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移動VR一片唱衰之際,小米以絕對強勢的姿態殺入了這個圈子,也為這個圈子帶來一股清流,眾所周知國內已經有非常多的新興VR公司誕生,但在移動VR這個市場一直是以低端劣質為噱頭的增強版cardboard為主,而三星oculus通力合作的gearvr,讓國內大部分VR公司無力狙擊。也正是因為三星gearvr驗證了高端移動VR市場的可行性,給小米打開了進入VR領域的大門,也就有了今天的小米VR專業版(以下簡稱小米VR)的測評。
開箱篇
小米VR眼鏡正式版的外包裝采用全黑設計,繼承了小米產品一貫的簡潔風格。包裝盒內部非常簡單,只有小米VR眼鏡、配套手柄、說明書這三件東西,看來小米是要把簡潔風一直延續下去(絕對的環保主義)。
外觀設計篇
小米VR頭盔整體以純白為主,具有的科技美非常符合虛擬現實的色調,未知、神秘,但對于有需要的用戶來說,其他顏色更耐臟,希望后續會有其他顏色的版本。小米LOGO和VIRTUAL REALITY英文標識清晰恰如其分地出現在最為貼切的位置。蓋板兩側的預留孔可以插入耳機,上方有調節物距和確認按鍵。
而這次小米VR最大亮點就在它的環形支架式頭帶——懸掛式可拉伸設計,讓很多VR愛好者想起2014年誕生的Project Morpheus,也就現在的psvr。而小米VR在頭箍上的設計采用的按壓拉伸加旋轉,按下拉伸調節頭戴的長度,再旋轉放下頭枕固定,該設計旨在將受力分布均勻,讓面部壓力足夠小,但實際體驗中機身和頭箍高度一體化使得小米VR并不能像psvr一樣進行面部的調整,因而面部和鼻子的仍然存在一定的壓力,但整體壓力已經遠遠小于國產那些純塑料盒子,包括三星的gearvr。除此之外,面罩和頭枕部分采用的是海島絨,小米VR明顯在內含的材質上做了更多研究,從而精選出這種實際效果非常好的面罩材料。總體來說小米VR專業版頭戴是目前個人能夠體驗到的最舒適的移動VR頭戴。
光學設計與成像篇
小米VR透鏡采用38mm的防眩光鏡片,103度的大FOV,通過調節物距支持最高600度近視、200度遠視。在這里向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vr產品一般將FOV控制在90度以上才能具有較好的沉浸感,而這個區間透鏡的放大倍率需要控制在6.5倍以上,這使得傳統的1080P甚至2K屏幕在8倍光學放大后(小米VR放大倍率),顆粒感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初次接觸VR的朋友不要相信那些夸大的廣告。實際測量FOV為 101度 ,考慮到測量的各種誤差,所得數據基本與官方一致。
說到鏡片了就不得不說瞳距了,很多用戶會抱怨說vr產品會有重影現象,除去軟件畫面出現的位置錯誤外,這種問題基本上都是光學透鏡造成的。而小米VR的透鏡采用自適應調節,說到這里解譯下自適應的誤區,所謂自適應調節指的不是調節透鏡,而是通過人眼睫狀肌自我調節達到左右畫面成像的目的,也就是說這不是最佳的自然狀態,市場上所謂的調節瞳距,是調節透鏡的間距匹配人眼,但手機畫面的間距不會更改,也就是說調節瞳距也不是最佳的,如果你忍受不了這種不科學的調節方式,那么移動VR并不適合你,像VIVE或Oculus這種雙屏幕的vr產品才是你的解決方案。小米VR同樣具有紅外距離感應器,用來感應面部的接觸,及時響應屏幕,而脫下頭戴屏幕能迅速息屏,保護續航。
瞳距調節
分屏調節
新的交互方式篇
小米VR的交互方式同時借鑒了三星gearvr和谷歌daydream開發模式的優點,一是外置獨立傳感器,二是九軸體感手柄。
九軸體感手柄,九軸只指陀螺儀傳感器完備的表現(三軸陀螺儀三軸加速度計三軸磁力計),真實運動只有3個自由度,和缺少空間定位的VR頭戴一樣,只能檢測XYZ三個軸的運動方向,無法進行6個自由度運動,但小米配備了該款體感手柄終于讓國內的玩家釋放了頭部和頸椎,你只需要通過晃動手柄即可完成選中目標的功能。
獨立傳感器和ATW算法
小米VR頭盔通過type C接口進行陀螺儀數據的傳輸,小米VR頭盔體驗良好有一半要歸功于外置獨立傳感器的作用,通過近1600hz高采樣率的陀螺儀進行三個自由度的方向定位,將位置的數據及時傳輸給手機CPU,再通過GPU線程進行畫面渲染。而另一半作用則是ATW低延時機制的充分展現。簡單來說,ATW是預測下一幀位置,復制畫面的高級算法,最大的功效則是大幅度降低延時,避免抖動漂移。國內搭載該算法的產品不多,個人了解到的同類產品不包括一體機的話,目前只有華為vr、極幕VR、小米VR。
