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一旦進入泡沫期,就不免讓人擔心什么時候會崩盤,而當下的 AI 芯片已經進入公認的泡沫期。
從 ASPLOS'14 上寒武紀的 DianNao,到當下 Google 的 TPUv3,AI 芯片只花了五年時間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搭上 AI 算力爆發的快車道,叫嚷著摩爾定律終結,Domain Specific Architecture(領域定制架構) 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可是當無數的巨頭和初創公司設計出一塊又一塊大同小異的 AI 芯片,我們需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真的需要這么多 AI 芯片嗎?
軟件復雜度
AI 芯片的快速發展,其中一個回避不了的問題就是軟件復雜度的指數級提升。很多公司花了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做出一款芯片,卻發現需要更長的時間支持繁多的框架、緊跟算法的進步,適配從手機到數據中心的各類平臺。當錯過了部署和量產的窗口期,即便做出了芯片也會很快落伍。與設計通用架構不同,設計 AI 芯片這樣的專用架構需要同時考慮到軟件的設計和優化。芯片公司往往樂觀估計了軟件適配和優化的成本,指望通過中間件和編譯器來解決所有問題。事實上,從 Intel 到 Google 再到 Nvidia,大量的軟件工程師正被投入到適配各種平臺,手動優化網絡性能當中。而對于初創公司,芯片早已 tapeout 卻一再延期交付的問題比比皆是。
從本質來看,當我們開始不斷挖掘芯片架構的潛力時,軟件層的抽象也會變的越來越困難,因為其不得不在上層抽象中引入底層的架構的模型或參數。現在的通常做法是做底層芯片架構與上層軟件之間的中間件,然而開發這些中間件的代價也往往被低估。前段時間某芯片初創公司的同學咨詢我,開發一套類似 TensorRT 這樣的 Inference 中間件需要多少人力和多長時間?這并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于是我反問他們有多少資源可以做這個項目。
令人意外的是,他的老板只給了三四個人頭,因為他們假設自己已經有了一套底層的編譯器和一套上層的模型轉換工具,于是這樣一個用于架構抽象的中間件并不需要太大力氣。我猜這樣的投入應該可以做出一個功能完好的產品,但我不相信最終的產品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達到理想的性能指標,畢竟做芯片并不只是用來跑 ResNet-50 這樣的 Benchmark。
碎片化
只需要編寫一套代碼即可運行在不同平臺,是軟件工程師們的長久訴求。不同架構的 AI 芯片帶來的碎片化會極大的打擊他們在實際軟件產品中應用 AI 的積極性。與以往的經驗不同,深度學習糟糕的解釋性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缺陷。比如這樣一個常見的困擾,一個私有的模型可以在本地 CPU 上得到滿意的結果,然而卻在部署到某款設備后性能大幅下降。如何調試這些問題,誰來負責調試,通過怎樣的工具來調試,甚至調試的工程師能否拿到私有的模型?這些問題都難以回答。碎片化還表現在,專有架構為了挖掘絕對性能往往會放棄向前兼容性。如上文提到的中間件,它的一端是碎片化的 AI 軟件框架,另一端則是一代又一代的芯片架構。如何同時維護多個部分不兼容的指令集架構,并保證每一次軟件更新都能完整的覆蓋所有的設備?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別無他法。一個常見的論調是像當下的消費級芯片一樣只保持一個短期的(2-3年的)軟件支持,然而當下 AI 芯片的常見應用領域,如智能攝像頭、工業智能、以及自動駕駛,一款芯片的生命周期可能長達十年。很難想象一家公司需要多大的量級才能提供持久的技術支持,如果預估一家初創公司活不過兩三年,如何才能放心的部署其產品到一款面向消費者的量產車上?
