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機械處處長吳衛發表了題為《創新體系助力汽車強國建設》的主題演講。
日前,“2019新時代汽車強國之路公益論壇”在北京汽車博物館舉辦。本次論壇由瞭望周刊社主辦,瞭望智庫、《財經國家周刊》承辦,北京汽車博物館協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持。
吳衛圍繞“自信、自強、自主、自立”四個關鍵詞,重點強調了中國汽車產業自信的底氣和實力,呼吁通過自主創新、改革和開放實現中國汽車由大變強的歷史性轉變,但在這個過程中要謹防盲目跟風、盲目擴張、路徑依賴戰略短視等潛在風險。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機械處處長吳衛發表主旨演講)
以下是主題演講全文。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汽車產業進入到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將經歷新的考驗,但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仍將是主旋律。我們要充分發揮創新體系的支撐作用,邁向自信、自強、自主、自立的汽車強國之路。
一、自信源于實力
建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制造大國,這增強了我們的自信心,也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
變化和進步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一是中國整車產業的實力不斷增強。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全球汽車企業有34席,其中整車企業24家,中國有7家上榜公司(包含隸屬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的長安汽車),占比近30%。另外,中國汽車產業規模全球領先,新車產量占據全球汽車產量也是近30%的份額。“三分天下有其一”。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仍然是數量的“三分天下”,而不是競爭力的“三分天下”。
二是產業鏈的健全和完善前所未有,并且在全球范圍內形成優勢。國際化對我國汽車產業的帶動、提升以及發展發揮了歷史性作用。我國的汽車產業政策也在不斷豐富和完善。不管是綜合性的產業政策還是是專項的產業政策,不管是全面的規劃還是專項的工程,我國的汽車產業政策都在與時俱進地促進產業發展。
中國汽車產業還具有四大獨特的發展優勢:
1、動力持續釋放。動力一方面來源于消費的升級、技術的進步和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來源于創新驅動。技術革命催生出新興產業,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發展動能快速轉換,成為中國經濟動力和活力的源泉。
2、戰略方向優勢。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已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我們將緊緊把握住時代機遇,堅定以電動化和智能化作為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和汽車工業變道超車的國家戰略。
3、協同融合優勢。我國汽車產業體系發達,技術門類齊全,人才隊伍充實。與此同時,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相互協同融合,汽車產業鏈、價值鏈擴展越來越顯現。
4、市場空間優勢。我們有四億的消費群體已經達到比較高的層次,但我們至少還有兩個四億多龐大的潛在消費群體。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他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因此,中國汽車的市場空間非常大。消費群體對新產品技術的追求、對消費升級、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是中國汽車市場持續發展的最大保障之一。
可以預見,我國汽車市場的前景非常廣闊,沒有必要對市場階段性波動過于焦慮。
二、用自強迎接挑戰
雖然我國汽車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但我們在發展中也存在波折。而且,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可能還要更加充分地認識到存在的困難、挑戰和風險,應對之策就是用自強來迎接新挑戰和新風險。
第一大挑戰來自變化。
有的變化和變革是無法完全預見的,因此要隨時做好充分的準備。
1、科學技術的變革。世界科技變革日新月異,推動全球經濟向更高更深更寬的領域拓展。但總體而言,我國在科技領域方面,特別是基礎、尖端科技領域仍然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著較大差距。
2、產業格局的變革。我國勞動力成本在不斷提升,國際間產業轉移速度不斷加快,同時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要素成本、資源配置都會發生新的格局變化。
3、國家政策的變革。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無論是區域性的發展政策,還是對外發展政策可能都會不斷調整,汽車產業需要不斷適應挑戰和變化,要注意經濟安全、社會安全。
第二大挑戰來自問題。伴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不少問題會迎面而來。
1、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大量的關鍵零部件依然依賴進口和外資企業,一些技術依然受到外資企業的控制和限制。
2、品牌附加值仍然較低。我國汽車的高端品牌主要依賴于合資企業。雖然我國自主汽車品牌也在不斷向高端市場沖擊,但由于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因此品牌化還不太成熟。
3、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協調合作仍待加強。全世界汽車零部件企業一百強中,我國企業只占五六家的席位,有一些還是通過并購實現的,能夠自主發展形成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數量較少,排名也不靠前。而整車體系和零部件體系之間的協調也相對不夠。
4、整車企業“各自為戰”。整車企業之間雖然合作不少,但深度不夠且方式不多。
第三大挑戰來自風險。我們要強調底線思維,防范風險。
1、缺乏理性,盲目跟風。一些企業把技術不成熟的東西變成產業和投資的重點、熱點,造成汽車產業的浮躁和跟風。例如,部分地方和企業對燃料電池汽車過度投資就存在盲目跟風現象。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無論從能源技術上還是產業鏈上來說都不是非常成熟,最多只是一些科技項目或局部應用的探索,不可能有這么多的產業化要求。
2、缺乏自律,盲目擴張。隨著我國汽車產銷量出現調整或者說低速增長,產能過剩問題將會有所展現并出現分化。原因有兩方面,一是企業對自身認識不到位,盲目鋪攤子;二是有的地方政府干預企業和提供不規范得優惠條件,企業定力不夠。
3、缺乏儲備,路徑依賴。部分企業缺乏自主研發能力,靠合資企業日子可能還過得還不錯,產生惰性,不愿改變。但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如出現這種路徑依賴,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出現問題。
