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將互聯網平臺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行為納入執法視野。同一天,在澳門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首屆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對互聯網科技巨頭的壟斷行為發出預警:“互聯網科技巨頭掌控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可以預見,互聯網平臺經濟的強監管時代已經到來。
從“小而偉大”到“大得可怕”
過去的30多年時間,在技術、人才、市場全面發展,以及在鼓勵創新導向的政策環境下,中國互聯網經濟實現爆發式增長,造就了世界級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平臺。在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企業對促進經濟效率提高、降低交易成本、擴大市場規模、深化社會分工、驅動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這些互聯網企業成長為“巨頭化”、“寡頭化”,他們產品和業務的覆蓋范圍已經到了無處不在的地步,深深影響著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加強對其監管,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這是大勢所趨。
依據反壟斷法,界定一個壟斷行為需要(1)認定行為人占市場支配地位;(2)行為人濫用其支配地位(一般指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即“壟斷”地位本身并不違法,而是壟斷行為在法律意義上定義為違法;互聯網企業由“小”變“大”并不可怕,而是變“大”之后,利用其所支配的資源實行不正當競爭,從而影響市場的公平和效率。根據《指南》,互聯網平臺的二選一、大數據殺熟、個人數據收集與共享、屏蔽競爭對手或拒絕開放API接口、平臺紅包和補貼、搜索降權、捆綁銷售產品或服務、VIE結構申報等爭議已久且反壟斷風險比較突出的商業行為,都有了解釋和風險提示。這些被認為是現在互聯網平臺普遍存在的現象,但因為此前沒有明確的反壟斷立法,使得此類影響市場公平競爭和次序的行為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在《指南》發布之前的11月6日,中央網信辦、市場監管總局、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約談27家平臺,包括電商、社交、旅游、搜索、房產、短視頻,名單幾乎囊括了現在知名的頭部互聯網平臺。三部門表示:“平臺不是反壟斷的法外之地,也不是孕育不正當競爭的溫床。”三部門還稱,將持續推動整治線上平臺壟斷、不公平競爭和假冒偽劣等違法違規行為,趨利避害,創造良好的線上經濟發展制度環境和法制環境。
平臺經濟納入反壟斷助創新業態發展
《指南》征求意見稿明確,對平臺經濟領域開展反壟斷監管堅持以下原則:“營造公平競爭秩序,加強科學有效監管,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維護各方合法利益。”
互聯網平臺擁有讓中小企業和年輕的創業者們難以望其項背的資金、人才、政策、研發等資源優勢,在各種創新賽道上,通過收購兼并聯合等方式,基本實現了全覆蓋,近年來創新領域“贏家通吃”、“大樹底下寸草不生”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社會創新的邊際效應。
資本和權力一樣,都需要限制其貪婪的一面。歐美國家針對寡頭企業的反壟斷,從來沒有停止。1970年,IBM因在大型電腦的硬件、應用軟件和操作系統三大領域包打天下而被美國政府控訴為壟斷;1984年,AT&T受到政府的反托拉斯法訴訟,被一分為八,1999年,AT&T再次分裂成長途電話、移動電話等四家公司;2004年,歐盟對微軟處以8.89億歐元的反壟斷罰款;2009年,歐盟反壟斷委員會向國際芯片業巨頭Intel開出一紙10.6億歐元的巨額罰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美國政府通過反壟斷限制了微軟、IBM等巨頭,才促使了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等這些互聯網新銳的誕生和成長。
當這些新興互聯網企業在某一領域出現壟斷行為時,反壟斷監管也毫不客氣地指向了他們。2017,谷歌因利用搜索工具的壟斷地位,為用戶推薦廣告、商品,被歐盟處以24.2億歐元的罰款;2018年,Google公司因涉嫌濫用市場地位,被歐盟罰款43.4億歐元。據媒體統計,過去4年,全球范圍內有多起針對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4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其中谷歌涉27起,亞馬遜、蘋果各22起,臉書13起。近日,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谷歌,這也是2000年“微軟案”以來全球最重大的反壟斷案件。
堅持創新驅動,建設制造業強國
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只有堅持創新的核心地位,堅定建設制造業強國目標,才能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已經壯大的互聯網企業不僅不能脫離建設制造業強國的發展路徑,而且應該積極參與到制造業強國的生態中來。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關于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的表述有這些內容:“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實體經濟是一國之本,制造業是強國之基,這也是國家一直強調要促進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因之一。如果社會資源重心都在金融、資本層面“空轉”,都在玩“錢生錢”的資本游戲,這樣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這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再次給全世界以警示,只有擁有堅實的制造業體系和生產能力,才能在“變局”中保持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
2035年遠景目標提出要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互聯網平臺責任重大,泛娛樂化、不健康內容泛濫、鼓勵超前消費等互聯網文化,消耗著年輕人寶貴時間和生命,互聯網平臺們都應該有所反思。強大起來的互聯網企業應秉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青少年的成長、創業者們的奮斗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多的貢獻。
責任編輯:pj
-
Google
+關注
關注
5文章
1771瀏覽量
57705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3瀏覽量
103621 -
電商
+關注
關注
1文章
466瀏覽量
286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