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米在2018年營收規模達25.6億元,同比增長193.3%,呈現高速增長態勢,然而凈利潤則同比下滑29.8至6540萬元,上年同期人民幣9320萬元。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在我看來主要是銷售和營銷費用大幅飆漲,2018年這一塊支出同比增長298.3%至3.796億元,上年同期為9530萬元,云米報表披露主要是員工相關費用增加,以及品牌產品相關的物流、廣告、營銷和品牌推廣費用增加導致。
飆漲的營銷費用支出帶動了云米業績以成倍速度增長,但同樣因支出龐大從而使得毛利率由2017年的31.5%下降到28%。在研發支出相比同期增幅為104.5%至1.24億元,但研發占總營收比例不足5%,主要來自銷售和營銷支出驚人,同比增長298%,支出占總營收14.8%,從而帶動了整體同期大幅增長。
不得不承認,作為小米生態鏈企業,也是善于營銷,并推動業績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但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相關費用的大幅飆漲,從而導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這也能折射出云米通過加速品牌和渠道建設,已降低對小米依賴。云米披露的數據顯示,線下體驗店數量約1500家,而2017年末數量才為400家,以接近四倍的速度擴張。
對于小米培育生態鏈生產眾多覆蓋百姓方方面面的各種智能硬件,營收規模在2018年有望能突破300億元,但這靚麗數字背后也存在一定的隱患,諸如絕大部分營收來自少部分產品。引用智米CEO蘇峻給出的數據顯示,小米2017年200億營收中,其中80%來自不到10款產品。在筆者看來,這個數據真實可信,那么可以看出生態鏈頻繁向市場推出各種智能設備,如果不能為用戶創造價值,僅是為了刷存在感值得深思。
此外,小態鏈企業高度依賴于小米,諸如華米和云米等生態鏈企業高速發展,小米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至此生態鏈企業自有品牌培育難度較大,離開小米能否活下來也值得深思。大多數生態鏈企業銷售渠道依賴于小米,這種高度依賴隱藏風險也不可能忽略,也讓有條件的生態鏈企業紛紛加大自有品牌的打造。例如華米和云米率先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生態鏈企業,華米自有品牌相比2017年呈現177.6%增長,由4.34億元增長至12.06億,但伴隨而來的銷售和營銷費用支出同比增長119%。
而小米積極推進AIoT戰略,不過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對于物聯網戰略小米更多是聚焦在智能家居方向,生產一堆圍繞用戶生活場景的智能硬件,但這類產品技術門檻并不高,而小米積極推進的AIoT戰略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做雜貨鋪戰略,且沒有技術含量。
不過,小米作為在智能家居方向培育多年,僅營收規模以成倍增長,此外智能音箱、可穿戴設備等出貨量擠進全球前列,作為智能家居第一陣營,但強勁的競爭者進攻下面臨考驗,諸如智能音箱出貨量不如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精靈,語音助手激活設備亮不如百度DuerOS,另有華為在智能家居大舉進攻,將是小米最強勁競爭者。
最后,智能家居已經開始走入千家萬戶,特別在AI+IoT趨勢下,人們的智慧生活已成現實,諸如海爾成套話智慧家庭已經落地1000萬家庭,另依據IDC早前給出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預計達到1.5億臺,同比增長35.9%,消費者購買各種智能設備規模日益擴大。智能音箱、攝像頭和智能門鎖等物聯網設備需求增長迅猛,這個具有萬億規模市場被進一步激活,需求不斷上漲和市場蛋糕誘人,各界積極涌入促使競爭日益白熱化,特別今年將會面臨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格局,對于眾多小米生態鏈企業來說,也面臨重大考驗。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4瀏覽量
144693 -
生態鏈
+關注
關注
0文章
66瀏覽量
9927
原文標題:云米增收不增利,小米生態鏈企業何處何從?
文章出處:【微信號:chuanganwang,微信公眾號:傳感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