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著機器人界 “奧林匹克”之稱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賽在保定拉開了帷幕,焦灼的戰況與擂臺上爭分奪秒的拉鋸戰,著實讓臺下觀眾為選手們捏了一把汗。當然,這就是競技特有的魅力,但在感受其魅力的同時,機器人大賽所展現的也是人工智能領域里繞不開的一大問題——人才缺口。
據此前騰訊研究院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書》中顯示,目前全球AI領域人才約在30萬左右,每年AI方向畢業學生約2萬人,遠遠不能滿足百萬量級需求的市場。
而推動科技發展的背后,必然是建立在人才數量和水平基礎之上,顯然全球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只不過在此前全球AI高等教育占比中,美國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值得慶幸的一點是,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印發,我們也感受到了中國想要構筑先發優勢以及搶占AI高地的決心。同時在這個規劃中,也明確指出了將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正因如此,在海淀區2017年小升初科技特長招生簡章中,赫然陳列出了機器人、科技創新、單片機(智能控制)、信息技術等幾大招生項目。
引人深思的是,在這場人才的角逐賽里,國內能否先人一步完成布局,或許從這場賽事中,我們便能窺知一二。
可期的中小學與進階的高校
目光轉回賽場,現場我們看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小、初、高等不同年齡段的選手。從低往高來看,以“綠茵小將”這場針對中小學階段的比賽為例,賽場上考驗的是他們對機械結構設計、運動控制以及團隊配合的能力。
當然對于這個階段的選手而言,側重點并不在于語言編程,更側重對邏輯語言的理解,其次才是與智能硬件上的結合。而這些日常接觸的單板機,也有助于孩子對力學、工程學、材料學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掌握。
雖然最終多是依靠可視化的模塊編程語言來拖拽實現,鮮有涉足到語言編程的選手,但卻能為未來開發AI技術打好堅實的基礎。
至于高校參賽選手,其展現出的水準就相當高了,以德州職業技術學院(1隊)帶來的智能榨汁機器人為例,這臺機器人采用程序控制,且具有語音識別功能。
在Yesky天極網與其簡單的對話中了解到,該機器的操作原理,是先通過語音系統說出果汁名稱→視覺模塊掃描識別對應的水果→控制中心發出指令→機械臂將水果放置到榨汁機→榨汁→機械臂將盛滿果汁的杯子放置到指定位置。
拋開外觀工藝不談,畢竟這不是需要量產于市場的產品,高校也不會花費大量無意義的費用去打磨外觀。這臺機器人所給外界展現的,是當下人工智能領域發展最火的兩大分支——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視覺。
除此之外,其他高校選手帶來的如自動激光雕刻工作站、垃圾分類機器人、快速激光掃描測量裝置等在內的諸多產品,也展現出了相當高的水準。而反觀整個產品流程,無論是自己手敲還是調用的API接口都已進入到了代碼編程階段。
可以說,這些選手的出現為會場增添了許多亮點,但更讓人覺得驚艷的產品,還是來自大學團隊的一個仿生機器人——UST-Bird。
進階篇——仿生學與BCI腦控機器人
UST-Bird是一款完全由參賽團隊自主研發的仿鳥撲翼飛行機器人,模仿老鷹外形,翼展長度120cm,重量僅147g。機身采用全舵機的驅動方式,依靠左右翼的差動控制,可以實現無可控尾翼的高機動飛行動作。如滑翔、俯沖、急速轉彎等。
據天極網了解,打造UST-Bird的團隊,來自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智能控制與無人系統研究中心,團隊中包含了2名博士生和3名碩士生。同時該團隊已在仿生撲翼飛行機器人領域發表了4篇論文,申請或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
當然,飛行機器人在當下這個年代已經見怪不怪了,但仿生學卻并不多見。要知道許多影響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明都源于仿生學,譬如蒼蠅的楫翅,也被成為是 “天然導航儀”,人類就是借助這一原理制成了“振動陀螺儀”。而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仿生學這個交叉學科對于機器人產業的影響自然是不容忽視的。
雖然外觀上,UST-Bird遠沒有費斯托或是波士頓動力的產品驚艷,但這個團隊的未來依舊是可期的,畢竟費斯托至今也沒有做到BionicFlyingFox那些產品的量產,更多是借助對這一課題的研究,為他們自家產品賦予靈感與激情罷了。
再將目光移至仿生機器人的另一側,這里上演的是場絕對的黑科技之爭——BCI腦控機器人。該項賽事考研的是融合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研究與應用結合。在腦機接口技術的加持下,你可以實現用意識去打字、關燈、拍照等應用。
當然,這一學科對于多數人而言還有些陌生,但要知道的一點是,國內外此前對這一技術的研究從未中斷過。比如卡內基梅隆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的合作研究團隊利用無創的腦機接口開發出了世界上首款精神控制機器人手臂。
國內方面,早在7年前就曾有過高校實現了讓猴子去控制機械的研究。而在去年開幕的第十七屆國際裝備制造博覽會上,兩款分別面向醫院與家庭用戶的、主要用于特殊兒童心理教育與治療領域的腦控機器人首次出現在了人們視野當中。
機器人大賽 究竟賽出了什么
整體而言,相比機器人大會而言,大賽現場少了很多花哨秀技術的廠商,即便如此,在賽事的背后,依舊展現出了國內在AI賽道上的全力奮進。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韓國在平昌冬奧會的那場機器人滑雪比賽,來自當地各大知名學院與協會的參賽選手,滑出了自己的機器人產業現狀。
而這一次的機器人大賽,我們能夠清晰的感受到,新一批人才在利好的政策下正不斷被培養、挖掘與塑造。即便是那些中小學參賽選手,他們總有一天也將成為解決AI人才缺口這一問題的關鍵力量。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90瀏覽量
20744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399瀏覽量
238905 -
智能機器人
+關注
關注
17文章
870瀏覽量
82379
原文標題:熱火朝天的機器人大賽背后 我們看到了新一批人才的涌入
文章出處:【微信號:tjrobot,微信公眾號:天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