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及的智能計算
華為好像在為圣誕節預熱,從禮品口袋中拿出一顆芯片,接著又拿出一顆芯片。還沒有結束,華為第三次再拿出了一顆芯片。兩個月之前,華為發布昇騰(Ascend)系列人工智能芯片時,已是全場閃光燈亮起。而此次華為的“圣誕禮物”則不僅是上述幾顆芯片,而是無所不及的“智能計算”。
什么是智能計算?
首屆華為智能計算大會暨中國智能計算業務戰略發布會,華為開始于“芯”,此后希望智能計算無所不及,也無處不在。“華為正致力于在未來五年,將AI滲透率從4%提升至50%。”邱隆說。
邱隆的新職位是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此前華為的服務器業務,已經升級成為“智能計算”,而該業務部的主要責任就是,讓計算不再昂貴而笨拙,提升AI的滲透率,并降低AI的應用門檻。
何為智能計算?即以智能驅動的計算。此前IT產業經歷了以大型機、小型機為代表的“專用計算”時代,也經歷了以x86架構為代表的“通用計算”時代,而“智能計算”因智能而生,代表了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此前,“專用計算”和“通用計算”堅持恪守的摩爾定律,正在疲軟失效。過去數年中,算力實際上每年僅增長約10%,但算力需求并沒有停滯,反而在爆發。如果人工智能滲透率從4%增長至70%,至少需要算力每年增長10倍,兩者相差100倍。也就是說,一旦人工智能應用實現普及,傳統計算架構必是難以支撐。
“智能計算”的四個關鍵詞
其實,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之后,曾經歷過兩次沮喪的低谷,一次是因為算法的瓶頸,一次是因為算力的瓶頸,此后ASIC、FPGA、GPU等一批異構計算芯片的出現,一定程度的解決了算力的焦慮。
當然,焦慮也依然存在。目前,全球AI的滲透率只有4%,也只是應用于互聯網和公共安全等少數幾個領域。核心原因是:算力供應嚴重不平衡,稀缺而且昂貴;很多傳統行業對部署的場景要求高,環境惡劣多變;云邊的數據無法協同和互通;專業技術要求門檻高,專業人才短缺。
正是針對上述四方面挑戰,華為定義了“智能計算”的四個關鍵詞:以芯片驅動的算力、普適的工程能力、云邊協同和無縫網絡覆蓋、以一體化解決方案降低人工智能的應用門檻。
華為從“芯”開始
逐一進行解釋。兩個月之前,華為發布了昇騰(Ascend)系列芯片,Atlas智能計算平臺在應用了該芯片后脫胎換骨,每秒可處理1000余張照片,每天可處理上億張圖片,是業界水平的30倍。也就是說,只有如此能力的計算平臺,才可能支撐智慧城市領域的各場景應用,所有圖片將實現實時分析。
當然,昇騰(Ascend)系列芯片,只是華為“算、傳、存、管”芯片布局中的一部分。此次智能計算大會,華為連續發布了智能管理芯片Hi1711、新一代智能網絡芯片,以及傳說已久的ARM服務器芯片。同時,華為還推出 ES3000系列的SSD。
重點介紹華為智能管理芯片Hi1711和ARM芯片。2014年,華為發布業內第一款智能管理芯片Hi1710,而Hi1711內置智能管理引擎和智能管理算法,可以做到內存和硬盤的智能故障管理(預警、隔離和定位),還搭載運算模塊、IO模塊和安全模塊。也正因為搭載華為智能管理芯片,以及智能管理套件,華為FusionServer系列服務器,升級為FusionServer Pro智能服務器,進而可構建智能數據中心,相比傳統解決方案整體能耗將低15%。
而另一款ARM服務器芯片業內傳說已久,Hi16207在ARM v8架構的基礎上,華為自主設計了代號“TaiShan”(泰山)的核心,支持48核心、64核心配置,頻率為2.6GHz或者3.0GHz,并支持八通道DDR4-2933內存。
無所不在的“智能計算”
不過必須說明,芯片并不是華為“智能計算”的全部。智能計算的第二個關鍵詞是:通過云邊協同和無縫的網絡覆蓋實現數據的協同和互通。對此,邱隆說:“此前的計算只是圍繞數據中心,但數據在哪里計算就應該在哪里。”
目前,基于昇騰310芯片,華為已延伸出龐大的產品家族。包括面向端側的Atlas 200 AI加速模塊、面向數據中心側的Atlas 300 AI加速卡、面向邊緣側的Atlas 500智能小站、及定位于企業領域一站式AI平臺的Atlas 800 AI一體機。上述產品基于低時延的智能算法,大量數據不必傳輸到網絡端或云端,在網絡邊緣即可進行實時的數據分析與短時延的智能推斷,降低了網絡負擔。
舉例說明,華為智能邊緣產品Atlas 500智能小站。在平安城市領域可應用于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等場景;在智慧交通領域,可應用于信號燈優化、智能疏導等場景;在智能制造領域,可應用于智能質檢、柔性制造等場景。
全天候和一體化的智能計算
除此之外,華為還為智能計算定義了“全天候”、“一體化”兩個關鍵詞。確實,三亞需要人工智能,漠河也需要人工智能;智慧礦山需要人工智能,智慧農業也需要人工智能。因此,華為的智能計算就不可能總是躺著舒適的數據中心。
對此,邱隆表示,“過去30年間,華為在材料、工藝、散熱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基礎研究,設備具有寬泛的適應性。”目前,智能計算的所有產品,均通過了華為GCTC驗證測試。除傳統試驗手段外,華為GCTC測試首創建立了溫度、濕度、腐蝕性粉塵綜合應力試驗設備和試驗方法,高溫淋雨試驗設備和試驗方法,模擬太陽輻射試驗設備及實驗方法,高空引雷實驗試驗方法,大大提升了華為產品的環境適應性。
當然,為配合智能計算的“全天候”的應用,華為還提供了Atlas 800 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一體化的運維服務能力和一體化的人工智能培養體系。
最后,正如邱隆所說:“華為智能計算將結合華為的四大能力,通過芯片和技術創新,滿足客戶期望的算力;通過普適的工程能力來適應行業惡劣環境的部署要求;通過云邊協同的架構和高帶寬、低延遲、無縫的網絡覆蓋實現數據的協同和互通;通過一體化解決方案來降低人工智能使用的門檻。最終智能計算將實現數據中心智能化,加速行業智能化進程,使能行業智能化再造。”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62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4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6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