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會非常警惕那些成功經驗,很多時候,我覺得也許僅僅是“幸存者偏差”。
換句話說,可能關于失敗的復盤更有價值。
當然不是說要歌頌失敗。
產品是活的,公司是活的,生態系統是活的,都有自己的生老病死,而死亡,是最偉大的發明,這又讓我很樂觀。
全球商業領域中,許多企業曾叱咤風云,但面對市場變化及新技術的挑戰,最終慘遭淘汰。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它們精于管理,信奉客戶至上等傳統商業觀念。這就是所有企業如今都正面臨的“創新者的窘境”。
在《創新者的窘境》中,管理大師克里斯坦森指出,一些看似很完美的商業動作——對主流客戶所需、贏利能力最強的產品進行精準投資和技術研發——最終卻很可能毀掉一家優秀的企業。他分析了計算機、汽車、鋼鐵等多個行業的創新模式,發現正是那些暫時遭到主流客戶拒絕的關鍵的、突破性的技術,逐漸演變成了主導新市場的“破壞性創新”。如果企業過于注重客戶當下的需求,就會導致創新能力下降,從而無法開拓新市場,常常在不經意間與寶貴機遇失之交臂。而更靈活、更具創業精神的企業則能立足創新,把握產業增長的下一波浪潮。
我手中拿到的這本《創新者的窘境》,是2014年9月第8次印刷的版本,據聞這本書刷新了人們對創新的認識。
在這本書的中文版大火之后,關于破壞式創新的書就層出不窮,其中最為著名的大概是李善友的那本《顛覆式創新》,但是大多數人只能從《創新者的窘境》這本書里獲得最深刻的洞見。
可是,你若仔細看這本書的英文版權頁就會發現,它的英文版最早于1997年上市,而書里的案例也基本上是2000年以前的。這些案例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會讓人產生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哦,原來真是這么回事呢。
作者克里斯坦森是哈佛商學院的教授,多年來都在研究破壞性創新,同時也在研究幸福課。他是一個能將各個領域的知識都融會貫通的教授以及作者,他的研究經歷也讓人不得不想到《從0到1》的作者彼得·蒂爾在書里所呈現的那種境界:最厲害的思維方式是沒有專業邊界的。而擁有這種思維方式的人所關注的東西,從哲學到商業,簡直是無所不包。
將近20年的時間,無數公司的雄起與顛覆一次次印證克里斯坦森的破壞性創新,直到今天他的觀念仍然可以大賣。如果你再去查看這本書在亞馬遜上的評論,排靠前的一條評論就十分真相:騰訊就是一家典型的認識到破壞性創新重要性的公司,當年收獲張小龍并給他獨立的空間,無疑是馬化騰最正確的決定。
當管理者在處理創新時,他們會本能地選派有能力的員工來從事這項工作。一旦他們找到合適的人選,絕大多數管理者也就會認定,他們選派的人員即將入主的機構,也將具備成功完成這項任務的能力。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機構所具備的能力,獨立于機構內部工作人員的存在。
一個機構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它的流程,也就是人們將勞動力等資源轉化為更高價值的產出方法。另一方面體現在機構的價值觀層面,這些價值觀正是機構管理人員和普通人員在做出優先決策時所遵循的原則……同樣的流程和價值觀,在某種環境下構成某個機構的能力,但在另一種環境下則決定了這個機構的局限性。
這本書也可以通俗地定義為:論一個大公司的倒掉。擺在眼前的例子除了讓人扼腕嘆息的諾基亞,還有雅虎,以及正在衰落的IBM等,不勝枚舉。這本書值得所有管理者和創業者閱讀。因為一家基業常青的公司,考驗的常常不是管理水平,而是最高領導者的眼界與度量。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30瀏覽量
884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