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應用的興起,全球的終端時間開始發生新的變革,這就帶動了上游半導體產業的變革。在這里,德勤為我們帶來了他們對汽車半導體未來的一些看法。
當前,我們使用的許多前沿數字化設備背后的技術都要依靠半導體才能實現。由于無人駕駛、人工智能、5G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以及對技術研發的持續投入和市場主要參與者間的激烈競爭,未來十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有望持續穩定增長。
東亞地區(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和中國***)聚集了部分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廠商。受益于經濟增長、移動通訊的崛起以及云計算的發展,東亞已經成為半導體行業發展的熱點地區。中國控制著幾乎一半的市場價值,其中大陸市場和立足***、 服務全球的世界領先原始設計制造商(如富士康和廣達電腦)、晶圓代工廠商(如臺積電)各占總需求量的50%。中國正在努力建立充分自給的半導體行業,同時力求成為全球行業引擎。另一方面,日本是半導體材料、高端設備和特殊半導體的重要產地,而韓國在高帶寬存儲器和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市場居于絕對的領先地位。
半導體行業的兼并收購活動已經達到峰值,專業縱向整合逐漸成為行業重點。日本、韓國正力圖通過收購重振本國半導體行業,而與此同時,持續的貿易戰和知識產權糾紛將使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舉投資受阻。
隨著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飽和,半導體行業的增長將趨于平緩。然而,許多新興領域將為半導體行業帶來充分的機遇,特別是汽車和人工智能的半導體應用。
在汽車行業,安全相關電子系統的普及呈爆炸式增長。到2022年,汽車半導體元器件的成本將達到每車600美元。微控制單元、傳感器和存儲器等汽車半導體設備需求激增,汽車半導體供應商將因此獲益。未來十年,自動化、電氣化、數字互聯及安防系統的發展將推動汽車電子設備和子系統中半導體元器件的數量不斷增長。
人工智能半導體市場競爭激烈,不但在應用層面如此,半導體芯片層面不同體系架構亦在相互角逐。出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考慮,人工智能芯片在數據中心的應用持續增長,云技術領域因而成為人工智能芯片的最大市場。最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的重要收入來源,其中許多企業有超過一半的營收來自中國。意圖進軍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應當綜合考慮包括政策、技術、市場營銷、物流和全球策略等在內的多方因素??鐕髽I務必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清晰認識自身所處環境,制定最佳的市場進入策略。
半導體行業格局不斷演化
過去幾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增長主要依賴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的需求,以及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應用的擴增。預計全球半導體行業總收入將從2018年的4,81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5,150億美元,且增長態勢有望持續至下一個十年。主要市場驅動力量包括現有產品的持續強化、人工智能產品和5G網絡等新興技術的融合,以及汽車和工業電子行業的迅速增長。半導體行業的大部分收入將來自于數據處理類電子(如存儲和云計算)以及通訊電子(如無線通訊)。
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收入(2016年-2022年,單位:十億美元)
汽車電子和工業電子領跑
汽車電子和工業電子將成為半導體行業增長最迅速的兩大領域,來自消費電子、數據處理和通訊電子的收入將穩定增長。
各類別電子設備半導體收入增長率(2017年-2022年)