AI 芯片只是過渡期產物
從一個軟件工程師的角度,我個人堅信定制化的 AI 處理器只會是一個過渡期產物。一個統一的、可編程的、高并發的架構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回想過去的二十年,我們見證了專用架構的小型機市場的萎縮,圖形處理器到通用向量處理器的發展,甚至連我們的手機和電腦的平臺都將趨于統一。有理由相信,現在再把資源投入到定制化的 AI 芯片絕不是一個好的投資。來源:知乎 Max Lv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5瀏覽量
426415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0瀏覽量
26998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5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71 -
架構
+關注
關注
1文章
519瀏覽量
25520 -
軟件框架
+關注
關注
0文章
22瀏覽量
98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yper內存條,hyper-v 添加虛擬機還需要硬盤嗎
在計算機技術的浩瀚星空中,虛擬機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散發著獨特的光芒。今天給大家介紹hyper-v添加虛擬機還需要硬盤嗎? ? ?hyper-v添加虛擬機還需要硬盤嗎? ? ?Hyper-V是虛擬機
ADS1293EVM如果用ubs連接電腦,還需要外部供電嗎?
你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剛剛接觸ADS1293問題多多,請問如果用ubs連接電腦,還需要外部供電嗎?是不是只需要四根線將電極和輸入端口連接,就可以用自帶的軟件測出心電圖?萬分感謝!
發表于 01-01 06:42
DAC5681z從FPGA讀數據,為什么還需要一個DCLKP/N呢?
以DAC5681z為例,DAC芯片從FPGA讀數據,然后按照自己的采樣速率CLKIN/CLKINC 每隔16bit轉換成1個電平值,為什么還需要一個DCLKP/N呢?
發表于 12-11 07:52
電機控制使用AMC1200或AMC1306等芯片,在線上采樣電流時是否還需要做PWM的觸發同步?
電機控制使用AMC1200或AMC1306等芯片,在線上采樣電流時是否還需要做PWM的觸發同步?
在線上采樣電流,電流應該是連續的,是否能一直讀取電流信號而忽略PWM的開關時刻。
如果這么做,是否有必要擔心大功率的開關噪聲會影響電流采樣
發表于 12-10 08:12
TXS01088E能不能直接把OE連接到VCCA,是否還需要加上拉、下拉電阻之類的?
TXS0108E的使能引腳是OE端,應該參考的是VCCA。如果我想這個芯片在供電情況下一直處于被使能狀態,能不能直接把OE連接到VCCA,是否還需要加上拉、下拉電阻之類的。。
如果加電阻的話,需要多大?
發表于 12-05 08:11
新思科技探索AI+EDA的更多可能性
芯片設計復雜性的快速指數級增長給開發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整個行業不僅要向埃米級發展、Muiti-Die系統和工藝節點遷移所帶來的挑戰,還需要應對愈加緊迫的上市時間目標、不斷增加的制造測試成本以及人才短缺等問題。早在AI大熱之前,
有了MES、ERP,為什么還需要QMS?
? 有了MES、ERP,質量管理為什么還需要QMS? ?在制造業,質量管理始終是企業管理中永恒的主題。品質管理要想做得更好,企業必須掌握足夠多、足夠有用的數據和信息,實現質量管理信息化。很多中小企業
大數據起步之前我們還需要注意些什么?
超級傳感器的企業就意味著其掌握了對大數據應用至關重要的用戶信息數據。那么,在真正開始其大數據應用之前,我們還需要在起步時注意些什么? 創意比技術更重要 在談到大數據時很多人會把它看作是一個技術問題,其實這是
ESP-IDF Tools Offline5.0下的離線安裝包,為什么安裝時還需要從github中下載?
如題
我都已經下載的是離線的安裝包了為什么安裝時還需要從github中下載????
半個小時了 才下載2%
發表于 06-13 08:14
使用esp32c3開發matter時,開發好的產品還需要走matter官方認證流程獲得認證嗎?
使用esp32c3開發matter時,(SDK使用esp-matter),使用這個芯片開發matter的話,開發好的產品還需要走matter官方認證流程獲得認證嗎?詢問其他人時他們說是需要經過一個
發表于 06-11 07:46
stm8如果使用到多功能引腳,用stvd調試仿真的時候,是否還需要設置option byte 來使功能正常使用?
各位前輩,請問一下如果使用到多功能引腳,其中的一個功能比如tim2_ch1 。用stvd調試仿真的時候,是否還需要設置option byte 來使功能正常使用。
我記得用stvp下載程序的時候需要
發表于 05-08 07:2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