在高采樣率的陀螺儀上加上低延時的ATW算法逐漸成為主流的VR標準后,我們總結出來一句話,任何不具有合格傳感器和低延時算法的VR頭戴都是耍流氓。
實際測試小米VR具有輕度漂移現象,大概在十分鐘游戲后會出現位置的偏移,這實際是算法仍然沒有消除陀螺儀數據的累積誤差,而再加上體感手柄帶來的誤差,問題更加明顯,而固件更新后,這個現象被修復了,但在繞八字的晃動下,方向仍然出現了偏移,導致頭手分離,所以小米VR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算法修正和硬件調試。這一點在谷歌的daydream上只是表現稍好些,不過同樣也存在這個問題,估計是慣性傳感器的通病,需要各家繼續完善算法機制。
性能和屏幕表現篇
設備兼容性方面,小米VR目前支持米5、5s、5s plus、note2,前三款CPU為高通821,小米5則為820,高通在該兩款處理器上對VR進行了高性能的優化,基本移動VR應用都能往60幀跑。但是結合ATW算法帶來的低延時需要更好的OLED屏才能發揮到完美,否則普通屏幕用ATW就只能發揮它80%的功效,而米5、5s、5s plus采用的是非OLED屏,而note2采用的LG的oled不具備低余暉性能,目前三星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大規模的低余暉OLED屏幕的廠商,看來一塊好的屏幕還真的是很不容易,在性價比高的小米身上,未來不知道會如何應對這快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材料上。
完整的VR平臺
小米VR商店,分正式版和Play版,正式版則是必須接入小米VR專業頭盔才能運行,該商店有視頻和應用兩大板塊,目前視頻板塊主要是全景視頻居多,應用板塊強力推薦播放器應用和各類游戲,統計后大致有 播放器和 游戲,那么mi vr商店最大的特色在于接入了大型視頻平臺的接口,聯合優酷、愛奇藝,解決了內容痛點,而游戲部分我們能看到很多優質內容,例如骷髏海、夢幻風之旅,這些游戲我們已經提前在三星gearvr平臺體驗,評分很高。
應用體驗方面小米在這么短時間內上架了數十款應用,一是歸功于底層sdk的開發,二是緊密聯系了部分優質平臺的開發商,進行了游戲移植。這比起國內其他VR初創平臺有著更多的渠道和技術優勢。當然從整個VR領域來說,比起谷歌或者三星都還有非常大的距離,不過小米公司本身就是大IP的品牌,相信在米粉的支持下,平臺內容豐富是早晚的事。
產品總結:
VR自從2012年再度興起至今已經有4個年頭了,而智能手機的發展極大的推進了整個市場的進程,小米VR的表現,如果從同類產品比較,三星gearvr10分,小米至少拿到了8分,和谷歌daydream的初步合作誕生了小米的9軸3自由度體感手柄,盡管表現不佳,但是在市場仍然不成熟的情況下,留給小米VR的時間是足夠的,而一代產品從硬件外觀、人體工學、軟件算法,綜合起來已經充分達到了一流水準,當然相信視頻面前依舊會有鄙視小米VR的觀眾,因為移動VR體驗終究并不成熟,比如缺少空間定位,體感交互,畫質一般等部分缺點,而技術相對成熟的PC VR的成本高昂,但如果你對VR這種新鮮的科技有著一定興趣的話,199元的小米VR確實是值得用戶購買體驗的,而未來空間定位和體感也都會以配件的形式支撐著移動VR的發展。
總的來說今天的小米VR,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可以比喻成一只五臟俱全的麻雀,符合目前優秀vr產品的特點,盡管仍然需要長時間的硬件調試和平臺豐富,但這不會阻擋真正的VR愛好者體驗嘗試,而真正阻擋消費者購買的理由,是這個階段整個VR市場的不成熟。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4瀏覽量
144701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45瀏覽量
1506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