安全、信息娛樂、導航和燃料效能方面的汽車電子元件消費在未來幾年內將出現增長,這得益于越來越多的電子元件應用于車載安全功能。在驅動半導體增長的各類應用中,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增幅最大,這將推動對集成電路、 微控制單元和傳感器的需求相應增長。工業電子涵蓋安防、自動化、固體照明、交通運輸以及能源管理等領域。其中,安防是工業電子最為重要的驅動領域。新興存儲器技術提升了物聯網設備的節能水平、安全水平和功能特性。
頭盔顯示器將是消費電子領域半導體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此外,可穿戴設備和智能手表將成為新增長點。然而,DVD和便攜媒體播放器等其他消費電子市場將大幅縮水。因此,消費電子整體營收增長在某種程度上將受到限制。數據處理電子包括計算和存儲設備。其中,以固態硬盤為主的存儲設備將貢獻最大增長份額。2018年以來的價格下降趨勢仍在持續,固態硬盤的大規模普及以及平均存儲容量的增加將保持較強態勢;特別是隨著數據中心的需求成為關鍵驅動力之一,企業固態硬盤將更加普及。
半導體行業銷售額區域分析(2018年)
通訊電子包括有線和無線電子。無線電子中,傳統電話和蜂窩調制解調器將大幅削減,而智能手機需求增幅微弱,因此無線電子市場收入增長將會比較緩慢。有線通訊電子中,作為設備部署的企業廣域網應是增長最快的領域。
(1)亞太市場需求不減
亞太仍將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中國產品占比的增加正在刺激整個亞太市場的增長,并將提供主要推動力。此外,并購活動的增加將有利于半導體行業的未來發展。
半導體行業銷售額增長(2018年)
增長方面,2018年美國市場增速最快,這主要得益于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的興起和對微控制單元的高需求,特別是在存儲設備市場。隨著存儲器價格上漲并貢獻巨大收益,存儲器市場發展迅速,亞太地區因此獲益。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產業增長了24.8%,有力推動了亞太區域市場的發展。
韓國半導體行業增長主要依靠集成電路供應商,尤其是在存儲芯片市場。另一方面,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根基是晶圓代工模式,然而價格波動已經影響了許多廠商,這迫使***供應商將部分晶圓代工廠遷至大陸,并重新調整優先要務,以集成電路設計為重心,力求在價格走低的頹勢中逆流涌進。日本半導體企業則經歷了剝離、重組,退出了技術價值較低的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領域,專注于開發高附加值的系統芯片。
東亞地區的半導體銷售
(2)中國迎頭趕上
在東亞地區,日本在半導體研發和材料行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包括東芝、索尼和瑞薩電子等在內的半導體巨頭。韓國和中國***分別在存儲器和晶圓代工方面具有較強優勢。韓國在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和NAND閃存方面領先,擁有三星、SK海力士等許多頂尖半導體企業,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支持。且NAND內存市場核心技術能力積累的要求,使新市場參與者日益難以參與競爭。但是,韓國亦面臨諸多挑戰。由于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價格下跌,出口降低,韓國半導體供應商正努力加大設備和材料研究上的投入,以求向其他領域拓展,避免對存儲器業務的過度依賴。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晶圓代工產地。該地區半導體晶圓代工行業由臺積電和聯華電子兩大合約制造商主導。半導體晶圓代工是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支柱。***應當能通過提高晶圓代工生產的附加值,彌補因資本和人才投資匱乏導致的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不足。中國大陸正在蠶食***的半導體市場份額。不但如此,日益擴大的中國大陸市場還將成為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的商業渠道,中國大陸企業將繼續投資于***的半導體產業。首先,中國大陸可提供市場支持。***半導體行業需要更加貼近消費者市場,以支持產品創新,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其次,***可獲得相應的人才,從而專注于附加值更高的產品研發工作。
