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A Intelligence 最新發布全世界 5G 用戶數情況顯示,截止至 2019 年 6 月底,全世界 5G 用戶數約 213 萬人,其中韓國作為全球率先開通 5G 網絡的國家,用戶數占據 77.5% 即 165 萬人,遠超其他國家人數。
有分析認為,在 5G 市場初期,擁有高質量的智能手機將成為吸引客戶的關鍵。5G 市場預計將在 2021 年后全面繁榮,但要想長期占據市場領先地位,在早期階段運營商的“卡位”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已經明確表示將在今年商用 5G 的國家包括日本、加拿大、英國、西班牙、法國、墨西哥、波多黎各、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各國都在抓緊時間積極搶占 5G 第一梯隊的位置,中國運營商的步伐看起來有些緩慢。
我國 5G 部署情況以及存在的挑戰
相較于國內 5G 芯片廠商、手機廠商們高漲的行業熱情,作為 5G 網絡建設方的運營商卻不緊不慢。在 5G 投資方面,根據規劃,2019 年三大運營商的 5G 總投資在 310 億左右,遠低于 4G 和 3G 商用元年的投入。
盡管 5G 商用牌照的發放加速了 5G 紅利的釋放,但從三大運營商最新的表態來看,目前,國內 5G 網絡建設仍在緩慢而有序的推進中。
在上個月舉辦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三大運營商對各自的 5G 部署情況和計劃進行了介紹: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宣布,2019 年中國移動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超過 5 萬個 5G 基站,在超過 50 個城市實現 5G 商用服務;2020 年,將進一步擴大網絡覆蓋范圍,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城區提供 5G 商用服務;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在 5G 建設初期,中國電信將在全國 40 個城市建設 NSA/SA 混合組網的網絡,提供 5G 服務,同時,力爭在 2020 年率先全面啟動 5G SA 的網絡;
中國聯通總經理李國華則透露,聯通今年將在 40 個城市建設 5G 試驗網絡,搭建各種行業應用場景。
結合三大運營商的表態,業內普遍預計 2019 年三大運營商將在全國建成 10 萬到 15 萬座 5G 基站。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報告顯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將在今年 9 月份開啟商用 5G 網絡,而目前三大運營商在首批城市的 5G 網搭建和測試工作已經完工。
三大運營商在 2019 年開始商用 5G 網絡,前期主要以 NSA 組網方式,后期則是 SA 組網方式,而今年年底時候,運營商選定的一線城市都可以完全商用 5G 網絡。截止目前,宣布將在今年年底前建成超過 1 萬座 5G 基站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
考慮到在最早進行 5G 商用的韓國,僅在首爾周邊就已建成了超過 5 萬座 5G 基站,仍無法實現 5G 信號的完全覆蓋,被用戶們詬病其 5G 網絡的覆蓋率和速度,以此可以判斷 1 萬座基站估計還遠無法滿足上述城市正常的 5G 商用。
5G 網絡建設略顯緩慢,一方面有三大運營商整體業績下滑以及 5G 商用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但另一方面,建設 5G 網絡核心的 5G 基站的建設、前期的成本控制,后期的維護支出等都是面臨的諸多挑戰,也是三大運營商未能完全放開部署的重要原因。
5G 商用挑戰
對于運營商而言,目前建設 5G 存在很多挑戰且投入巨大,在收益上卻不會有什么改變,畢竟 5G 的真正意義并不是只為了讓大家手機上網網速更快,而是為了萬物互聯、自動駕駛等等。
但是,萬物互聯、自動駕駛等目前還遠未到真正的商用落地階段,只有手機廠商們在發布 5G 手機,因此,這時候大力建設 5G,這于運營商而言吃力又沒收益。
再考慮到,當前三大運營商還在 4G 網絡建成回本的階段,新的網絡資費標準也讓運營商的業績在不同程度上承壓。考慮到先期采用 NSA 組網方式的 5G 網絡僅能支持面向 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面向 C 端的流量生意還是運營商先期的主流。但 4G 時代,運營商之間低資費的流量競爭就已趨于白熱化,單純向個人用戶售賣流量已經不足以支撐運營商的 5G 建設成本,三大運營商亟需尋找新的增長空間。
