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自成體系。
產業駛入快車道下的IP短板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駛入了快車道,在上半年新冠疫情影響下依然實現了16%的增長,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去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實現7000多億元,同比增長15.8%,遠勝于全球的負增長局面。
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供應鏈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2020年由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委托BCG開展的最新調研指出:
中美貿易摩擦將改變全球IC產業格局,目前中國本土IC自給率僅有約14% 。中國本土IC設計業的全球市占率為15%,整體IC產業全球市占率僅有5% 。
實現計劃中的自給率目標有難度
中國自2005年以來一直是集成電路最大的消費國,鑒于此,中國國務院在2015年5月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其中IC產業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40%的自給率,到2025年實現70%。
去年全球IC市場在中國大陸的價值約為1250億美元,而在大陸制造的IC價值只有195億美元,這樣算下來是15.7%。
但這195億美元中,大量是國外企業在中國設立的工廠制造的,比如臺積電、三星、SK海力士、英特爾等廠商在中國的產量,這不算是中國大陸自有的工廠生產,這不能算自給,真正大陸公司的產量只有76億美元,只占195億中的38.7%,總價值的6.1%。
而按照IC Insights的預計,從2019年至2024年,中國大陸IC產量(含本土企業、海外企業)將實現17%的復合增長,最終達到430億美元。
其中屬于中國大陸本土企業在2024年則將達到215億美元,但就算達到了215億美元,算出來的自給率也只有20%左右,離70%還遠遠不夠。
中芯國際禁令對國內IP產業的影響
美國這三年來鎖定的對象,從中興通訊、福建晉華、華為,到現在是中芯國際。
與其他三家企業不同的是,中芯國際的發展與命運,不單只是自己一家企業的問題而已,中芯國際的發展,攸關中國 IC 產業的整體生態圈打造,這包含設備、材料、EDA、IP、IC 設計客戶等,能孕育出一家成功的晶圓代工企業,自然可以繁榮周邊生態圈。
因此,中芯國際的戰斗力被削弱,影響不單單是中芯,而是整個中國IC產業的發展。
對于國內芯片設計公司而言,中芯國際在中國IC設計界有著上千家的客戶,是非常重要的晶圓代工產能供應商。
根據 IC Insights 統計2018年 晶圓代工廠的中國銷售排名,前五大供應商和市占率依序如下:臺積電 56%、中芯國際 18%、華虹集團 8%、聯電 7%、格芯占 5%。
中芯國際主要提供的制程技術為 0.18/0.15微米、55/65nm、40/45nm,各自占 2019年整體營收 38%、27%、17% 比重。
這次風暴下,對中芯國際影響最大的應該是 14nm 和 7nm 制程的研發和生產,未來的新技術的研發進程將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
長遠看美國禁令反而將推動國產自立
隨著半導體產業規模的擴大,這一行業的發展跟全球經濟增長趨勢的相關度越來越強。這意味全球經濟的健康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隨著美國政府收緊對中國半導體企業的管制措施,到2025年中國能否將芯片自給率提高到7成仍然存在變數。
不過從長遠來看,美國圍繞技術的攻勢反而可能會助推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立與發展。
在中國有很多半導體相關企業都在大量購買設計軟件,這種情況意味著無法避免中國國內的轉售。
短期內,美國施行出口限制的效果仍然值得懷疑,而就中長期而言,貿易管制是否會讓美國、日本和歐洲繼續保持其半導體技術的優勢,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目前,全世界只有荷蘭的ASML可以制造EUV光刻機。而大部分基礎技術的知識產權都由美國把持,因此荷蘭政府此前宣布不允許ASML向中國出口EUV設備。
因而日經指出,長遠來看,美國圍繞技術的攻勢反而可能會助推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立與發展。
在國內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在電子產品、汽車、網絡設備等等方面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國,也是美國芯片制造商最大的市場。2019 年,中國市場占美國半導體公司收入的36%。
正因為我們有最大的市場,所以有很多全球性的半導體企業在中國區的市場收入占全球銷售收入的比重非常高,這進一步印證了這個產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全球IP市場蓬勃發展自然產生國內機遇
芯片中晶體管數量大幅提升,使得單顆芯片中集成的IP數量也大幅增加,原本在16nm工藝下單顆芯片中集成113個IP ,在7nm工藝下單顆芯片中集成178個IP,這催生了蓬勃發展的半導體IP市場。
據IBS統計和預測,全球半導體IP市場將從2018年的46億美元增長至2027年的101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13%。
處理器類半導體IP市場預計在2027年達到62.55億美元,2018年為26.2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15%;
數模混合IP市場預計在2027年達到13.32億美元,2018年為7.2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99%;
射頻IP市場預計在2027年達到11.24億美元,2018年為5.42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8.44%。
據IBS預測,2019年中國市場的半導體供應量約有15.81%來自中國公司,而84.19%依賴外國公司。
到2030年,中國市場的半導體供應量有39.78%來自中國公司,60.22%仍將來自外國公司。
在持續增長的需求驅動下,在政策補貼的推波助瀾下,中國半導體行業在光電器件、功率器件、芯片的設計、設備、材料等上游環節存在著非常多的機會。
據德勤報告分析,到2024年,中國在全球半導體消費中的占比將達到57%。預計中國將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半導體消費市場的地位。這也將給未來中國發展IC產業帶來不可多得的良好機遇。
結尾:從骨子里的認識到嚴重性將決定結果
而關鍵芯片元器件的國產化和自主可控真正深入到了產業人心當中,并加快了落地的腳步,對于本土的IC供應鏈,特別是IC設計這一環節,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目前首批科創板上市的25家企業中,IC企業占6家,已過會IC企業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收比例約18%,其中中芯國際、芯源微、中微、寒武紀、安集科技研發投入占比超過20%,2019年度A股研發費用前20名公司的營收占比均值約為15%。
當前正是中國芯片遇到最壞的時代,但另一面看也是發展最好的時代。無論國際勢力如何打壓,我們應相信,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希望總會到來。
責編AJX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21瀏覽量
426083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1文章
11605瀏覽量
362749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299瀏覽量
1041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