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Lead讀
--中國95%以上的高端PLC和工業網絡協議被國外廠商壟斷,工業數據采集能力薄弱。
--中國50%左右的工業PaaS平臺采用國外開源架構,缺乏開源開放的本土通用PaaS平臺。
--90%以上的高端工業軟件被國外廠商壟斷,殺手級工業APP匱乏。
12月19日,由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主辦的“2018中國ICT企業家大會”在京召開。賽迪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在會議上表示,當前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空心化問題比較突出,國內領先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國外基礎產業體系之上,工業互聯網平臺所依賴的智能裝備、自動控制、工業協議、通用PaaS、高端工業軟件等產業鏈命門掌握在別人手中。
楊春立介紹,產業空心化集中體現在數據采集能力薄弱、缺乏本土通用開源PaaS平臺和高端工業軟件匱乏三方面。
第一,中國95%以上的高端PLC和工業網絡協議被國外廠商壟斷,工業數據采集能力薄弱。由于國外廠商設備數據不開放、接口不統一,因此設備的數據兼容性差、采集門檻高、采集難度大,導致設備上云難,從而制約了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快速發展。
第二,中國50%左右的工業PaaS平臺采用國外開源架構,缺乏開源開放的本土通用PaaS平臺。和國外開源架構相對成熟的開源生態相比,中國平臺自主研發架構尚未建立開源生態,對開發者的“粘性”不強,這會影響到第三方開發者在平臺上的快速匯聚,導致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開發者社區建設緩慢。
第三,90%以上的高端工業軟件被國外廠商壟斷,殺手級工業APP匱乏。高端工業軟件是工業經驗、技術、原理等工業知識的模塊化、代碼化、軟件化,是殺手級工業APP的重要來源,中國高端工業軟件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工業APP的培育。
不過,楊春立認為,在工業互聯網的舞臺上,中國有自身優勢。“中國在國家層面上保持了戰略定力,無論GE、西門子怎么做,甚至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質疑之聲,中國沿著自己的路走,明年工業互聯網創新工程這個盤子還要擴大。此外,中國坐擁巨大市場和龐大用戶,中國有一條重要的路徑,即建平臺、測平臺、用平臺同步推進,巨大的應用市場可以幫助平臺在應用過程中及時糾錯糾偏。最后,國家和地方的聯動性強也是中國的優勢,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地方馬上就跟進,跟得特別緊。”
2018年,工信部與財政部聯合組織實施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工程,依托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在平臺方向支持建設43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發展項目,其中包括跨行業跨領域、特定行業、特定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驗驗證,面向特定場景的測試床試驗驗證,以及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通過“以測帶建、以測促用”的方式,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項目總投資49.24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總補助12.81億元,通過中央財政資金帶動社會資本共同推動平臺培育。
“建平臺、用平臺、測平臺同步推進是中國應對工業互聯網短板的一大路徑。一邊建設一邊測試,驗證平臺的能力,同時在應用的過程中試錯糾偏。”楊春立說。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標識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海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據工信部摸底數據及信通院調研統計,中國當前有269個工業互聯網平臺。
她指出,由于處于發展初期,政策相對包容,加上工業細分領域較多,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
這會不會帶來同質化競爭?楊春立則表示,中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各有側重,并未出現惡性同質化競爭態勢。“比如阿里云主要關注數據,華為FUSIONPLANT只做云,其他部分就交給合作伙伴去做。根云主要針對自售的挖掘機,構建了挖掘機的指數,通過物聯網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實現故障預警、遠程維修保養、服務診斷,很少涉及外部服務。海爾的COSMOPLAT和這些又不同,它的主要業務面向用戶,專注于使消費者參與到整個研發設計過程中,提供解決方案。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39文章
6245瀏覽量
113928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2瀏覽量
25817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8瀏覽量
94221
原文標題:我國95%以上高端PLC和工業網絡協議被國外廠商壟斷
文章出處:【微信號:gkongnews,微信公眾號:工控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