中國半導體行業正以兩位數的增長率蓬勃發展。然而,盡管近年來中國半導體廠商的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但關鍵零部件仍需大量從西方國家進口,自給率不足20%。中國政府十分關注這一問題,制定了多項有利政策支持半導體行業的發展。
中國半導體行業主要參與者
總體而言,中國半導體行業有四類企業:“國家隊”、“地方隊”、 私募/創投基金和跨國企業,競相推動中國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動力引擎。國家隊的領銜企業“大基金” 和紫光集團均在產業價值鏈中投入了數千億美元?!氨就陵牎?則緊跟“大基金” 的指引,許多地方政府紛紛在當地建立投資基金,如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和上海武岳峰資本基金。這些專注于半導體行業的地方基金資本預計已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在私募/創投領域,許多“海歸企業”也加入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大潮,包括紫光展銳、芯原、 兆易創新和瀾起科技等。這些企業普遍由“海歸” 創立,專注于集成電路設計,并且大多由私募、創投基金支持。
跨國企業中,英特爾、臺積電和許多其他境外投資企業在中國大陸開展務已久。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境外資本開始關注中國市場的機遇。格羅方德半導體在成都設立了工廠。ARM和高通均已在中國設立合資企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自從***地區放松對大陸高科技產業的投資后,臺積電在南京開設了多個工廠,聯華電子也通過福建晉華集成電路進入福建。
中美貿易戰下的不確定因素
2019年注定是中美兩國科技產業的多事之秋。除非兩國能在知識產權、技術轉移和網絡攻擊等領域達成共識,針鋒相對的關稅互博或將持續甚至升級。 此番貿易戰中,受挫最嚴重的當屬半導體行業——美國每年需要進口價值25億美元的相關產品。
中國原油和芯片進口額對比
目前,中國從美國進口的集成電路芯片價值超過2,000億美元,遠超原油進口額。半導體價值鏈上任何環節的波動都會影響整個產業。隨著貿易戰愈演愈烈,眾多國內大型半導體廠商及跨國企業均開始重新評估自身在供應鏈中的定位。例如,蘋果公司很長時間以來將中國作為其各類產品的生產基地,從其標志性的iPhone到 iPad及配件均產自中國。目前,蘋果公司的供應鏈已經覆蓋數百家企業。但是,如果中國持續提高對美國的進口關稅,這些供應商可能會考慮將部分iPhone產能遷出中國。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然而統觀全局,中美貿易戰對中國高科技行業的短期影響或許被夸大了,畢竟中國制造的集成電路芯片大多流向了國內市場。貿易拉鋸戰將在某些方面迫使中國企業尋求自主創新,加快國產產品替代過程,緩解未來風險的沖擊。
汽車半導體的突破口
汽車行業歷經了長期的發展,才實現了以安全與舒適性為核心的汽車電子前裝化。早在2004年,僅有四分之一的出廠車輛內置安全氣囊,而配有前裝電動座椅的車輛不足50%。然而,在政府監管和消費者需求的驅動下,安全相關的電子系統迅速普及。如今,汽車行業的創新大多出現在電子系統而非機械層面。2007年到2017年期間,汽車電子成本占比從約20%上升至40%左右。
汽車前裝電子
汽車行業歷經了長期的發展,才實現了以安全與舒適性為核心的汽車電子前裝化。
電子系統在汽車總成本中的占比(%)
半導體成本(即電子系統零部件的成本)已經從2013年的每車312美元增加到了如今約400美元。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正獲益于微控制單元、傳感器、存儲器等各類半導體設備需求的大幅上漲。到2022年,半導體成本預計將達到每車近600美元。
汽車電子和半導體每車成本占比
半導體供應商在汽車產業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傳統汽車行業生態體系中,半導體供應商將產品銷售給一級電子系統供應商,后者將技術整合成模塊交給整車廠裝配。近幾年來,汽車行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 未來幾年的生態體系將被徹底改造。人工智能、電動汽車、無人駕駛、能源儲存和網絡安全等技術的發展;公眾對安全和共享出行等話題的社會意識; 污染等環境問題引發的擔憂;基礎設施支出等經濟層面的考量以及亞洲市場的增長等諸多因素都將重塑汽車行業。
半導體在汽車生態體系中的角色
未來十年,自動化、電氣化、數字互聯與安全性四大趨勢將推動汽車電子和子系統中的半導體元器件不斷增加。
汽車半導體的主要趨勢
1.自動化
