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天,今天是馬云無人超市落地的第547天。
在經歷輿論和熱搜的助力之后,馬云的無人超市最終被外界笑稱的“大爺大媽們”所占據。聽起來有些怪不可思議的,這位互聯網的領頭軍居然也有投資失誤的時候,看來風向標也有失靈的時候。可是,盡管馬云的無人超市正經歷倒閉的尷尬局面,我們卻也必須直視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無人”時代正在到來!
得意還是尷尬:“無人+”時代撲面而來
如果細心觀察的話,你我早能發現“無人+”的蹤跡。
機器人應該被譽為“無人+”時代的第一枚棋子,這種最初被用來協助(緩解)人類生產力的機器朋友,如今卻也有了“取代人類“工作的野心。不管是無人倉庫還是無人工廠、無人倉庫亦或是無人銀行,隨著人工智能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機器人行業,已成為服務業的主要動力。
在中國,機器人已經走進了倉庫化身“分揀員”、走進銀行化身“咨詢員”、走進工廠化身“流水線工人”……成功上崗多種行業,并成為行業的“香餑餑”。
其次就是無人機,這個常常與機器人相提并論的不載人飛機,正成為自動化時代的另一種先鋒兵,被廣泛應用在航拍、農業、植保、微型自拍、快遞運輸、災難救援、觀察野生動物、監控傳染病、測繪、新聞報道、電力巡檢、救災等領域之中。
接下來在近幾年提及比較廣泛和被比較熱門的自動駕駛,以及筆者在開頭所提及的無人超市。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截止2018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達到了48.2億美元,且全球已有45家公司拿到了加州車輛管理局的自動駕駛路測許可,覆蓋傳統車企、零部件供應商、科技巨頭、初創公司等。以中國為例,預測估計到2010年,中國汽車產業規模將達3000萬輛,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車輛的市場占有率將達50%。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相關法律法規逐漸放寬,到2015年,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完全無人駕駛汽車將會大量出現。
至于無人超市,僅在中國,除了馬云,京東、蘇寧、深蘭科技等互聯網公司及科技公司都已布局無人零售。而在國外,亞馬遜開張了全球首家無人便利店“Amazon Go”,連鎖巨頭沃爾瑪也進軍了無人雜貨售賣亭……似乎所有的企業都想要在無人超市中分一份羹了!
“無人+”多點開花,但你已經做好迎接它的準備了嗎?
驚喜還是恐懼:擁抱“無人時代”的結局是“集體炒魷魚”?
當這個源自科幻小說、科幻電影中的“無人+”黑科技在現實生活中開始流行起來的時候,我們該驚喜它的出現還是恐懼它的存在呢?
的確,這已經不是筆者第一次對自動化時代感到焦慮了。在《被機器人包圍,我們能否逃出生天?》一文中,筆者曾恐懼與機器人的存在,而這次被筆者焦慮的,是我們正在迎接著的“無人時代“。
刷臉進門、自助購物、智能結算、24小時不間斷營業……這是無人超市最標配的智能服務,在這里,我們看不到收銀員、咨詢員等工作人員,除了定數補貨,人工智能已經代替人工干了所有的事情。這種體驗聽起來很奇幻,但筆者還是存在些許擔憂:AI把人類的活都干了,那被AI代替的人類何去何從呢?
機器替代人類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相關報道曾指出,未來20年,世上47%的工作崗位將由于自動化技術而處于“高度危險”之中,其中54%的工作崗位來自金融行業。在機器人成為行業“香餑餑”的背后,卻也開始成為人類的“痛疾”:富士康生產線用機器人代替了6萬員工,減幅高達54%;無人警局落地武漢,所有業務通過刷臉完成……連警察都被代替了,還有什么職業不能被AI所替代呢?要知道,AI是會自我學習且進化的。難道擁抱“無人時代”的結局注定是“集體炒魷魚“?
盡管隨著“機器換人”趨勢的出現,機器人的“設計者”、“控制者”、“維修者”這一類的崗位呈現出了明顯的人才短缺問題。我國教育部、人社部與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也預測,到2020年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人才缺口將達到300萬,到2025年,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到450萬。但需要提及的是,大部分被機器替代的員工都能勝任這些“缺口”工作,因為他們的知識水平、研發水平遠遠達不到“缺口”工作的基本要求。
這樣看來,逐漸朝你我走近“無人+”時代,表面的科技十足是否又缺乏了份“人性”?步入“無人時代”的人類,又將在哪尋找自己的前方和歸途?
