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華人運通欲通過三智戰(zhàn)略,走出一條不同的新造車勢力向上之道。
你可能沒聽過華人運通,但你一定知道丁磊。丁磊,一位擁有光鮮亮麗的履歷的前瞻者。他曾是上汽大眾國產化重要參與者之一,還代表中方組建上海通用。不僅如此,他曾經還是張江高科和浦東新區(qū)的管理者。正是憑借多年的汽車從業(yè)經歷和豐富的城市管理經驗,丁磊與眾多新造車勢力大佬們與眾不同。
為了弄清 “三智戰(zhàn)略”的具體規(guī)劃以及華人運通目前的發(fā)展現狀與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小編與丁磊進行了一次深度溝通。
丁磊
在丁磊看來,華人運通的誕生恰逢其時,造一輛面向未來的好車不能太急躁,需要平心靜氣,遵循造車應有的規(guī)律,每一個點都要細細打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少。這個世界或許并不需要新的造車公司,但永遠需要好的產品。所以,華人運通必須造出真正有價值的好車。
華人運通“三智”布局在全面實踐落地
記者:智慧公路項目一般是是政府指導,當地省交通廳規(guī)劃、制定標準。主要的市場player有汽車企業(yè)、出行科技創(chuàng)新企業(yè)、百度、阿里等互聯網企業(yè)、華為等通訊企業(yè),以及運營商等聯合主導參與。它是一個協同過程,要跟政府,跟眾多player共同協調。比如最近阿里在浙江從杭州、紹興到寧波的一條智慧高速公路要開始建了。丁總您的一些構想似乎超越了一家車企想要做的事情,請問丁總您怎么思考這個問題,您的愿景是什么?
丁磊:2017年7月份我跟豐實資本一起創(chuàng)建了東海岸資本,準備投未來智能交通。之所以選擇智能交通領域,是因為這是歷史發(fā)展使然。從全球來看,智慧交通都是大汽車公司先開始做,比如說GM(通用),早在1990年美國提出開發(fā)智慧交通技術的時候,GM就響應了。日本和德國也是車企先行。原因就是交通本身技術的發(fā)展,遠遠落后車的技術發(fā)展。比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在GM的試車廠試車,類似碰到障礙物會自動停這樣的技術,現在叫L2。其實上個世紀GM就已經開始使用。
所以,選擇智能交通領域是出于這個考慮。我認為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要做智慧出行、智慧交通,肯定先要從車出發(fā),因為車的技術是領先于幾乎所有的地面交通技術。
我們?yōu)楹螘岢觥叭恰边@個愿景,是因為車是載人的,也是整個城市中唯一能夠機械移動的。人們生活各方面的數據,都會在車上,所以人及所有家庭的信息,都匯總在一起。形成數據匯合、感知匯合、智慧能源匯合。我們認為車是連接互聯網和物聯網的關鍵,總體來看,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在未來城市管理中是不可分割的。
再說到智慧出行的player,我認為應該從車出發(fā)。如果從互聯網出發(fā)來考慮,主要是營造一個數據互聯的環(huán)境;從政府出發(fā),政府是城市整體的管理者;從開發(fā)商出發(fā),就是新城區(qū)的開發(fā)建設。但是從車出發(fā)就不同了,車連接了互聯網和物聯網,中心地位便突顯出來。
我從很早就看到這一點,所以提出三智,這并不是為了唱高調。在現在的player中,很少有人管過市政又做過園區(qū),我是管過高科技園區(qū),也做過政府管理的工作。今天談智慧城市的管理,在汽車行業(yè)里長期工作,同時在城市管理中有經驗的我,也包括華人運通團隊里的不少同事,就比較有發(fā)言權。舉個例子,在張江,我規(guī)劃過智慧園區(qū),也是按照智慧城市來規(guī)劃的,并且最終落地實施。
簡而言之,由擁有領先技術突破的智慧交通技術創(chuàng)新公司來牽頭,匯合互聯網合作伙伴、開發(fā)商和其他單位共同規(guī)劃一個智慧城市,我認為會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安排。
具體來看,華人運通團隊具備這個能力,我們也正在實踐智慧城市、智捷交通和智能汽車三方面的工作。華人運通將來對這三方面也會有所區(qū)分,但是也有融合。我們有專門做智捷交通板塊,也有專門規(guī)劃智慧城市的板塊。從一個企業(yè)來說,我們雖然有不同的業(yè)務板塊,但也不可能通過一個企業(yè)去完成所有。就像我們不會做地產開發(fā),開發(fā)是政府的事情。
記者:剛才提到的像百度、阿里這些互聯網公司也在做類似的智慧城市規(guī)劃,您覺得跟這些玩家相比,華人運通更擅長的方面是造車,我們跟它們之間的競爭關系是什么?