自動化被廣泛認為是未來出行的終極目標。汽車制造商和一級供應商、技術提供商(如半導體廠商)以及傳統汽車行業之外的智能出行企業(如共享出行公司)爭相開發、投資相關技術。半導體廠商尤其積極開發各類融合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微芯片、融合設備以及系統芯片設備。
安全是無人駕駛車輛的關鍵賣點。然而,實現全面自動化(L5)需要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安全系統等能夠減少交通事故的技術(包括電子穩定系統、 車道偏離警告、防抱死制動、自適應巡航控制和牽引力控制系統等)方面實現進步。這些技術需要復雜的電子元器件,包括高速處理器、存儲器、控制器、傳感器和數據傳輸,以確保車輛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例如,傳感器將在駕駛自動化的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自動化駕駛能力的實現需要更多傳
感器。汽車自動化程度越高,使用的傳感器就越多。L4無人駕駛車輛的傳感器數目可達29個。這些功能將不會局限于高端車型。未來幾年將延伸至銷量變化更高的中端和經濟車型。
不同等級無人駕駛車輛所需傳感器數量
2.電氣化
對提升燃油效率、滿足政府減排要求的需要,正推動傳統汽車和電動/混合動力汽車對半導體的需求日益增長。當前的傳統內燃機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有很大的降低空間。引擎的高效運轉需要大量傳感器、控制器的支持,這方面仍存在巨大的提升潛力。例如,中國政府將在2020年推行“國六”排放標準,這將進一步減少汽車排放量。
同時,電動/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要求動力傳動系統向電氣化邁進。許多國家的政府已經著手制定或正在推出完全禁止內燃機汽車的禁令。中國已經給汽車制造商設定了電動車生產指標(2019年起達到總產量的10%)。許多全球性汽車制造商也設定了在10年內將電動車銷量提升至總銷量15%—25%的目標,以推動電動車的大眾化普及。大型整車廠的電動車制造與銷售目標將帶動半導體行業成比例增長。因此,以減排為目標的電子動力傳動技術的創新條件已經成熟,這也將加速推動汽車行業半導體需求的增長。
3.數字互聯
另一大趨勢是數字互聯,即高級汽車聯網,包括汽車與基礎設施互聯(V2I)、汽車與汽車互聯(V2V)和車與車聯網,這一功能旨在實現汽車內、外互聯,并將汽車融入物聯網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提供為潛在應用商店充當平臺的操作系統,并開發了定制應用軟件、服務和媒體內容。數字科技企業正在根據車內使用特點改造移動平臺,并開發車載娛樂平臺。一些流媒體服務和設備制造商已經和整車廠建立了合作。由于具備核心能力并采取積極主動的資本投資策略,數字科技公司在這一領域尤其具有獨特的優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車內數字互聯和數字內容將成為汽車的標準配置,亞洲消費者尤其如此——他們將可 以與個人移動設備無縫整合的車載娛樂視為汽車的基本功能之一?;ヂ撔圆⒉痪窒抻趭蕵?;車對車通信是無人駕駛汽車實現無人駕駛技術并避免事故的一項關鍵技術。預計到2023年,超過90%的出產 車輛將具備互聯功能。
物聯網汽車的組成部分
4.安全性
隨著汽車互聯性能提高,軟、硬件平臺將愈發暴露于黑客攻擊的風險之中。一輛汽車的某一部件若發生故障,將引發雪崩式的反應。例如,如果汽車通訊系統遭到惡意攻擊,高級駕駛系統將無法接收重要的環境認知信息,汽車一體化安全系統(控制制動、加速和防撞系統等)也就無法做出反應。因此,如今的汽車電子供應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注重車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為抵御潛在威脅,保護措施可從兩個層面開展。首先,制定政策并建立網絡安全標準,令制造商遵循一套嚴格的流程,確保聯網汽車的安全性。然而,僅僅有標準是不夠的,汽車制造商和技術公司還需要生產未預置后門或木馬的高度安全的部件,評估軟件和固件的漏洞,提供以空中下載(OTA)方式進行的更新以及通訊線路連接。
未來多種出行形態并存
我們設想這些變革趨勢將創造四種并存的未來出行形態,汽車保有形式將分化為共享與私有,而汽車控制系統將持續向全面自動化發展。
未來的出行形態
在私有—無人駕駛(形態1)情境下,汽車保有形式仍為私有,但隨著技術成本的下降,無人駕駛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促進了無人駕駛汽車數目的增長。整車廠和科技企業的協作在這一形態下成為常態。
