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歐洲的純電動汽車銷量總體增長強勁,成為疫情影響下歐洲車市的最大亮點。 與此同時,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前四月純電動汽車銷量卻下滑46%。 當然這受疫情影響很大,但一增一降之下,中國汽車工業將從電動車實現“彎道超車”的宏大計劃,似乎正在遭遇著來自歐洲的嚴峻考驗。 “與某些批評家觀點相反,德國汽車業絕不會錯過電動汽車的機遇。”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汽車專家比通托(Stefan Di Bitonto)如是說。
1
猛進
比通托上述結論,依據是“全球三大管理咨詢公司”之一麥肯錫前不久發布的一份報告。 麥肯錫指出,到2024年,德國廠商在全球電動汽車生產量中的占比有望從2019年的18%上升至29%。 并且,德國將有望在2021年以逾170萬輛(包含純電動與插混)的年產量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 這一預測與我們的直覺相反。 因為在過去幾年,中國電動車不僅在銷量上高歌猛進,更直接推動了全球汽車工業向電動化轉型的浪潮。 2015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最大市場,銷量33萬輛(包含純電與插混,不含普通混動HEV,以下“電動車”字樣皆同)。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使用電動兩輪車和電動公交車的最強主力軍,超過17萬輛公交車已經實現電動化。 那年也是全球電動車的井噴之年。 2015年,全球電動汽車總數首次突破百萬大關,達到126萬輛,而在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數量僅為2015年的一半,十年前電動汽車在世界上不過百輛而已。 在隨后的幾年時間內,中國對全球電動車的拉動作用愈發明顯。 2016年,中國電動車銷量破50萬輛,蟬聯全球銷冠,占全球電動車保有量的40%以上;2017年,中國電動車銷量達到60萬輛,并且份額持續擴大,約占全球電動車銷量的50%。到了2018年,中國電動車銷量達125萬輛,占全球市場62.5%。 2019年,中國電動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降4.0%,這個體量依然是德國市場的兩倍。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老牌汽車強國——德國,已經錯失了電動化浪潮下的發展機遇? 麥肯錫顯然持相反意見。 它預計,僅大眾、戴姆勒、寶馬三家公司,在2020年電動車產能就將翻一番,超過100萬輛(包含純電和插混)。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70萬輛,超過中國市場。 也就是說,2021年將成為全球電動車格局變化的拐點,中國的霸主地位,將被德國取而代之。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麥肯錫報告,并未考慮疫情影響。 東方證券研究所預測,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65萬輛,較之前預期的300萬輛下降12%。
2
反超
疫情對車市的影響,已經變得越來越復雜而不可知。 今年3月,歐洲汽車銷量開始直線下滑。 據LMC Automotive汽車咨詢公司的數據,今年3月,歐洲汽車銷量同比下降52.9%,至77.43萬輛;今年1-3月,歐洲汽車總銷量同比下降27%,至276萬輛。 車市暗淡,電動車成為惟一的亮點。EV Sales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歐洲電動汽車銷量達到8.4萬輛,同比增長41%;一季度銷量為22.9萬輛,同比大漲82%。 這一數據顯示了,歐洲已經反超中國,成為全球電動車市場份額最大的地區。 今年前2個月,中國車市異常低迷,雖然從3月開始逐漸復蘇,但整個一季度,電動車(包含純電和插混)整體銷量下滑幅度達56.4%,銷量為11.4萬輛。 11.4萬輛這個數字,僅為歐洲市場同期的一半。 如果只看純電動汽車,情形也大抵如此。 今年一季度,歐洲五大汽車市場: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穿電動車登記注冊了7.93萬輛,險勝中國的7.7256萬輛。 這里出現一個分野:2020年的一季度,歐洲的純電動車銷量增長了一倍多,而中國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則下降了一半以上。 這次反超,讓一些歐洲汽車人士對未來翹首以盼。 今年一季度,歐洲電動汽車占整體車市的份額達到7.5%,遠高于2019年的3.6%。 如果僅看3月,歐洲電動汽車占整體車市的份額達到創紀錄的9.9%——遠高于全球電動車份額的平均值2.5%。 相比之下,中國2月電動車(包含純電和插混)產量5.3萬輛,占比總體143萬輛的3.7%。 不過,這一勢頭在第二季度很可能會完全逆轉,因為當歐洲乃至全球仍將持續受疫情的巨大沖擊,而中國汽車業已經重回正軌。 盡管如此,在歐洲,無論從政府層面還是到企業戰略,都在規劃著一個雄心勃勃的電動化藍圖。以至于似乎越來越多的機構預測,中國電動車被超越是大概率事件。