丁磊:我認為不存在競爭關系。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華人運通現在以技術公司為主體做智能汽車開發(fā)。我們也在同時推進幾個新板塊,做智捷交通、智慧城市。資金、資本和人才,都可以用不同的平臺募集,不會互相影響。近期我們還會宣布,德國交通部長的咨詢專家、某全球知名車企前沿技術開發(fā)副總裁將受邀出任華人運通國際科學委員會的專家委員,他在智捷交通、智慧城市方面是專家。
第二,互聯網公司的團隊,對城市管理不熟悉,對政府的功能沒有深入理解。互聯網與政府溝通,更多講互聯網的數據,包括外延和很多服務。但是在我來看整個智慧交通的中心點,不應該是互聯網,而應該是城市里這些“關鍵目標物”,關鍵目標物就包括車和路,誰能夠掌握這些,誰就能承擔核心角色。
第三,從政府管理者角度來說,我在浦東新區(qū)時早就開展了這樣的管理和業(yè)務。這是我們的優(yōu)勢,我們也有大量互聯網的人才、城市管理的人才,再加上智能汽車這個核心載體,這是非常領先的規(guī)劃和優(yōu)勢。從全世界來看,最早也是大的整車廠承接政府的規(guī)劃,幫助政府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對于華人運通,我們做的是未來出行,起點就很高,加上團隊的經驗也是獨一無二的。我覺得這對我們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記者:像這樣的構想,最早會在中國哪個城市落地?
丁磊:我們會先做比較小的區(qū)域,比如說三平方公里、五平方公里,然后再擴展到大的城市。不可能首先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整體實施完成,但是在一個小的區(qū)域可以先實施。
我們跟鹽城已經達成了意向,專門建設一條自動駕駛的測試路段,車、路都有智能化的功能,大概七公里長,這個路段與現在公布的自動駕駛路段都會不同。我們希望這類嘗試可以作為現有自動駕駛路線的補充,在我看來,其他地方的規(guī)劃都還沒有到這個程度。第二個包括更廣泛應用的地區(qū)也正在實踐,合適的時候會宣布。
開發(fā)全新的電子架構來支持三智戰(zhàn)略
記者:華人運通新一代智能汽車與傳統汽車有何不同?
丁磊:三智里面還有一個核心問題,汽車電子架構的問題。現在傳統車的電子架構,無法承載這些新的不斷變化的外部市政環(huán)境和服務環(huán)境。所以我們會開發(fā)全新的電子架構來支持三智戰(zhàn)略。10月22日我們也會宣布全新的電子架構,完全符合智捷交通和智慧城市,能夠支持不斷更新的外延和服務。我們的團隊對戰(zhàn)略都高度認同,同時我們造的也是最好的車。
目前市面上不是缺車,而是缺真正面向未來的好車。大家問華人運通造車是不是晚了,我說沒有晚,時機正好。我們要造一部跟大街上跑的車完全不一樣的車,也要造一部跟傳統車企造的新能源車不一樣的車。傳統的車企也非常強,但是它會有一些品牌和產品的慣性、既有消費群的慣性等問題。
我們是一張白紙,純粹地想未來的車應該是什么樣子,跟三智相結合的車是什么樣子,制造出一個與眾不同,技術上面完全革命,造型上又是非常驚艷的車,這個對社會有貢獻。對社會沒有價值的事不是我們團隊要做的。我們團隊凝聚有志向的人才。這個就是我們與眾不同的特色,造一輛車要安安靜靜的,定定心心地做,別著急。
記者:下一代車,您有沒有一個具象的描述?