在私有—自動化(形態2)情境下,汽車為私人所有,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應用有限。整車廠將持續關注汽車銷量,技術發展循序漸進。行業生態不會有較大改變。
在共享—無人駕駛(形態3)情境下,大 部分汽車由用戶共享,且具備無人駕駛能力。在這一情境下,娛樂等按需出行服務將興起,汽車制造商、科技企業、車隊所有者以及監管機構將深化合作,以建立復雜的城市生態系統。
在共享—自動化(形態4)情境下,車輛 擁有形式為共享,共享出行將迅速發展普及。點到點的交通運輸方式隨著共享出行而誕生,每公里交通成本隨之下降。這一情境下科技企業將能夠提供更優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汽車半導體行業機遇正在顯現
盡管手機在當前以及未來都是半導體企業的最大市場,但多年以來這一領域的增長已經十分飽和。而汽車半導體市場卻是個例外。隨著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車載信息娛樂等電子部件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汽車,這一領域需求強勁,成為半導體企業的重要增長市場。
亞太地區最具吸引力
預計2018年汽車半導體收入將達到400 億美元的歷史高點,并將在2022年突破600億美元。亞太地區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消費者安全性需求的推動下(尤其在中國),將以41%的增速領跑全球。2017 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近2,900萬輛,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此外,中國還將成為全球汽車制造中心,吸引著各國汽車制造商,輕型汽車產量在全球范圍內的占比將達到近29%。這些趨勢均令亞太地區倍受半導體廠商的青睞。
全球各地區半導體收入及產量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引領增長
汽車半導體市場的增長取決于車用電子設備和半導體元器件的增長。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應用領域預計增長最快。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半導體元器件將隨著自動化水平而增長。事實上,半自動化汽車中添加的半導體元器件將需要約100美元的成本,高度自動化汽車的半導體元器件成本約400美元,全自動化汽車約為550 美元。在動力傳動等其它領域,由于半導體是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電氣傳動系統效率的主要驅動力,因此微控制器、傳感器和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巨大。
不同級別自動化汽車中高級輔助系統半導體平均成本占比
從設備角度來看,隨著功能組合的復雜性不斷提升,汽車將需要不同類型的組件。一些細分領域的增長速度將超過其他領域。例如,無人駕駛將產生對傳感器和微控制器,以及處理傳感器數據的大量需求。半導體行業亦正在開發更加強大的微控制單元/微處理單元以處理這些數據。例如,當汽車達到L4/5級別的自動化程 度,系統需要能夠處理所有傳感器數據, 才能呈現出全面的視角,幫助汽車做出正確判斷。
汽車半導體應用和設備增長預測(2022年)
抓住機遇
汽車行業對半導體廠商而言并非一個陌生的市場。事實上,許多廠商多年前就已進入了汽車領域。然而,由于客戶規模不足,當時汽車市場并非半導體廠商的重要收益來源,而且流程驗證周期長,同時與消費電子相比銷量很低。然而,由于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人工智能、數字互聯以及傳感器等汽車電子的需求不斷增加市場氛圍。要抓住這些良機,半導體行業的領先企業應當考慮以下措施和方法進入市場:
了解汽車市場特有的要求
汽車電子和消費者電子市場對半導體有截然不同的要求。比如,消費者希望手機具備最新、最前沿的技術。然而在汽車行業,一些傳感器仍然采用150納米的制造工藝。這是因為汽車設計要求具有較高的冗余,元器件的大小并非主要考量因素。因此,采用7納米工藝傳感器的動機并不如手機市場那么強烈。此外,汽車領域對故障率的要求嚴苛得多。如果手機出現故障,用戶只需重啟即可,但這對于正在道路上行駛的汽車并不現實。對于手機半 導體供應商而言,10%的故障率或許可以接受,但汽車制造商則希望零部件在15至20年內故障率低于十億分之一。
