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英特爾的另一只靴子終于要落地了。
據悉英特爾正在與臺積電和三星等洽談,以將部分芯片生產外包,這一決定將會在1月21日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見分曉。雖早在2020年7月就傳出類似消息稱,英特爾與臺積電達成了代工產能合作協議,但對以IDM馳騁江湖的英特爾來說,更值得深究的是這一“轉變”究竟是應急之需還是長期路線?
縱觀其整個發展史,英特爾的主要市場領導力一直有賴于其卓越的先進制造能力,而在近些年數次引人注目的工藝延遲之后,英特爾終于要放下矜持嗎?此舉將產生哪些連鎖反應?未來的IDM之路將何去何從?
而截至記者發稿時,又一重磅消息傳來。英特爾宣布已任命原首任英特爾首席技術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為新任CEO,自2021年2月15日起生效。他將接任鮑勃·斯旺(Bob Swan)的職務,Bob Swan將繼續擔任CEO直到2月15日。這也意味著技術型CEO重新回歸執掌英持爾。
外包的“理智”
英特爾在先進工藝的“蹉跎”已是舊聞。盡管2020年英特爾有所轉機,在10nm終有所“交待”。根據規劃,其10nm臺式機CPU Alder Lake、10nm服務器CPU Sapphire Rapids將在2021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但采用7nm的CPU,則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才會亮相。
盡管英特爾宣稱7nm與臺積電的5nm實力相當,已經實現量產的10nm工藝在晶體管密度上甚至要領先于臺積電的7nm。但兩相比較,臺積電5nm已大量出貨,受到市場熱捧,反觀英特爾的7nm依舊“猶抱琵琶半遮面”,而且臺積電3nm也將于2022年下半年量產。這一“落差”,更是放大了英特爾7nm工藝開發的窘境。
有知名專家認為,英特爾在尖端制程技術進度方面有所落后,原因在于采用復雜指令架構,晶體管縮小的難度加大。而且業界對于尺寸縮小的定義不同,臺積電與三星走的不是真正0.7倍提升之路。
但對于內憂外患的英特爾來說,依仗先進工藝打造出CPU最強性能從而引領時代、超越對手的“故事”若漸失去光環,對英特爾無疑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轉單臺積電和三星,看起來或是理智的出路之一。
集微咨詢總經理韓曉敏對此分析,英特爾部分轉單臺積電是其在當前形勢下的無奈之舉,主要還是由于英特爾工藝進步的推進不順所致。而其轉單部分代工的形勢將會長時間保持,以盡量減弱研發進度對現有生產能力的不利影響。
無疑,臺積電成為最大贏家。以賽亞調研(Isaiah Research)在接受集微網記者采訪時指出,今年上半年英特爾的GPU、FPGA等產品就開始分別在臺積電5/6/7nm投片,并且市場關注的是英特爾往先進制程外包PC CPU的狀況。我們認為英特爾在2022年可能會在臺積電4nm有少量的PC CPU投片,并且也會在2023年進入3nm,而投片量也會持續增加。因此英特爾部分轉單對于臺積電是利多消息。未來英特爾在臺積電投片先進制程的CPU,貢獻營收規??赡懿粊営?a href="http://m.1cnz.cn/tags/amd/" target="_blank">AMD、MTK等大客戶,對于臺積電的營收增長是另一大助力。
而就在記者發稿之際,臺積電CEO魏哲家在14日投資人會議上拋出又一重磅消息,不僅宣布今年資本支出飆升至250億~280億美元,而且透露此次大手筆調高資本支出,主要就是為了大力擴產3nm制程,而英特爾的處理器芯片確定交給臺積電代工,預計于2023 年大量交貨。屆時英特爾將躍升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僅次于蘋果。
而三星也不再是“替補”。據悉英特爾業已外包I/O傳輸芯片(14nm)于三星。以賽亞調研預期英特爾同時也會把PC CPU外包至三星4nm、3nm,采取Double Source的模式,確保先進制程的產能。
巨頭的隱憂
曾幾何時,英特爾憑借IDM模式以及Wintel聯盟構筑了強大的帝國,在過去的20多年中傲視群雄。盡管英特爾也曾錯失良機,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碰壁,并在基帶力有不逮,但借助于以數據為中心的戰略轉型和六大技術支柱,以及在架構、封裝、生態的全面布局,英特爾依然擁有著強大的護城河。
2019年英特爾總營收720億美元,可謂創紀錄的一年。再過幾天,英特爾將宣布2020財年的財報,如果不出意外那將再次創造紀錄。但由先進工藝引發的連鎖反應以及內外競合之勢的變化,已經讓英特爾不得不高度審視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