對了,“無人+”時代的安全性問題也是筆者特別擔心的一個問題。且不說美國已發生多起無人駕駛汽車撞人事件,光想象日后你我乘坐的飛機也變成了無人駕駛,飛機沒了飛行員變成了自動化,機器人替代空少、空姐,光是想想就已經足夠糟心的了。
我們要有多強大的心理建設才能面對這種“無人+”時代帶來的可怕現實呢?
焦慮還是慶幸:想要擁抱“無人時代”并沒這么簡單
“集體炒魷魚”的想法或許太過于悲觀,畢竟科技的發展程度還沒能達到“無人時代”的水平,目前也僅僅處于摸索階段。
僅以目前最熱門的無人超市為例,我們來看看現實與“無人時代”的差距。
最新消息顯示,微軟與傳統零售商Kroger達成合作,在西雅圖推出了無人超市,挑戰亞馬遜Amazon Go。而這種無人超市在科技界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了。無人超市之所以能成為一門生意,主要得益于移動支付、人臉識別、機器視覺、RFID電子標簽等技術,以及多路智能攝像頭。傳感器等新設備的發展。就目前而言。RFID電子標簽技術相對成熟,人臉識別技術也較為流行。
先來談談RFID電子標簽技術。RFID電子標簽技術大多數無人超市的選擇,商品上貼上RFID標簽,在采用之前已經安裝好的射頻設施,通過射頻信號識別和追蹤目標物品,從而完成商品識別。在購物過程中,用戶只需自行將商品放到識別區,系統就會自動識別標簽生成結算二維碼,從而讓用戶進行掃碼支付。此外,射頻標簽不需要處在識別器視線之內,也可以嵌入被追蹤物體之內,并隨著技術的發展可同時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相當成熟的RFID電子標簽已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最適合無人超市的技術。但是,RFID電子標簽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價格(成本)過高,基于此,比RFID電子標簽價格更低廉的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開始運用在無人超市之中,并逐漸成為無人超市的新趨勢。
仔細看來,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主的無人超市逃不開圖像識別、人臉識別、攝像頭、機器學習等全系列“黑科技”。用戶在選購好商品后,將商品一詞放在智能結算臺上,攝像頭將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完成智能結算,此時人臉識別、智能攝像頭等技術也將自動完成付款。此外,安裝在商店里的具有人臉識別作用的智能攝像頭也將對用戶的基礎動作進行識別,一旦用戶在破壞商品、撕毀標簽,攝像頭會把圖像截取下來,并將用戶拉入黑名單。
這種購物體驗聽起來是不是科技感十足?但筆者卻也發現了其中不少致命弱點。一是技術,且不說人臉識別技術到底好不好用,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技術處于發展階段,不管是圖像識別還是人臉識別,都依舊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無法準確識別商品”并不少見,也就是說技術不過關;其二,刷臉支付技術并未得到用戶的認可,一旦用戶同意使用刷臉支付技術,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在無人超市后臺綁定其銀行卡和密碼,試問誰愿意讓自己的錢財掌握在其他人手中呢?再者,打著智能體驗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滲透至無人超市時反而讓人的購物體驗變得更為復雜了,光是人臉錄入這個環節,就足以讓人頭疼不已了,這究竟是真智能還是假“高尚”呢?
這還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除了技術,無人超市在機制、監管方面尚且沒有完整的體系及標準進行完善,那就更別說擴張和盈利了問題了。
聽聞阿里的無人酒店已經進入了試運營階段,沒有人工干預的它真的能給人們住進理想的烏托邦嗎?看起來好像有點冷冰冰的。
如果讓你用表情表示對“無人時代”的贊許程度,你會給笑臉還是哭臉亦或是是沉默不語呢?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32瀏覽量
207989 -
RFID
+關注
關注
388文章
6189瀏覽量
238337 -
自動化
+關注
關注
29文章
5620瀏覽量
79532
原文標題:全世界都在發展“無人”時代,但這真是件好事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JQR838,微信公眾號:小村智能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