因此,站在上述立場來看,對 5G 的投入小心謹慎也在情理之中。先不斷優化穩固 4G 市場,獲取更多收益,待 5G 技術更為成熟時再加大投入資金,或許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5G 基站建設挑戰
另一方面,5G 網絡基站不同于 4G 基站,相比于 4G 網絡,5G 通信系統的各項設計指標和性能都有大幅提升,由于 5G 基站的傳輸距離大幅縮短,覆蓋能力也大幅減弱,覆蓋同一個區域需要的 5G 基站數量將大大超過 4G 基站,5G 組網需要的基站的數量將是 4G 的 4 到 5 倍。這也意味著運營商一方面需要向通信設備商支付更多的采購費用,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基站建成后,運營商需要支付更高的運營成本。
因此,運營商 5G 基站設施的共建共享就尤為重要。4G 時代,中國鐵塔很好的解決了三大運營商鐵塔等基站設施重復建設的問題,不過由于運營商基站密度和用戶分布不同,4G 基站設施的共建共享效果并不算理想。到了 5G 時代,三大運營商采用統一制式,而且在 5G 建設初期采用的 NSA 組網方式需要 4G 和 5G 雙鏈接,三大運營商各自單獨采購通信設備,再共建共享鐵塔等 5G 基站設施就完全具有可能性。
事實上,包括鐵塔在內的 5G 基站設施的共建共享已成為加速 5G 組網的必然趨勢。各地的政策大同小異,核心都是通過鼓勵基站設施的共建共享以及社會公共資源的開放,需要三家運營商在基站設施建設上的共享共建,也需要社會公共資源的充分供給,以此來降低 5G 基站的建設成本,從而加速 5G 網絡的部署進度。
5G 基站維護成本挑戰
在 5G 網絡使用的后期,基站本身的維護成本可能還會比 4G 基站的維護成本高出 10 倍左右,受限于成本原因,運營商在 5G 基站建設初期將主要圍繞 NSA 展開,5G NSA 能從原有的 4G 基站直接升級改造而來。
公開數據顯示,到 2018 年底三大運營商 4G 基站總數超過了 372 萬個,其中中國移動約占一半,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各約占 1/4。改造這些現存的 4G 基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運營商初期在 5G 基站建設上的投入成本。
除了選擇從更為經濟的 5G 組網方式外,運營商也將從基站本身的成本入手,包括選擇更便宜的基站和建設更多的微基站。
5G 基站功耗和其它挑戰
同時 5G 基站的功耗幾乎可以達到 4G 網絡基站的 4 倍左右,5G 基站能耗上升,部分原因是引入了 Massive MIMO(多天線技術),4G 基站主要采用 4T4R MIMO,而 5G 基站則采用了 64T64R MIMO,這增加了基站總功耗。功耗的上漲意味著電費支出也將增加,這無形中又增加了運營商的成本增加,并且為 5G 資費的制定增加了更多的難度。
此外,5G 基站建設還面臨其他配套設施改造的問題。在 5G 時代,基站上的掛靠的天線(負責線纜上導行波和空氣中空間波之間轉換的單元)和 RRU(負責射頻處理的單元)被整合成了 AAU(有源天線單元),使得 5G 設備的重量相比于 4G 設備更重,這給一些現有的基站設施帶來了挑戰。
結語
國際標準化組織 3GPP 定義了 5G 三大應用場景包括 eMBB(增強移動寬帶),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和 uRLLC(超可靠低時延)。而對于 5G 網絡的部署架構,3GPP 則定義了非獨立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兩種標準選項,NSA 僅能支持 eMBB 的業務場景,SA 則主要能支持 mMTC 和 uRLLC 的業務場景。
5G 網絡部署將從 NSA 開始,逐步過渡到 SA,而應用場景也將從主要面向 C 端流量用戶的 eMBB(增強移動寬帶),轉換到主要面向B端用戶的 mMTC(海量機器類通信)和 uRLLC(超可靠低時延)。隨著 5G 網絡的逐步部署,運營商對 5G 商業模式的探索,也亟需從單純的數據流量服務轉向低時延、高可靠、大連接等多元化的應用場景。
就目前看來,5G 商用還不能滿足大眾對 5G 的期待。無論是技術還是標準,實際上并不足以發揮出 5G 應有的優勢。就像當年 3G、4G 時代一樣,在更新換代之初,總會有網絡覆蓋有待提升等問題,需要時間和實踐經驗不斷完善。
面對技術更復雜、部署難度更大、成本更高的 5G,與悶頭狂奔相比,結合實際情況穩步推進顯得更是尤為重要。
-
基站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401瀏覽量
66876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497瀏覽量
565432
原文標題:5G 爭奪戰:我國運營商步伐為何如此緩慢?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