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提出:“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并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他將其稱之為混沌學。
在哲學領域,類似混沌學說有“不可知論”,斷言人的認識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范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甚至連著名的哲學大師康德都是該理論的擁躉。
中國人則將其歸納為:“人力有時而窮。”
這也是為什么,越是新興起的、缺少相關制度的的市場,如早期的光伏戶用市場,想擁有一座好的電站,要把希望寄托在運氣上。而隨著市場的規范和產業的發展,這種不確定因素會越來越少。但隨著產品進一步發展,新的掌控之外的挑戰又會誕生,典型的例子就是隨著新能源的發展,電網友好型光伏電站已經迫在眉睫,而多能互補和未來的能源微網以及全球能源互聯網又是光伏需要翻越的一座有一座高山。
許映童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年會的報告中透露:得益于5G+AI技術的發展,爆炸式創新即將到來,在未來二三十年,人類必然走近綠色智能世界。
拓展邊界
人腦在計算速度,數據處理等方面會遇到瓶頸甚至極限,但AI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在AI眼中,所謂的邊界,是不存在的。
在智能光伏誕生之前,人工巡檢是件很頭疼的事情,對于大型地面電站而言,高頻次巡檢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黃河水電攜手華為在全球光伏市場首例使用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可以視作對光伏邊界的一次拓展。
采用大數據分析IV曲線和“逆變器+組件+支架”的綜合設計方案,改變了原來行業認定的最優設計方案,支架跟蹤方式與組件選型都發生了變化。
通過智能IV診斷系統,100MW的地面光伏電站可在15分鐘完成100%在線監測,自動生成報告,而人工要完成即使1%的抽檢,也需要3天時間。
在華為推行智能IV曲線技術之后,查到了很多電站實際使用中的問題和隱患,打破逆變器邊界,給整個電站號脈診斷。技術向整個電站領域去延伸,給行業帶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
一個光伏行業太多人想知道的答案:到底哪家光伏組件性價比最優?或許只有AI通過足夠多的樣本數據后才能告訴你。
這在當前平價甚至低價光伏的時代極具指導意義:當拼盡全力可能也暫時沒人能得到滿分的時候,只有那個最接近目標的方案才能獲得勝利。
當答案變成唯一解時,行業的變革與洗牌必然隨著而來。
很殘酷,但這種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在國際市場上,華為今年超凡的表現已經說明了逆變器市場蛋糕在加速向頭部企業狂奔。而除TEMIC之外的日本廠商,歐洲一些老牌企業,市場份額在逐步縮水。這種速度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快。
AI的大行其道,會讓人產生無力感,正如柯潔大戰阿爾法狗敗北之后大哭,但對于一些原本枯燥的,無人愿意進行或者無法進行的工作,AI是人類軀體和腦力的延伸。
在預先設想了針對未來的解決方案后,我們回到現在,看AI在當下對于光伏電站的意義。
如果將人力的極限比作光速,那么AI的發展速度可以視作正在膨脹的宇宙:以遠超光速的速度在不斷刷新著邊界。隨著鯤鵬和昇騰芯片的進一步發展,華為智能光伏的AI算力也將進一步增強。
未來五年,全球半數區域電網面臨弱電網問題:美國電網短路、容量小,造成控制不穩定、電壓波動;印度光資源與弱電網區域重合,低電壓穿越短路容量比下限等問題帶來電網不穩定,同時管理手段不足,網架結構導致調度難度大,隨著新能源比例進一步增高,挑戰將持續加劇;澳大利亞電網與美國電網一樣短路容量小,同時諧波普遍超標,調度難度大,電價波動也大;中國西北地區則存在頻率穩定,交直流混連系統暫態電壓問題與功率預測等問題。
而光伏在高電壓穿越與耐受能力、低電壓穿越短路電流支撐能力、低電壓穿越短路容量比下限、電流諧波等方面仍然與火電、水電等傳統能源存在差距。
而當光伏產業走向能源互聯,城市互聯(在深圳龍崗已經開始試點),再到萬物互聯,挑戰則更加嚴峻。在其中還隱藏著一個事實:如果說早期的工作還能夠由人工取代,但越到后期,AI的所做的越是僅靠人工所沒辦法實現的。人機結合的“AI+光伏”模式將是未來新能源工作的新常態。
多維世界
未來光伏與其它形式能源的融合已是必然趨勢。許映童提供了一張未來智能光伏生態產業鏈的示意圖,以AI與5G為核心,支撐起產業鏈、跨界融合和商業生態。通過智能,使這些設計龐雜學科的各個環節和技術邊緣“角落”中的不確定性變得可以掌控并不斷進化。
在許映童看來,華為推出的AI加持智能光伏6.0正在探索階段,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創新技術融合進來。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技術包括,數字化直流發電系統、智能IV診斷技術以及電能安全防護技術。
通過AI識圖,組件物理排布自動生成,節省99%的配置時間;增加智能電弧防護(AFCI),系統可在2秒內快速關斷,很多國家正在立法規強制要求戶用系統具備此項功能;阻抗重塑算法,支撐光伏滲透率可達50%,在弱電網環境下具備超強不脫網的控制能力。
時至今日,在智能光伏發展五年之后,AI技術將原本效能已逼近極限的光伏電站又提升了一大步:在青海共和、安徽濉溪、內蒙達拉特旗、廣西陸川等地測試結果顯示,通過AI Boost智能直流發電系統,提升發電量范圍在0.5%-1%。
許映童介紹到,在發電側,華為數字化直流發電系統(SDS)采用AI自學習跟蹤算法,智能逆變器可實時調整每一排組串在不同時刻的傾角,實現功率閉環控制,確保發電量最優。以2018年年底并網的泗洪領跑者基地,72%采用了華為AI加持的智能光伏解決方案,其雙面+跟蹤+多路MPPT方案降低LCOE約7%,AI自學習優化跟蹤算法,相比傳統雙面+跟蹤方案發電量額外再提升0.5%-1%。
今后,想做一個好的光伏電站,沒有運氣,只有選擇。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