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政府支持
近年來,雖然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呼聲不斷,但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拿出真金白銀給予新能源補貼的并不多。時任工信部副部長的苗圩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十一五’期間花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國家財政投入只有11億,加上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百億。這樣的投入,難以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而原定于2011年力爭實現銷售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計劃,被延至2015年。
今年以來,曾表示對新能源汽車“放行”的限購城市也被指執行不力。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電動車不限購、不限行”的說法,目前只停留在政府及專家建議階段,各地并沒有正式發布,更沒有具體的執行方案。
同時,今年7月9日頒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曾提出,2011-2020年購買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免征車輛購置稅。在節能汽車方面,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消費稅和車船稅。而據《證券日報》報道,從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及稅政司得到證實,目前僅有車船稅優惠,其它有關新的稅費優惠措施并不存在。
去年,北京和上海曾承諾給予純電動車最高達12萬元的補貼,但具體政策至今沒有出臺。李云飛表示,在私人新能源汽車試點的6家城市中,僅深圳與杭州擁有較為完善的補貼細則和具體實施辦法,其他地區還停留在政府研究階段。
在政府補貼不到位的情況下,比亞迪尚能依靠自身投入竭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但是面對地方保護政策,比亞迪則難以破解。
公共領域的電動大巴,曾一度被認為是比亞迪打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突破口,但資料顯示,在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的25個城市中,長沙、重慶、長春等多個城市的采購標準都是優先采購當地生產的汽車。對此,業內人士呼吁:如果政府為了發展本地車企而限制其他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則會阻礙整個市場的發展。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