丁磊:我們會有一系列的車,因為我們的電子架構、自動駕駛技術、動力總成都是平臺化的,后面會很快,但我們會精心打造一部部真正的好車,這個也是我們這些造了二三十年車的人想做的事情。
記者:過去五年在手機領域我們經歷了模擬手機向智能手機的轉變,未來五年在汽車領域也會發(fā)生這個事,過往所有車是模擬汽車,而不是智能汽車。包括現在的新造車公司造的車,比如特斯拉給人的感覺也是一個模擬向智能過渡的產物,所有的信息還是從云端,從其他方面來到車里,車沒有辦法把很多事情再反饋回去,聽丁總剛才描述的,咱們將來這種溝通,或者數據的交換,其實是無縫的、隨時隨地的,這才符合智能手機現在給大家的感覺,所以才可能是一輛真正的智能汽車。我挺難想象這個場景,它將來是無人駕駛的狀態(tài),還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還是說他是一個L2,但是他的數據內核已經變化了。
丁磊:整個愿景是剛才你所描述的,所以說必須是“以終為始”來設計開發(fā)你的產品。在過程中,跟你的市政建設,包括技術成熟度,會有階段性的發(fā)展規(guī)劃。另外也要考慮一個成本問題,使用成本的問題。
大家同樣在開發(fā)車,有些人開發(fā)的考慮三五年以后,而我開發(fā)車,一下子把后面十年框架都弄好了,但我根據發(fā)展需要,逐步實施,這是我的產品戰(zhàn)略。我們全新的電子架構,可以接入很多第三方的服務,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塊可能跟智能手機很類似,如果都是自己在玩兒,它的可能性就變得少很多,我從華人運通的角度去做的智能汽車,除了可以滿足車和路之間的自動駕駛部分,我們的電子架構還有一部分接入第三方的服務。這是一個藍海,這個將來有很多可能性,這個才是我從三智角度設想車應該是什么樣。
旗子豎起來,愿景和戰(zhàn)略正確,人和資源就會匯聚過來
記者:華人運通選擇在這個時候造車,您請談一下華人運通目前在市場上所處的大環(huán)境。
丁磊:華人運通時機正好,原因是窗口期還沒來到,主要條件還沒有成熟。
第一,市場成熟度不夠,每年新能源車全國不到百萬臺的規(guī)模;
第二,技術成熟度還沒有到。華人運通應用的技術,都不是現在的技術,都是兩三年后的技術;
第三,成本的成熟度還沒有到。現在電池沒有大批量的使用,成本下不來。包括電機,很多電機需要有量,才能降成本;
第四,市政建設成熟度還沒到;
第五,政策的成熟度。退坡還是不退坡,再過三五年補貼結束了,政策就更清楚了。
記者:一部分從電子架構這個層面考量這個問題,別的車廠肯定沒有涉及到。甚至國際最top的車廠,包括豐田、大眾,都沒有從這個層面想過,我覺得華人運通挺超前的。但是這樣一種技術標準的制高點,肯定未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在想華人運通我們還比較小,以怎樣的實力可以占領這個點?
丁磊:第一,我不認為華人運通小,我們已經很強大了。看一個企業(yè)不是看成立時間長短和人數多少,關鍵是戰(zhàn)略的層面和企業(yè)的愿景。旗子豎起來,能人和資本就會匯聚過來。
第二,這個事情很前瞻,很前瞻意味著遠,我們還是有資本支持的一個企業(yè)。資本有沒有這樣的耐心,幫我們跑到這個點?現在很多新的車企,為什么選擇這兩年要快速發(fā)車,因為這里資本短期回報的壓力很大。
第三,我們的技術規(guī)劃是面向未來的,按照這個架構去做的事要為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資本也有不同,有些資本有戰(zhàn)略眼光,有些資本是投機的,我們不選擇投機的資本,而是選擇有戰(zhàn)略眼光的資本。現在華人運通是一個混合所有制,我們還有國有資本的支持,這在當今中國還是非常重要的。怎么發(fā)展中國產業(yè)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華人運通想成為這方面值得尊重的一個企業(yè),我們覺得國有資本跟社會資本結合,在中國當今形勢下,有很大潛力。我們選擇的資本支持企業(yè)的長期戰(zhàn)略。再加上我們有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資源,包括跟一些主機廠合作的資源,這也是非常獨特的競爭優(yōu)勢。
記者:未來車是第三空間,是在家庭和工作之間的,華人運通會做2B業(yè)務,或者自己做出行服務的運營嗎?
丁磊:對我們來說,在整個用戶使用過程中,我們是要有縱向的完整的產業(yè)鏈的。我們認為車是智能化的,所以賣給用戶不是意味著結束,而是開始。如果車不是智能化的,那就另當別論了。車是智能的,或者是車與智慧城市相連的,賣車就是只是一切的開始,所以這方面我們會有非常大的規(guī)劃,但是我們是規(guī)劃主線,方式很多樣,我們也可以選擇合作,最終是不是要進入分享領域,這要看我們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
記者:華人運通成立到現在,有哪幾次比較重要的選擇。
丁磊:主要都在產品上,產品“九死一生”,剛才說到有兩個決策我給喊停了,這個以后等產品出來可以跟你們說。團隊說花了那么多錢,花那么多時間要放棄。我說比后面大損失來看,這是非常小的損失。我把我的判斷和道理跟他們一說,高層一致同意,都明白過來。我們重新來,多花了一兩個月,這也值得,如果這個產品,到市場賣不起來,那是生死攸關的。所以帶頭人不能被輿論左右。
在10月下旬,華人運通將進一步發(fā)布更詳細的企業(yè)發(fā)展信息。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