在新經濟領域,2020年是一個破壞與重建同時發生的關鍵年份,是多年后回想起來也會稱之為一個分水嶺式的結界。那么在2020年英特爾遭遇一系列的變局,也再次顯性了它的多重隱憂。
不止于制造領域,與臺積電和三星的差距陡然拉大, 工藝的延遲也給了其它競爭對手乘勢追趕的機會,而昔日盟友蘋果的“倒戈”也成為未來競合變局的發端。
2020年7月英偉達市值超過了英特爾,而這背后正是新代工模式與舊IDM勢力的對決;AMD憑借臺積電的先進制程,在英特爾的固有領地和數據中心新勢力發起了Yes極的沖鋒,正強勢崛起;Arm陣營也正在四面進攻,向PC和數據中心攻勢不減,特別是蘋果自研基于Arm的Mac芯片,以及其所引發的示范效應,讓“PC和數據中心以x86架構稱雄,移動互聯網則是Arm架構領先”的行業共識,正被逐步改寫。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看似牢不可破的“Wintel 聯盟”或出現新的裂縫。據悉微軟正在為Azure云計算服務器以及未來的Surface設計一款基于Arm架構的芯片,而這對于在x86處理器市場占比超過84%的英特爾而言,無異于釜底抽薪。
英特爾的外包舉措顯然是慎重之舉。但真要外包,亦會產生新的命題,還要考量目前臺積電或三星的“接單力”。
有臺灣業界人士判斷,臺積電5nm和6nm是最先進的,也是產能最為緊張的,蘋果、高通、AMD、Nvidia、聯發科等都是金主,這就涉及產能分配的問題,英特爾先期在鎖定3nm制程之前,還要考慮如何拿到5nm的先進產能。此外,據傳英特爾要求能夠定制產品,而不是完全使用其他臺積電客戶已經使用的既定制造流程,在時間上則需要更多的磨合。
談及與三星的合作,這位臺灣人士表示,三星要解決漏電良率問題,有時一個問題可能一兩年解不掉。而且,英特爾還將不得不與英偉達爭奪產能。
IDM的“情感”
作為目前全球唯二堅持IDM模式的芯片巨頭,英特爾外包之后IDM將何去何從?
顯然,IDM仍是英特爾的立身之本。英特爾首席執行官Bob Swan最近在接受外媒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會利用第三方代工服務,但仍會始終研究如何保持作為垂直集成IDM的優勢。隨著英特爾計劃擴展和使用更多的第三方代工廠,維護和確保英特爾IDM戰略的優勢將變得至關重要。而且,保持晶圓廠可使英特爾為客戶供應保持敏捷性需求,這在使用第三方資源時是不可能的。
以賽亞調研(Isaiah Research)也認為,英特爾在未來外包先進制程給臺積電或三星以避免被AMD利用先進制程產品持續搶占市場,但英特爾本身還是有在持續采購EUV機臺開發自身7nm的制程,因此英特爾IDM的模式還是會存在,只是在未來英特爾系列產品就會有不同的策略,有可能是高階產品外包、低階產品自己做;或是相反。
“英特爾將繼續堅持其IDM為主的商業模式,因為這是英特爾能夠一直保持相對領先的優勢所在,對于其本身產品尤其是未來異構為主的產品體系均有重要意義?!表n曉敏強調了一致的觀點。
將這一選擇放在美國擬提供250億美元政府補貼、大力鼓勵芯片制造商遷回產線的大博弈時代,英特爾保留IDM顯然已是商業利益與國家利益的共同訴求。
隨著臺積電將2021年資本支出上調至250億美元以上,三星電子更是將在半導體業務投資300億美元以上,先進工藝競賽已然進入金錢轟炸新級別。而據估算,英特爾的資本支出在150億美元左右。
韓曉敏還是看好英特爾,他認為三星和臺積電的資本支出極高,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存儲器以及先進制程產能的擴充,英特爾在產能擴充方面落后,但不代表在工藝研發上投入會縮水,未來在先進工藝上還是有希望繼續保持第一梯隊的水平。
與換帥公告一起透露的消息顯示,英特爾在7nm工藝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Bob Swan將在1月21日的英特爾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其7nm節點及芯片外包策略的最新信息。而以股價上漲示好為開端,新接棒的擁有超過40年的技術和領導經驗的新CEO Pat Gelsinger,能否破冰前行,帶領英特爾創造新的奇跡?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376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7瀏覽量
172164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1瀏覽量
212710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4瀏覽量
1387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