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后,醫院成了高危區域,大量的醫院非急癥門診關閉了,患者不能去醫院,沒辦法復診。線上問診成為防疫期間患者獲得醫療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
1月22日,清華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林明貴接到一條短信:好大夫在線準備開展有關新冠肺炎義診,您如果愿意請回復,我們將給您推送病人。“我說可以,以后他們就每天不停地給我推送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幾乎全體總動員,共同開展了大規模免費在線咨詢、義診服務,指導人們對癥處理、做好隔離、不要焦慮,幫他們判斷該不該去醫院。截至記者發稿時,銀川互聯網+醫療健康協會收集到來自全國27家互聯網醫院最新數據顯示,針對疫情提供的線上咨詢或義診服務總計2073萬人次。
互聯網醫療在線平臺的工作人員討論義診平臺升級方案 雨婷 攝
“醫患不見面”的隔空問診成為抗擊疫情的第二戰場。
林明貴對記者說:“疫情初期,線上絕大部分問題都是圍繞新冠肺炎,現在疫情平緩了,公眾的情緒得到了緩解,在線問診的問題也有了明顯變化。目前主要是一些老病號,或因醫院停診沒法去看病,選擇在線復診,請醫生遠程指導用藥等。”
隔空問診解決公眾緊張急迫需求
3月19日,記者電話采訪到林明貴、陳恩強兩位在線義診的三甲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他們從疫情暴發至今,一邊在醫院堅守崗位,一邊利用空余時間在線上義診。
“絕大部分問題是,我是不是得新冠肺炎了?發燒了怎么辦?咳嗽了怎么辦?現在能不能上醫院?”令林明貴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抽煙者,當時武漢疫情最緊急,他問他抽的黃鶴樓煙會不會帶病毒。
“這次疫情通過互聯網平臺,讓他們有一個溝通交流詢問的渠道,而這個渠道解答的都是專業醫生,解決了公眾當時緊張、急迫的需求。”林明貴對記者說。
身處抗疫一線的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副主任醫師陳恩強,3月19日上午查房,下午出門診,四點鐘他所在的感染中心最后一位新冠肺炎病人出院。
陳恩強告訴記者,來線上咨詢的大部分不是新冠確診病人或疑似病人,一位問診者體溫37.3度,知道是因為受涼引起,這在平時很常見,但他懷疑自己接觸了可疑人員,于是在網上大量查詢相關知識比照自己,又到很多義診平臺咨詢,出現緊張、焦慮、睡不著,連續幾天不停地咨詢我,最后體溫升至37.5度。“我告訴他這是過度緊張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進而導致體溫變化,最后聽了我的話放松心態,很快就體溫正常了。”
由于疫情發生初期正值春節,很多務工人員返鄉過年。一位村干部在線咨詢陳恩強,村里回來好多出外打工回鄉的人,他們是不是帶病毒?從他家院子前走過時,發現他們在院子里不帶口罩,會不會傳染我?我是不是暴露了?陳恩強耐心告訴他,在人員稀疏的空曠室外是很難被傳染的,一般來說也不需要刻意戴口罩,不要過度恐懼,另外,也需要看這些人具體是從什么地方回來的,從外面回鄉的人不一定都攜帶病毒,粗暴地在人家門口貼封條拉橫幅是一種缺乏科學的極端行為。
疫情期間,眾多互聯網醫療企業積極抗疫,好大夫、微醫、丁香園、阿里健康、有來醫生等平臺提供線上義診。公立醫院也紛紛搭建互聯網醫院平臺,為本地患者提供服務,大大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互聯網醫療的優勢充分顯現了出來。
這種“不見面”的服務,避免了交叉感染;實現了跨醫院、跨地域調動醫生資源,在武漢線下醫院醫生緊缺的時候,好大夫在線醫生達67591名,微醫互聯網總醫院50486名醫生在線接診。
多項政策連發助推互聯網醫療發展
疫情暴發后,醫院成了高危區域,大量的醫院非急癥門診關閉了,患者不能去醫院,沒辦法復診。很快,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助推互聯網醫療發展。
2月3日、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連續下發《關于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咨詢服務工作的通知》。
2月26日,國家衛健委印發《關于開展線上服務進一步加強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強遠程醫療服務、推進人工智能服務等方式拓展線上服務空間,緩解線下診療壓力,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同日,武漢市醫療保障局為微醫互聯網總醫院武漢專區開通醫保支付。
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在互聯網醫療機構復診可依規進行醫保報銷。
多項政策的出臺,激活了蓄勢已久的互聯網醫療,更給百姓和患者帶來了方便和就醫觀念的改變。
2月28日,武漢的吳紅焦急地在小區門口等一個可以“救命”的人。婆婆兩年前乳腺癌復發,需長期服藥治療;父親患有慢阻肺,日常必需的吸入劑也所剩不多。疫情形勢嚴峻,吳紅無法帶家人去醫院復診購藥。
吳紅嘗試掃描“互聯網醫院門戶”二維碼注冊,填寫身份證、醫保賬號等信息后,上傳家人的病歷,有醫生在線詳細咨詢了兩位老人的既往病史、服藥情況及目前的身體狀況后,為兩位老人開出了電子處方。
據微醫互聯網總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處方由藥師在線審核通過后推送至定點藥房,線下藥店會復核處方,核實參保人員信息,并自動進行醫保結算,參保人可通過支付寶、微信等方式支付個人自付部分。
兩天后,吳紅終于等到了拿著“救命藥”的快遞員。“在非常時期,為我們重癥病人提供了這么便捷的服務,就像平時在醫院看病一樣,還可以通過醫保支付,我感覺真的是方便。”
行業發展需要齊心協力各自擔當
線上問診成為防疫期間患者獲得醫療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老百姓逐漸認識到在網上可以得到很多輕問診,不需要非得去醫院。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3月14日,微醫正式上線全球抗疫平臺,集合海內外醫療資源,提供7×24小時中英雙語在線咨詢服務。有業內人士認為,2020年有望成為互聯網醫療的拐點之年。
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展?好大夫在線CEO王航認為,這取決于行業參與者能否持續給老百姓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作為一個新興服務,在線問診的服務標準目前還不清晰,平臺方需要不斷優化問診流程、培訓醫生熟練使用在線問診工具、監控并干預線上醫療服務質量。
王航表示,兩部委的《意見》只是打開了一扇通向春天的大門,但是如何走到繁花深處仍是未竟的課題。其中監管和控費是重點,也是難點,比如如何避免因互聯網便利性而帶來的過度使用,如何防止虛構醫療服務的騙保行為,如何將國家集中采購藥品納入線上醫保等等,都還需要政府、醫院、平臺和社會齊心協力、各自擔當,在不斷創新中給出答案。
-
互聯網醫療
+關注
關注
0文章
68瀏覽量
214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