此外,手機設計頻率通常達到3GHZ,頻率和速度均為首要考慮因素。然而,汽車所需的頻率和速度則千差萬別。但隨著5G聯網汽車將在不久成為現實,汽車和手機領域或許終將融合,聯網汽車在某種程度上將具備類似于手機的功能。此外,汽車芯片還要在更大的溫度范圍內運作(-40℃至155℃),而移動設備則只需適應0℃到40℃之間的溫度范圍。手機和汽車在電壓方面還存在巨大的差異。在手 機應用領域,電壓通常保持在較低水平以維持電池壽命。而汽車的電壓則更高, 而且運用了許多模擬信號半導體,這就要求設備在更寬的電壓范圍內準確無誤地運轉。
資質要求將極為嚴格且極具挑戰
在汽車行業,汽車內部的運行條件相比一般的消費電子產品更為苛刻,因此芯片、部件、模塊及子系統均須符合嚴格的質 量、可靠性、成本、功率及安全標準。例如,美國汽車電子協會制定了一項針對集成電路的故障壓力測試認證(AEC-Q100),合格的集成電路應通過一系列可靠性壓力測試(電氣、工作壽命等),并需要在不同高強溫度之下進行測試。電子和半導體供應商需要支持裝運前認證測試,以及裝運后故障分析。最終,產品開發與制造均可追溯至安全管理條例,實現一切均 有源可溯。
汽車與手機的集成電路對比
這些要求給半導體供應商帶來了諸多挑戰。例如,半導體晶圓代工廠通常是開發一項流程技術,并采用相對常規的樣本規模進行認證。然而在汽車領域,代工廠需要進行更多檢查、測試及篩選以達到更高的質量和產出水平。隱藏的可靠度缺陷是另一重點問題,許多部件直到在車輛的有效壽命期間上路運行后,由于老化、潛在的制造缺陷、熱應力或電磁干擾等,故障問題才會出現。
鑒于未來無人駕駛將依賴各個部件之間的協同運作,這一問題尤為重要。設備在長時間的惡劣外部環境下的運行表現如何還有待確定。一個普通車型的上市時間通常為10到15年,更新周期遠遠長于消費電子產品。
半導體廠商有責任針對更大的樣本規模開展更多模擬、檢查和測試,以在確保可靠性,同時控制整個過程的時間和增加的成本。供應商須針對長產品生命周期做好應對準備并制定計劃,支持相關產品的制造和維護。
通過并購助推市場進入
對許多半導體廠商而言,進入汽車半導體市場并非輕而易舉。他們必須權衡利 弊,在自建能力和并購之間做出選擇。隨著半導體廠商不斷尋求新的領域推動增長和擴張,過去幾年的并購交易活動十分活躍。恩智浦半導體與飛思卡爾的合并締造了汽車半導體解決方案領域的領導企業,而英特爾則通過收購Mobileye公司進入了汽車半導體市場并填補了其汽車產品方面的空白。
因此,企業應將并購視為維持競爭力整 體戰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購帶來的潛在益處包括填補產品空白、獲取先進技術以及擴大客戶群體基礎。這在汽車半導體行業尤為重要,因為與汽車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需要做出極大的努力。此外, 大部分汽車半導體項目均耗時漫長,從概念啟動、產品開發及認證流程到最終的生產常需要數年的時間。同時,客戶愈加尋求從一家而非多家公司獲得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
從技術角度而言,汽車半導體元器件必須遵循嚴格的質量標準,而具備尖端制造能力的半導體供應商則最有可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元器件。通過并購,半導體供應商能夠快速獲得這種專長,以強化競爭優勢并提高市場份額。
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過度飽和,迫使許多大型半導體企業轉向汽車半導體市場探索業務機會,以擴大投資組合并擴展收入渠道。聯網汽車成為半導體廠商擴張的一個入口點。
例如,三星收購了哈曼公司以建立聯網汽車信息娛樂系統的業務能力。由于哈曼公司是聯網無人駕駛汽車的全球領先企業, 這一收購使三星在汽車市場站穩了腳跟。通過此次收購,三星利用現成知名品牌確立自身作為信息娛樂系統主要供應商的地位,同時也打開了無人駕駛汽車市場這一新的盈利收入渠道。三星將繼續擴展聯網汽車市場、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網絡安全及空中下載業務。此次收購亦符合三星的為實現規模效益而制定的物聯網全局戰略。
與此同時,松下正重新調整工作重心,從家庭電子轉向以高科技汽車零件為重,充分利用自身在電子方面的技術專長,在汽車電子市場打造領先的技術能力。過去幾年松下完成了多次收購,同時亦在傾力打造自有無人駕駛能力。該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進入測試階段,并與谷歌和高通在信息娛樂領域開展合作,同時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生產電動汽車的重要零部件。
汽車半導體相關交易
重新思考合作模式和角色
傳統汽車半導體行業的生態體系及合作模式不再固定不變,而是前所未有地相互交織,緊密關聯。市場參與者的角色在不斷發生變化,新的參與者日益崛起??蛻粽饾u成為合伙伙伴或競爭對手,而合伙伙伴和競爭對手亦在變成客戶。從充當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到達成并購交易或成立合資公司,供應鏈中的角色正在不斷模糊。隨著汽車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車載系統日益實現互聯互通,不再孤立運行。