3
勢均力敵的競爭
2018年,當拼多多勢如破竹地崛起,一系列問題與質疑也隨之而來。彼時,創始人黃崢說了一句話:淘寶經歷的苦難,我們一樣都逃不掉。 這似乎是說,產業自有其周期,后人在某些層面上都在重復著前人的步驟。 拿出歐洲市場主要電動車國家的數據,可以看出,它們似乎正處在幾年前中國電動車市場由高補貼和“雙積分”政策帶來的迅速成長期。 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國,前4月純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達到161%。這一明顯增長與政府在2019年上半年對純電汽車的補貼數據相當。并且,在過去的一年里,英國還大力推廣了充電基礎設施。 法國的數據更有意思。 今年前4月,純電動車在法國的銷量增長了97%,達到2.7萬輛。這意味著在電動汽車方面,法國目前幾乎與德國持平。相比之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情況則有所不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注冊量也增長了88%,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絕對注冊量僅從約5000輛增至約1萬輛。 原因在于,去年12月,法國修訂了補貼制度,從那以后,最高6000歐元的補貼只能發放給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不能享受此政策。 再看德國。與英、法不同的是,德國電動車增長引擎一直是插混車型,但今年前4個月,純電動汽車銷量也出現了改善,增長了48%,新注冊量從2.1萬輛增至3.1萬輛。 德國汽車管理中心分析道,這要歸因于德國2月底純電動汽車補貼的增加。 歐洲各國政府加大補貼力度的直接推力是歐盟“史上最嚴排放法規”,到2021年,企業車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95克/公里。有機構測算過,要達到這個排放目標,企業生產純電動汽車要比插混更具優勢。 因此,表現在歐盟層面上的法律大棒,就體現為具體各國的補貼“胡蘿卜”。但一正一負兩種激勵合起來所產生的的效應,與2014年我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換擋提速,沒有實質區別。 此外,歐洲地區也為電動汽車免購置稅、燃油稅以及專用牌照,還可享受免費停車、降低道路通行費等路權紅利。 這也直接推翻了“歐洲電動車發展迅速,根本原因在于歐洲人更愛環保”這一天真論調。 有機構調研顯示,盡管歐洲消費者更關注氣候和環保,但這并不是構成他們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理由。歐洲消費者拒絕電動汽車的理由與我們沒什么不同,原因包括:購置成本較燃油汽車更高、續航差、充電樁安裝不方便。 去年夏天,寶馬研發總監弗羅里希甚至直言“沒有消費者對純電動車有真需求。”他說,“如果我們手上有大訂單和政府源源不斷的補貼,寶馬也能在歐洲銷掉 100 萬臺純電動車,但讓歐洲人發自內心的為它們買單,恐怕太難了。”盡管這一觀點引發了許多爭議,但歐洲地區電動車銷量與政策的正相關關系的確是顯而易見的。 那么,有著先發優勢的中國,將如何面對來自歐洲群雄的競爭? 這一問題的答案可以歸結為,既然兩個市場在不同時期均表現出高度相似的政策激勵作用,也面臨著相同的“成長的煩惱”(比如消費者的暫時抗拒),那么,大家也就是站在同樣的層面上短兵相接:拼實力、拼品牌,拼高質量發展。 正如普華永道全球汽車業務主管費利克斯·庫納特所說: “未來幾年,中國和歐洲將在電動汽車上展開一場并駕齊驅的競賽,最終結果將取決于政策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的改善、電動汽車的質量和可用性。”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28瀏覽量
114471 -
汽車工業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7瀏覽量
29915
原文標題:深度|歐洲將超中國成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原因是他們更環保?太天真!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