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和SoC在AI市場是怎樣的競爭關系?去年,AMD發布了銳龍嵌入式R1000SoC,這款產品一個重要應用就是AI。在采訪中,我就這個一問題與AMD嵌入式解決方案產品管理和業務開發總監StephenTurnbull先生進行了探討。
Stephen的回答非常簡單,“就拿MCU和MPU來說,MCU是微控制器,MPU是微處理器,顯然MCU能耗更低,性能也更低,它是根據接收到的數據進行控制操作;MPU具有更強的運算引擎,可以實現更高的運算和處理能力。”
顯然,在Stephen看來,MCU和MPU比,計算能力尚且差一大截,和SoC比更無法相提并論,AI市場更是沒有MCU什么事。筆者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MCU大廠恩智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MCU和MPU的融合上進行了探索,并且在2017年推出了跨界處理器。
MCU在AI市場的探索
大家知道,恩智浦的微控制器事業部來自飛思卡爾,并且同時擁有MCU和MPU兩個產品線,在2015年,隨著飛思卡爾被恩智浦收購,飛思卡爾的MCU并入了恩智浦的微控制器事業部,但是這個工程師團隊并沒有停下來,而是一直致力于新產品研發,2017年推出的i.MXRT系列跨界處理器就將MCU和MPU的優勢融合到了一起。
在采訪中,恩智浦資深副總裁、微控制器事業部總經理GeoffLees向與非網介紹,“跨界處理器繼續向兩端延伸,推出i.MXRT1010和i.MX7ULP。其中i.MX7ULP的主頻可以達到1GHz,而i.MXRT1010的單價只有1美元?!?/p>
拋開i.MXRT1010的高性價比,i.MX7ULP產品的的結構比較有意思,其采用了Cortex-A7和Cortex-M4雙核架構,而且Cortex-A7和Cortex-M4處于完全獨立的兩個域中,A7用來運行Linux操作系統,大部分時間處于關閉狀態,M4則用于處理基本任務,保證設備低功耗運行。這樣的配置恰好可以滿足AIoT設備對低功耗和高性能的需求,因此上市后i.MX7ULP很快出貨量就達到了100萬片,這足以證明市場需求有多么旺盛。
為了探索MCU在AI市場的應用,恩智浦不僅提供硬件平臺,還推出了機器學習開發環境eIQ。恩智浦大中華區微控制器事業部市場總監金宇杰表示,“eIQ可以與市場上幾乎所有的開源訓練工具、建模、編輯器兼容,現有的所有公開的標準或者客戶定制的標準都可以在eIQ中進行開發。eIQ可以幫助客戶將訓練好的模型轉換到嵌入式平臺中;另外,客戶自己產生的模型,會用到各種開源資源。當用戶實現模型時,需要通過eIQ環境快速地轉換到自己的平臺上。”
“eIQ環境讓MCU實現AI功能成為可能?!苯鹩罱鼙硎?,“除了eIQ之外,恩智浦與國內人臉識別算法公司合作,把人臉識別技術運行在一個單核處理器上,將原來在云端運營的大模型成功移到了邊緣。”
雖然作為跨界處理器,i.MX7ULP不能叫做MCU,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至少在邊緣端MCU實現AI是可行的。2019年,恩智浦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MCU的語音控制解決方案,獲得了亞馬遜Alexa語音服務(AVS)認證;同年,恩智浦與微軟宣布合作推出基于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的AzureIoT異常檢測功能。
界限就是用來打破的,我們一直認為AI市場是CPU、GPU、TPU的專屬,而MCU廠商在劃破這個界限。
Arm“錦上添花”再增兩款AI處理器
作為芯片架構供應商,Arm自然不會對AI市場袖手旁觀,尤其是面對RISC-V陣營在頻頻逼近,Arm需要找到新的突破點。在運營策略上,降低產品準入門檻實屬無奈之舉,如果在技術上無法實現實質性創新就只能走下坡路了。
最近,Arm推出了兩款AI處理器--Cortex-M55和Ethos-U55。從Cortex-M55的框架圖中可以看出,Cortex-M55增加一個Helium,Helium的技術名稱是MVE(用于M-ProfileVectorExtension),是針對Cortex-M系列處理器的M-Profile矢量擴展(MVE)技術,旨在為最小的嵌入式設備提供增強的機器學習和信號處理。官方介紹,與前一代Cortex產品相比,Cortex-M55可將數字信號處理性能提高5倍,將機器學習性能提高15倍。
Ethos-U55是Cortex-M處理器的配套NPU加速器,用于解決電池壽命和成本敏感的復雜AI計算難題,需要和Cortex-M55、Cortex-M33、Cortex-M7、Cortex-M4等產品搭配使用。Ethos-U55包含32至256個可配置計算單元,與基本的Cortex-M55相比,機器學習性能最多可以提升32倍。如果將Cortex-M55和Ethos-U55進行組合,能為微控制器帶來480倍的機器學習性能飛躍。
前面講到,恩智浦的i.MX7ULP采用了Cortex-A7和Cortex-M4的雙核架構,如果將Cortex-M55引入其中,機器學習性能將會得到更大的提升。筆者認為,唯一值得顧慮的就是成本問題,MCU市場講究性價比,尤其是在物聯網應用中,MCU廠商在高性價比的路上不斷廝殺,對于用戶來講,成本應該還是最大的考量因素。
