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是人工智能重要應用領域,影像輔助診斷、電子病歷、醫療大數據等智能化醫療手段和技術的應用已在國內各大醫院初露鋒芒。
在上海,包括第十人民醫院、瑞金醫院、仁濟醫院等綜合性醫院,從去年起紛紛引進人工智能技術。
醫療人工智能究竟能給傳統的醫療行業帶來哪些改變,是否又會沖擊醫生的職業?
12月14至16日在滬召開的“首屆中國醫學影像AI大會”上,大會主席、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理事長、上海長征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劉士遠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目前,人工智能在醫學影像領域的應用方向主要有三類:疾病篩查、病灶勾畫、臟器三維成像,幫助醫生提高早診率、減少誤診率。
但他表示,這一技術仍然面臨著諸多瓶頸,如數據的穩定性有待提高、AI產品仍遲遲未拿到國家藥監部門頒發的證件等,同時還涉及到醫學倫理等問題。
上海多家醫院已應用AI技術
對醫療人工智能領域而言,近年可謂利好政策不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國務院日前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也提出要發展智能醫療。
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偉在大會上表示,中國已躋身于全球六大“數字健康創新中心”之列。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中國涌現了一大批醫療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影像和虛擬助手,為醫院提供效率提升工具。
在上海三甲醫院,近兩年AI應用也日趨增多,尤其是在AI隨訪、AI讀片、AI腫瘤診斷等方面。
如在去年8月,“沃森腫瘤智能聯合會診系統”在同濟大學癌癥中心、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全面臨床啟動,“沃森”是IBM公司研發的醫療人工智能,此前已在14個國家進行臨床應用。
醫生向“沃森醫生”輸入患者基本情況和癌癥分期、局部復發、化療方案、病理分期、癌癥轉移等情況后,只要十多秒,“沃森醫生”就會給出治療方案,包括推薦使用方案、可考慮使用方案、不推薦使用方案。
今年5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團隊與阿里健康人工智能實驗室共同研發的“瑞寧助糖”人工智能醫生也引起了全國關注。
6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正式在日間手術病房上線AI隨訪助手,它可以在患者出院后進行電話隨訪,將醫務人員從繁瑣工作中解放出來。
7月,智能移動艾菲仕遠程醫療機器人系統首批在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投入使用,可實現遠程診療與培訓。
大會主席、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理事長、上海長征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科主任劉士遠認為,人工智能為醫生帶來更多自由和可能。
專家:仍面臨發展瓶頸
劉士遠表示,當大數據遇到人工智能,最有希望突破的是醫學影像領域。
“AI+醫學影像”,是將人工智能在圖像識別領域不斷取得的前沿性突破技術,應用在醫學影像領域,從而達到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率的目的。
劉士遠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在醫學影像領域的應用方向主要有三類:疾病篩查、病灶勾畫、臟器三維成像,并已覆蓋乳腺癌、心血管、皮膚癌、肺結節等許多病種。
“AI能幫助醫生提高早診率,減少誤診率,這在肺癌篩查、骨折、視網膜病變和病理診斷等領域都有實際應用的例子,還有醫學多維測量,多維定量是精準醫學的前提,能精確了解病變特征、病灶等。”劉士遠說。
但在擁抱技術的同時,劉士遠也認為,醫療AI影像產品目前也存在諸多難題,首先現在的影像AI產品大多是基于單病種圖像標注形成的模型,尚沒有符合臨床實用場景的產品,再加上AI產品往往只是集中在少數幾個病種,難以覆蓋全部醫學影像問題。
他還指出,AI帶來的醫學倫理的問題也很多,“如果在AI隨訪過程中出現誤讀、漏讀而造成患者病情延誤等嚴重后果,相關責任該由誰來承擔,AI研發企業、醫療機構或醫生。”
劉士遠同時強調,AI是一個全新的醫療管理范疇,對其如何定義、如何分級、如何測試等都是不明確的,目前國家藥監部門還未對AI產品頒發相應的注冊證,臨床上都是以科研合作的形式開展應用,對于拿到注冊證后,產品如何進入商業模式、如何收費等仍然都是一個未解決的問題。
但對于“AI產品能否取代醫生”,他則指出,從原理上來看,AI大數據、記憶和計算能力會超過人類,機器確實可以代替人類一些重復性、技術含量低的工作,但是神經網絡發展的水平決定了機器不可能替代人類,而人類的倫理、表情、溝通等能力也不會被機器取代。
-
醫療
+關注
關注
8文章
1835瀏覽量
5888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4文章
47642瀏覽量
239655
原文標題:【AI】醫療人工智能初露鋒芒,專家:是醫生助手但仍面臨發展瓶頸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211d74f707ff,微信公眾號:重慶人工智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