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人工智能大會(2019 WAIC)在上海召開,會上,微信AI團隊推出了“微信對話開放平臺”和“騰訊小微”智能硬件兩大核心產品。在微信智言與微信智聆兩大技術的支持下,“微信對話開放平臺”將微信的對話AI能力作為基礎,開放給有對話或客服需求的個人、企業或組織。
微信方面稱,開放,意味著任何個人、企業或者組織都可以接入,人人都能低成本擁有專屬對話AI機器人。
而且對話開放平臺接口豐富,不管是小程序、公眾號、APP還是Web應用,都可以快速完成配置。
據介紹,微信對話開放平臺目前已形成一個技術完善的智能對話生態平臺,可以為接入的開發者提供已有的通用技能,如天氣、新聞或百科等;同時,為了適應各種各樣的場景,微信對話開放平臺也支持自定義配置技能,讓開發者能夠根據場景定制對話或客服技能。
而騰訊小微是一款智能音箱,叫一聲“小微”,她不僅會答應,還會滿足你的需求,例如播放音樂和視頻、聽有聲故事和新聞、查詢天氣、學習英語、與朋友聊聊天、創建任務提醒、設定鬧鐘時間等。
此外,小微還可以和智能設備進行交互,調節燈光,控制空調和電視等。
微信支付侵權遭起訴,二維碼到底歸誰?
掃碼支付、加入新朋友,二維碼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這些二維碼背后,一場專利之戰正在涌動。
近日,一家擁有二維碼支付專利的公司認為微信支付侵犯了其專利權,起訴至法院,要求騰訊公司、財付通公司及消費終端凡客誠品公司賠償各項損失共計100萬元。
上午,本案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庭審理,庭上騰訊方表示,微信支付的邏輯與原告持有的專利并不相同,故不構成侵權。
2012年11月,北京微卡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微卡時代公司)從銀河聯動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簡稱銀河聯動公司)處獲得了名為“采集和分析多字段二維碼的系統和方法”的發明專利,與卓望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共享專利權。
銀河聯動公司在其官網上稱,在移動互聯網尚未興起時,其即與中國移動合作研發“中國移動二維碼”。而本次涉案的專利,即是這一時期沉淀出的核心技術。微卡時代公司表示,涉案專利包括了移動支付中的“掃一掃”二維碼采集、后臺解碼、辨識字段、信息匹配、最終識別等全過程。
財付通公司和騰訊公司并不認可原告的訴請,表示,微信支付系統只是為用戶提供支付渠道,二維碼中并不包含商戶實體信息,屬于“單字段二維碼”。而原告擁有的專利為“多字段二維碼”,其二維碼會包含有特定商戶信息,與微信支付的運營模式并不相同。
“二維碼的采集、解碼、辨識都是現有技術,不能說在專利中對字段進行了人為割裂,就成了對方的獨有保護范圍。”騰訊公司代理人表示。在二維碼中嵌入字符串是十分常見的技術,微信支付的二維碼對應的就是待支付鏈接網址。雖然鏈接中可能包含有商家信息,但在微信后臺分析處理時并不涉及商戶,二維碼僅是完成支付。
對此,微卡時代公司回應稱,在支付鏈接的生成過程中,勢必涉及商家的特定識別,因此本案中,騰訊方和凡客誠品均實施了侵權行為,故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負責人曾在2017年接受采訪稱,騰訊對此事的表現讓我們很不滿意,我相信和阿里巴巴之間有很多可以商討的空間。他還表示,此前阿里巴巴曾向其購買過一個商標,雙方合作十分愉快。
截至發稿時,庭審仍在進行中。
隨著移動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二維碼已成為關鍵流量入口和交互介質。
全球二維碼技術的雛形最早出現在美國。1987年,美國Intermec公司開發了Code49碼,次年,美國國際資料公司開發了Data Matrix碼,之后便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二維碼。
目前在內地應用最廣泛的QR二維碼則是日本Denso Wave公司于1994年發明的。為了將QR二維碼打造成為國際標準,Denso公司在發展初期開放了其專利。但隨著QR碼在全球范圍內日益廣泛的應用,Denso公司近年來正在全球布局一系列QR碼新專利。
有關人士表示,銀河聯動圖形二維碼專利從技術上來看構成了日本Denso Wave公司新專利的前置專利,這將有利于銀河聯動公司在中國二維碼知識產權之爭中搶占制高點,獲得產業的定價權。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18瀏覽量
207909 -
人工智能機器人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22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