MCU切入AI邊緣芯片市場的機會
早期,AI芯片的市場爭奪主要在云端和數據中心,而隨著邊緣計算和AIoT的發展,AI芯片的市場爭奪逐漸走向邊緣。有研究表明,到2025年,有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處理、存儲,到2022年邊緣計算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受邊緣計算的影響,邊緣AI芯片市場也迅速發展。ABIResearch預計,邊緣AI芯片組市場將從2019年的26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6億美元??梢灶A見,AI邊緣芯片正在成為芯片廠商新的爭奪點。
整體來看,目前AI芯片主要應用在云端、終端甚至更小的邊緣節點上。云端應用對處理器運算能力要求最高,處理器需要支持不斷變化的AI推理和訓練工作負載,云端市場主要被英特爾、英偉達、谷歌等巨頭公司占據;在終端應用中,很多設備逐漸增加了AI功能,比如智能手機上的人臉識別,智能音箱上的語音識別等等,主要是高通、聯發科、華為、蘋果等公司在主導;同樣,在更低成本的終端設備上,對計算處理能力要求較低,但是對功耗要求更苛刻,這些設備依賴公共以太網或低功耗廣域網進行連接,而這些設備的數量恰恰增長最快。ABIResearch預測,這些設備的出貨量將從2019年的90萬臺增至2024年的570萬臺,CAGR為45.5%。
Arm認為,終端AI市場將在未來幾年出現爆炸性增長。這也是Arm近期推出兩款AI處理器的目的所在,而這一市場也恰恰是MCU廠商的切入AI市場的關鍵點。以前很多終端產品采用的主控器就是MCU,當這些設備需要增加AI功能時,設備廠商首先想到的就是升級,而不是用AI邊緣芯片替換原有的MCU產品,升級的優勢很明顯,對于設計工程師來說,產品升級比重現設計更簡單,對于設備廠商來說,在原來的MCU上進行升級,產品穩定性更高,風險更低。
在2019年底,ICInsights發布預測性研究報告,2019年全球MCU市場規模將達204億美元、出貨量達到342億顆,不過平均售價(ASP)將持續下降。在全球電子產品智能化的進程中,AI芯片創業公司看到了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商機,但是傳統MCU廠商也不會對新的市場需求熟視無睹,Arm推出AI處理器無疑在架構上給MCU廠商提供了更強大的支持。
存量市場的AI改造勢在必行
對現有的電子設備增加AI功能是否可行?這估計是應用市場最關心的問題,比如電梯,出于成本的考慮,物業管理公司更愿意進行智能改造,而不是更換新的設備。當前的肺炎疫情讓電梯成為一個重要的防控區域,由此還激發出人們想出各種按電梯“妙招”,其實如果將電梯改為語音控制,就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前幾天,蘇州思必馳展示了基于其“智能電梯離線語音方案”改造的語音控制電梯,其工作人員介紹,“這套解決方案內置思必馳高性能語音算法,采用線性雙麥降噪,滿足小而密閉空間下的復雜場景需求;支持遠場喚醒、強魯棒識別,支持普通話、帶方言的普通話識別,以及方言定制;提供高自然度的多種合成音選擇,支持小數據快速定制TTS。在硬件方面,采用了思必馳的TH1520芯片,進行電梯改裝時,直接加外掛模塊就可以完成?!?/p>
MCU是否可以切入AI應用?嵌入式資深工程師馬曉東(化名)的看法是,“MCU切入人工智能市場是必然趨勢,而且對于后面進入AI市場的人是很好的機會,可以使設備體積縮小,部署更加容易。比如我們的電梯系統,現在通過一顆RK3288統計乘坐人的數量、年齡、性別,是否有人員跌倒等狀態信息,目前的識別方式是將圖片發送到服務器識別,如果可以在本地做AI處理,我們就不用部署大型服務器進行遠程圖形識別了。”
業界資深工程師金鴻(化名)分析,“MCU切入AI市場只能做通用AI,而這又不是MCU廠商設計人員所擅長的,一般公司技術積累還有欠缺,因此只能從外面尋找人才,估計產品定義會出現問題。MCU廠商做AI無非有三條路:第一,MCU+專用AIASIC(從AI芯片購買IP);第二,基于DSP和ArmCortex-M55,只是在流行的AI框架做適配;第三,MCU+某一專用AI應用(比如:語音喚醒,陣列等)+WiFi。AIoT芯片廠商應該是第一批嘗鮮者,比如國內的恒玄、csr,會嘗試基于Cortex-M55架構設計MCU,這與他們的AUD+BLE,AUD+wifi產品線很匹配,這顆內核做音頻性能應該足夠。”
在嵌入式聯誼會秘書長何曉慶老師看來,“一般規律是,專用芯片在逐步演進,慢慢被通用芯片替代,因為隨著市場普及,專用芯片的缺點就會放大,通用芯片的優勢也會逐漸彰顯。現在AI芯片距離大規模應用還很遠。”
從市場應用實例可以看出,嵌入式設備存量市場進行AI升級是剛需,這對于MCU廠商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市場機會,尤其是針對智能語音識別應用,但是還在起步階段,短期內無法實現大規模應用。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