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帽子、牌子、報銷、填表等困擾廣大科研人員的問題,科技部部長王志剛3月11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為讓科研人員有更好的科研環境,科技部和相關部門一起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七項行動,使得改革的“最后一公里”能夠落地。
王志剛答記者問在今年兩會上,科研人員關于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呼聲得到了充分回應。《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等重要舉措,發出了“決不能讓改革政策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的強音。 與過去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了改革措施“落地”的問題,這標志著科技體制改革從“建章立制”進入到“落實實施”的新階段,也再次表明新時期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近年來,中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但核心技術的短板依然突出。這要求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2018年,******在兩院院士大會開幕會上強調,“把人的創造性活動從不合理的經費管理、人才評價等體制中解放出來。”由此可見,新時代科技體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充分發揮以科學家為代表的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圍繞這一核心目標,十九大以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化“三評”體制改革,旨在優化科研項目評審機制、改進人才項目評價方式、完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最大限度地為科研人員減負,按照科研規律辦事,按照人才成長規律辦事。 “三分謀劃,七分落實”,改革的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于落實實施。未來為進一步提升廣大科研人員的“成就感”“獲得感”,未來需要從三個方向著力。進一步轉變理念觀念。一些政府部門和科研單位,需要進一步破除思維慣性,要清醒認識到中國科技發展已從跟蹤學習轉變為創新引領的新階段,從根本上轉變管理理念與方式,更加尊重與發揮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將資源配置權、人才使用權、成果評價權下放給科研人員或科研共同體。 進一步加強政策執行方面協調。現代科研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具有高度的復雜性,涉及科技、教育、經濟、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國有資產管理等多個部門,項目管理、經費管理、設備采購、人事管理、薪酬待遇、知識產權、技術轉移等多個環節,需要統籌推動,而不能單兵突進。現階段在科技領域出現的一些改革難落地的問題實際上是相關領域改革不配套所致。 進一步加大具體方式創新。比如,針對基礎研究人員與機構的穩定支持機制,在科研資助與項目管理領域引入“公私合作”方式,在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中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國際同行評估等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好經驗,雖然在國內也有一些試點性質的有益探索,但尚未形成穩定的制度與機制。回顧歷史,中國農村改革的成功經驗是通過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民,解放了農業生產力;經濟改革的成功經驗是通過市場化改革解放了企業家,釋放出全社會的活力。與之相同,科技領域改革的靈魂就在于“解放科學家”,要相信他們,依靠他們,相信科學家內心對科學事業的熱愛,把科研活動的自主權真正交還給他們。 當然,在大力簡除煩苛,使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的同時,也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雙管齊下,雙輪驅動,通過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就一定能夠順利完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建設的遠大目標。
-
科技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7090 -
科研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瀏覽量
9063
原文標題:破解“卡脖子”難題,科技領域也要來場思想解放
文章出處:【微信號:cistp2016,微信公眾號:CISTP科技政策中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