP core文檔得知,i2c_master_byte_ctrl模塊主要完成一個字節的讀寫,我們只需要按照I2C讀寫的要求,完成設備地址、寄存器地址、數據等讀寫即可。
i2c_master_top模塊是對i2c_master_byte_ctrl模塊的再次封裝,完成一個寄存器的讀寫,由于不同的設備寄存器可能是8bit,也可能是16bit,這里i2c_addr_2byte信號來控制寄存器地址是8位還是16位。
i2c_master_top模塊狀態機,如果是寫寄存器操作,先寫一個字節設備地址(寫操作),再寫1個字節或2個字節的寄存器地址,再寫一個字節的數據;如果是讀操作,先寫一個字節的設備地址(寫操作),再寫1個字節或2字節的寄存器地址,完成地址的寫入,再次寫設備地址(讀操作),然后讀取一個字節的數據。不管怎么說,程序設計都是要滿足芯片時序要求的,所以在閱讀程序之前最好先把芯片的數據手冊仔細閱讀一遍。
i2c_master_top狀態機
信號名稱 | 方向 | 說明 |
clk | in | 時鐘輸入 |
rst | in | 異步復位輸入,高復位 |
clk_div_cnt | in | I2C時鐘分頻因子,等于系統時鐘頻率/(5 * I2C時鐘頻率) - 1。例如50Mhz系統時鐘,100Khz的I2C,配置為99,400Khz的I2C,配置為24。 |
scl_pad_i | in | I2C時鐘數據輸入,本實驗可忽略 |
scl_pad_o | out | I2C時鐘輸出 |
scl_padoen_o | out | I2C時鐘輸出使能,低有效,I2C外部有上拉電阻,如果輸出高阻態,則會被拉到高電平,在本實驗中,高電平輸出時輸出高阻 |
sda_pad_i | in | I2C數據輸入 |
sda_pad_o | out | I2C數據輸出 |
sda_padoen_o | out | I2C數據輸出使能,低有效。在本實驗中,高電平輸出時輸出高阻。 |
i2c_addr_2byte | in | 寄存器地址是8位還是16位,1:16位,0:8位 |
i2c_read_req | in | I2C寄存器讀請求 |
i2c_read_req_ack | out | I2C寄存器讀請求應答 |
i2c_write_req | in | I2C寄存器寫請求 |
i2c_write_req_ack | out | I2C寄存器寫請求應答 |
i2c_slave_dev_addr | in | I2C設備地址,8bit,最低位忽略,有效數據位是高7位。 |
i2c_slave_reg_addr | in | 寄存器地址,8位地址時,低8位有效 |
i2c_write_data | in | 寫寄存器數據 |
i2c_read_data | out | 讀寄存器數據 |
error | out | 設備無應答錯誤 |
i2c_master_top模塊端口
i2c_eeprom_test模塊完成EEPROM的讀寫,EEPROM設備地址是A0,程序中將地址00的數據讀出,然后通過LED顯示,在KEY2 按下時,數字加一并再次寫入EEPROM并顯示出來。在I2C控制器中,代碼的大部分功能在備注中也有很多批注。
4. 實驗現象
下載實驗程序后,可以看到LED顯示一個二進制數字,這個數字是存儲在EEPROM中00地址的數據,數據是隨機的,這個時候按鍵KEY2按下,數字加一,并寫入了EEPROM,再次下載程序,可以看到直接顯示更新后的數據。
5. 使用在線調試Fabric Debugger觀察信號
使用Fabric Debugger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程序在開發板上運行時各個信號的變化,在本例程中添加一個Debug Core來觀察程序運行時各數據線的變化情況。
按紅色標記,在單擊“Inserter":
在彈出如下界面下選擇New DebugCore Unit來新建一個Debug Core:
單擊U0:DebugCore:
會跳到參數設置界面,在"Trigger Parameters"欄中Sample Depth采樣深度自己根據需求選擇,這里選擇默認,其它的設置保持不變。
在"Net Connections"欄中選擇Modify Connections,進行Net修改;
彈出的界面中首先對TriggerPort欄中觀測信號關聯,在這里,選擇左側read_data,然后單擊Make Connections,可以在TriggerPort欄中看到關聯的觀測信號read_data;
以同樣的方式對Clock欄中時鐘信號關聯,選擇左側sys_clk_c,然后單擊Make Connections,可以在Clock欄中看到關聯的觀測信號sys_clk_c,然后單擊OK;
再在如下界面中單擊保存按鈕進行保存并關閉即可。
接下來重新生成.sbit文件,雙擊Generate Bitstream,會生成帶有在線調試的DebugCore。
上面的工作準備好后,接下來才是正式開始調試, 單擊Debugger(確保開發板上電并連接了下載器),
單擊JTAG 掃描按鈕,在找到后單擊OK;
右擊DEV:0MyDevice0,在下拉菜單中單擊Configure Bitstream File
再按如下圖中進行設置,設置完成后按OK鍵;
到此,程序已下載到FPGA 中,可以在線觀察所需要的信號,選擇 Waveform,選擇觸發模式為連續,并單擊run;
可以看到read_data數據,每按一次KEY2鍵運行一次可以看到數據增加1。
-
FPGA
+關注
關注
1630文章
21786瀏覽量
605058 -
EEPROM
+關注
關注
9文章
1033瀏覽量
81827 -
開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3394瀏覽量
42629 -
I2C接口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5瀏覽量
25299 -
紫光同創
+關注
關注
5文章
88瀏覽量
275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