4、缺乏格局,戰略短視。一些企業把發展戰略講得天花亂墜,但看不到和自己企業實際結合的有效的東西。發展不腳踏實地、不扎實本身就是風險。
第四大挑戰來自環境。外部環境的困難總是有的,而且不同時段有不同表現。
1、宏觀形勢。2018年,我國GDP已經突破90萬億。汽車產業與經濟的關聯度非常高,宏觀經濟和收入增速的變化,都會對汽車產業長鏈條產生影響。
2、貿易摩擦。相關貿易摩擦對我國汽車產業的長遠發展將產生廣泛影響,但也有警示作用。
3、政策協調。近期汽車銷量下行與去年很多政策疊加造成的波動有關。政策有時可能會出現不持續、不穩定、交叉或矛盾的問題。很多因素是交叉的,單看某一因素是對的,但把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就可能產生不良反應。最近汽車銷量增速的下滑就可能與排放標準轉換有關。
4、市場環境。目前,因為稅收、登記、限遷、排放標準等各種管理方面的障礙,二手車流通不暢,而“下水道不暢,上面放水就不能太快” 。此外,地方限購對市場環境的影響也不能小視,其原因在于,汽車稅收主要在生產環節,地方得不到明顯利益。因此,可以考慮把汽車稅收的一部分轉移到銷售環節,讓地方可以從汽車消費中獲取一部分稅收。
總之,單用一種辦法或者政策解決汽車行業的問題很難奏效,施策需要更加精準和有效。
三、用自主創新提升競爭力
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自主創新作為支撐。自主創新才能真正得到發展的效益,自主創新才能提升競爭力。***說,“技術和糧食一樣,靠別人靠不住,要端自己的飯碗,自立才能自強。”
對汽車產業來說,主要是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多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吃了很多缺乏技術的苦,不能總吃這個苦,我們要發展先進技術,趕超世界其他國家。在推進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建設完備的基礎設施,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企業才是技術提升和創造的核心。中國要打造汽車領軍企業,發展有世界級競爭力的汽車企業,我希望在汽車領域能出現華為一樣的企業,能沖鋒、能為國搶占高地,有犧牲精神,有擔當。與此同時,技術的提升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要打造具有一定優勢的產業,而重點就是新能源汽車。
當下,中國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但越是開放,就越是要提升我國汽車的自主發展能力。去年,中國宣布逐步取消汽車業外資股比限制,這恰恰要求中國汽車要通過自主發展來提升優勢。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還要把握好戰略時機。
做好自主創新,創新體系的建立也要有的放矢,要結合國家戰略。電動化、智能化是國家戰略,因此需要我們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加一把勁兒,這就要求我們轉變發展方式,不是簡單培育市場、發放補貼,而是更多地從整個產業體系、基礎設施、服務、安全等各方面形成更好的發展環境。
新能源是動力系統,主要涉及到能源的變化,而智能化卻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包括制造業、信息產業、交通、城市都與智能化息息相關。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創新發展中不斷探索建立新型舉國體制,這就是市場經濟體系下的能夠動員并為國家整體發展做出貢獻的支撐體系。
國家發改委已提出建立國家智能汽車創新發展平臺,按照中央的部署也在組建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研究院。這絕不是重歸計劃經濟時代的做法,而是一個新功能或者說承擔國家任務和功能的市場主體,是一個承擔著國家職責的企業,做的是競爭型企業干不了的事情,要與競爭性企業一同協作。我覺得很有必要在包括汽車產業在內的裝備制造業加快探索這種新機制。
四、國內市場強大才能實現自立
路在腳下,首先要從當下做起,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走得長、走得遠。
首先,汽車行業要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這是汽車行業做好自己事情的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要素:有強大的市場,才能支撐技術創新,才能支撐經濟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
在深化改革方面,2018年底,我國制定并出臺了新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新規明確,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含現有汽車企業跨類生產純電動乘用車)項目及其余由省級政府核準的汽車投資項目均不再實行核準管理,調整為備案管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這個變化有三個特點,一是“放”。取消投資項目核準,簡政放權。去年出了負面清單,今年很快會出鼓勵類的外資目錄,開放的力度會逐漸加大。在開放中,我們一方面要促進中國汽車產業更好發展,另一方面,在開放中我們還要保障產業的安全,維護中國的利益,探索建立產業安全審查的機制。
二是“管”,在“放”的同時也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三是“服務”,產能監測信息服務對地方的指導要起到應有的作用。深化改革但不放松監管,并不是由市場隨意而為,是有規矩,有標準,有責任,有處罰。
此外,要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我認為,我國現行財稅體制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仍不相適應,甚至拖了后腿,扭曲了利益關系,亟需改革。
第三,要加快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現在市場的調整就是優勝劣汰最好的時機。去年以來,市場波動較為劇烈,這是優勝劣汰,該出局的就要出局。但有一點需要注意,波動不能大起大落,還需要保持總體穩定。穩定汽車消費市場的政策正在研究之中,但這不是刺激性的,而是穩定預期,最終還是要由強大的市場支撐產業的創新發展。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的“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對汽車產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提升自主的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使得產業加快由大到強的進度,才能實現制造強國、汽車強國的目標。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53瀏覽量
53686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87瀏覽量
107469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3瀏覽量
166834
原文標題:吳衛:創新體系助力汽車強國建設
文章出處:【微信號:IV_Technology,微信公眾號:智車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