汽車半導體供應鏈的不斷演變
這一市場格局在現有供應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復雜性。如今,部分汽車制造商正在設計自己的集成電路(如特斯拉) 并將業務活動從核心硬件延伸至提供用于充當潛在應用商店平臺的操作系統軟件,以及開展特定應用及其他服務或媒體內容。
其他一級參與者亦正在設計集成電路并進入軟件領域參與競爭。德國大陸集團對Elektrobit公司的收購便是這一趨勢的印證。此次,半導體供應商正著手開發電控單元,部分集成電路公司亦在上馬相關項目。
汽車行業供應商亦在與終端客戶建立直接聯系,力圖降低對整車廠的依賴程度。例如,博世開發的應用使用戶能夠監控汽車的各項運行情況,并可以直接聯系最近的博世維修中心。
科技參與者將自身現有能力應用于數字化汽車平臺。他們在技術能力、運營模式以及用于激進投資的資本等方面擁有極大的優勢,專注于采取橫向舉措以創造新的收入模式。一些高科技參與者正在開發無人駕駛系統,這些系統極有可能與車載操作系統相互融合。領先的網絡及科技公司則專注于國內娛樂平臺,希望為此類應用建立標準。數字化參與者正在根據汽車客戶需求對自身智能手機平臺進行調整, 將信息娛樂操作系統和軟件平臺整合至車載系統和人機接口之中。流媒體服務及終端用戶設備制造商已經與部分整車廠建立了合作關系。半導體供應商不僅可服務于傳統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商,亦可與科技企業合作提供更多產品,從而擴展自身在生態體系中的角色。
同時,半導體供應商亦在加強與汽車制造商和一級汽車行業供應商的合作。例如, 英偉達正在與奧迪合作,采用無人駕駛的深度學習技術打造人工智能平臺,利用神經網絡了解周邊環境并確定安全行車路線,與奧迪的L3無人駕駛汽車線融合。此類戰略合作關系使雙方實現技術能力互補,創造互利共贏的成果。
同時,過去20年來,先進晶圓廠高昂成本早已令許多整合組合制造商(IDM廠商) 停止建立先進的工廠,轉向“無晶圓廠化/ 輕晶圓廠化”。但是,這些IDM廠商均保留了自有的專利流程,將部分生產外包至晶圓代工廠。一開始,這僅涉及一小部分重要的汽車產品(如信息娛樂及顯示驅動),重要組件如動力系統或底盤控制組件仍由IDM廠商自行制造。然而,如今隨著IDM廠商逐步將重要應用外包至晶圓代工廠,這一趨勢正在改變轉變。例如, 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需要先進的微控制單元,但許多IDM廠商自身卻并不具備相應的制造能力。
關注初創企業及其顛覆影響
初創企業是開展聯網汽車車內活動、VRV/V2X通信、移動出行服務、網絡安全及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領域的溫床。近年來對這些汽車科技公司的投資大幅增加。行業中具有廣泛多樣的初創企業, 能夠解決不同的行業痛點問題。例如, 新硬件初創企業正在尋找方法,以解決光探測和測距(激光雷達)相關難點,這是保障無人駕駛汽車安全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首先,激光雷達成本仍然十分高昂,許多大型汽車制造商并不采用;其次,動態測距是該技術的一大問題,即激光雷達能夠在多近、多遠以及多廣的范圍內從上千萬像素中準確建立3D全景?另一個問題是可靠性,激光雷達必須能夠承受惡劣行駛條件下正常發生的振動和撞擊、磨損以及清潔。最后,還有一些極端情況需要解決,如白色背景下的強烈光照、產生白化現象的暴風雪氣候以及晨霧等。
汽車行業初創企業的專業領域
半導體供應商應關注初創企業的原因有多個。首先,這些初創企業在聯網汽車領域的興起為半導體供應商提供了與之合作的機遇。第二,由于技術研發成本高 昂,風險巨大,獲取數字互聯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半導體供應商和整車廠的重要性日益突顯。第三,這些初創企業可成為半導體供應商掌握創新技術或進入利基市場的潛在收購目標。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690瀏覽量
221712 -
汽車行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313瀏覽量
1542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792
原文標題:汽車帶來的半導體機會
文章出處:【微信號:iawbs2016,微信公眾號:寬禁帶半導體技術創新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